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区学校课程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2012年4月20日)同志们:为了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学校学校课程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昨天,我们组织了部分学校校长及教师,由牛局长带队,赴庄浪、静宁两县考察了三所学校的学校课程建设情况。
今天,我们在平凉铁中召开“崆峒区学校学校课程建设现场会”,各考察学校领导交流了本单位学校课程建设的做法和思路。
下面我就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落实学校课程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感近几年来,通过强化督学和改革创新,我区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素质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果。
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区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语、数、外等学科占课时间过多,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尚未得到有效实施和开发。
因此,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广大教师要站在为民族复兴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学习,充分明确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学校课程建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准确把握其内涵,要求全区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学校课程建设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知晓其理念,明白其做法。
1.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明确三级课程制,这是教育系统内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
学校课程的设置在整体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将近10%,这10%给了学校一个行政和专业上的自主空间,对于有着自己独特教育主张和办学思路的学校来说,这就是天赐良机。
学校可以在总体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学校师生需要,体现学校自身教育哲学和价值取向,落实学校教育主张。
学校课程开发是把素质教育理念具体化为学校办学主张并有效切入的重要途径,学校课程建设是素质教育纵深推进的突破口。
2.学校课程建设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学校课程建设要依据学生个体需要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学校课程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学校课程建设要求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课程实验,从而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
4.学校课程建设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
学校课程建设扩大了学校在课程上的自主权,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提高课程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5.学校课程的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必须。
学校课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组织教师开发一些拓展学生视野和兴趣的学校课程,激发学生某领域或专题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通过开设学校课程,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学校课程的学习不是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给学生更多的认知机会,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特长,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6.学校课程的开设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需求。
作为课程开发者必须首先明确学校课程开发不只是编写校本教材,而是在课程设置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学生学习的课程除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还应当选修一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课程,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培训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特长和爱好,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个性最大程度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做准备。
7.学校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延伸。
教师开发的学校课程大多数与教师本专业有关,可以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延伸。
但从课程目标来看,必修课程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学校课程更侧重于情感目标;从课程内容来看,必修课程比较系统,而学校课程不必系统化,课程旨在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特长与爱好。
学校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对课程的思考,也为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创新能力提供舞台,在课程开发和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师开发学校课程,首先需要确定开设什么课,其教学目标是什么,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课程知识得到拓展,设计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既是课程的开发者,又是教学的实施者,有利于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课程。
8.学校课程的严格管理是学校课程健康发展的保证。
学校课程从开发到开设,从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需要课程开发管理小组和教学管理部门严格管理。
严格按照课程开发程序组织教师开发学校课程,严格执行学校课程的选课程序,对学校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可以多次重复开设,学生评价不高的课程不再开设。
并做到每个学段都增补新的学校课程,保证学校课程常开常新,让学校课程永远成为学生的最爱。
通过各个环节严格的管理,确保学校课程健康发展。
学校课程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学校需要吸纳他校之长,校际间可以相互借鉴。
校本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属于某一学校,好的课程多少学校开设都不为过,好的管理经验肯定有借鉴的价值。
因此,在学校课程的开发和管理过程中要有开放的心态,祛除封闭的做法,从而使学校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通过学校课程建设,构建学校独特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并通过课程建设孕育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三、强化培训,积极营造有利于学校课程开发的良好氛围1.建立学校课程开发组织机构。
建立一支自上而下、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是保证学校课程开发渠道顺畅的重要因素。
为此,区教育局要专门成立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要求各学区(校)成立相应的学校课程开发组织机构。
2.开展师资培训,提高课程意识。
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学校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实施者,教师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成败。
只有开展好以校为本、有的放矢、优质高效的师资培训,才有可能真正发挥教师在学校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为此,各学区(校)将学校课程开发培训贯穿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要做好以下工作:(1)理论学习。
各学区(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筛选有关学校课程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教师,作为教师学习和培训的内容,以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明确学校课程开发的意义,了解学校课程的涵义和特点。
(2)参观学习。
区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组织各校骨干教师参观学习,借鉴区内外学校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各校实际分析制定学校课程方案。
(3)经验交流。
区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组织人员下校调研,及时了解各校在学校课程开发中取得的成绩,定期召开学校课程开发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相互观摩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
3.强化管理措施,保证学校课程开发落实到位。
学校课程开发要适应新形势,取得新成效,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在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课程开发机制,强化管理制度措施,力争做到:(1)制度上保证。
建立学校课程开发经验交流与推广制度,规范学校课程开发运行程序,制定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评估、考核办法。
明确教研人员进行“校本教研”的职责要求,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定期召开校本教研工作例会,落实学校课程开发计划。
(2)组织上到位。
完善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体系,建立由区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学校→教师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网络,规定学校每周活动一次,定期开展学校课程研究,区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每学年召开一次学校课程研讨活动,分析讨论学校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3)行动上跟进。
为确保学校课程开发科学进行,区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求各校,每次的研讨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每次活动都要有记录。
教研人员下校调研:一是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跟踪督查,进行过程监控;二是定期对各校学校课程开发的活动情况、效果进行督查考核;三是定期对学生质量进行测评,检查学校课程开发实验效果。
要求学校对教师建立校本教研实验档案,要求档案积累做到全、细、勤,学习的文献、论文、教案、实验记录、阶段小结、检测等原始材料及时归档整理。
4.示范带动,以点带面。
为给各学区(校)学校课程开发提供经验,平凉铁中率先行动。
2012年4月1日,全省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推进会在甘肃高台召开,平凉铁中作为崆峒区唯一的一所项目校被授予“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示范学校”称号。
早在2009年9月,平凉铁中被甘肃省教育厅列为“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示范建设项目”示范校,开始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实验和探索工作。
为将学校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程开发的领导和管理工作。
及时制定《平凉铁中学校课程开发方案》,保障了学校课程开发扎实有序开展;为转变教师观念和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先后多次对本校教师进行学校课程开发培训,走出去向兄弟学校学习;为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专门制定了校本教材开发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每学期对在校本教材开发方面做得突出的老师进行表彰奖励。
两年来,学校共开发人文、语言、艺术、科技、体育与健康等五大类14个学校课程,这些学校课程均与国家课程互为联系,互相补充,既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又关注群体的和谐发展。
四、立足实际,持续稳妥地进行学校课程开发学校课程的设置应与学生生活特点、学习状况、地方资源、学校特色等相结合,要有比较合理的结构。
学校课程设置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定位:①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相吻合,适宜学生个性的发展;②要与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密切结合;③抓住地方文化(风俗、历史等)、环境、经济建设等做文章,突出乡土气息,地方特色;④将自主的体验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引入学校课程开发中,凸现学校课程在活动中的本质特征。
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在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策略方面最有发言权。
学校要把学校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主动权交给教师,并为教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充分发挥教师开发学校课程的积极性。
五、注重实效,努力构建三级课程体系1.学校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就要看其是否有鲜明的办学特色,而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学校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想办出什么样的特色,直接决定了其学校课程的开发方向。
2.学校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群体。
对教师来说,学校课程开发不仅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一个机遇。
学校课程开发带给老师的是精神领域、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的挑战。
(1)学校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专业理念有重大的影响。
学校是为学生存在的,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学校课程开发是以学生为本,所以参与学校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