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3、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要着力解决文化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问题,解放和发展我 国文化生产力,开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 首先,理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实行管办分开,消除行政干预, 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逐步完成文化经营类 企业建立代企业制度;
• e 要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区文化资源的非均衡性特点,坚持区别对待和分类指 导同行的原则;
• f 要把握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的双重性的特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并举的原则;
• g 要坚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发展相协同 的原则,减少文化内容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落差,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现文化形式 与内容的和谐发展"
• 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400亿元,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 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
• 2011年,文化产业首次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年规划中被确立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在 做强做大的道路上又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 3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文化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 文化产业发展中体制不顺、管理不畅,对文化产业发展推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对策四:健全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
• 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或缺位现象比较突出, • 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任何一项产
业政策都是从实践中来,最终又需经过实践检验,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必 须对国文化产业政策进行动态调整、补充和创新。 • 当前,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从投资、财税、准入许可、文化产 品流通以及对外贸易等诸方面予以政策上大力倾斜、扶持和保护, • 通过各种手段与渠道鼓励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推动现代科技在文化产业上 的运用和高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引进、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 化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举全社会之力掀起文化产业发展的高潮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第三、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条件 a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优势条件
2)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步骤 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保障 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点
到2050年前后建成象当今美国一样的世界一流的文化产业强国和文化强国"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步骤
据统计,2004年和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439亿元和7630亿元, 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接近1.1万亿元,年均现价增长速度为22%,高于同期国内 GDP现价增长速度,比同期服务业现价年均增长速度还高出2.6个百分点,遵循产业发 展的一般规律,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第一是产业规模较大,一般而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才能称之为支柱性产 业。据统计,2010年我国GDP约为40万亿元,按照2020年经济规模再翻一番,我国GDP 总量将超过80万亿元。据此推算,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必须超过4万亿元,只有这 样占GDP的比重才能达到5%" 第二是产业集中度较高,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具有个性化强的特点,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要 在兼顾产品生产的个性化的基础上,一方面大力促进文化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 一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打破小而全的文化小生产格局,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 因此,实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实施三步走0跨越式产业发 展战略:
• 即十二五期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到20巧年底达到2.2万亿元 左右,占GDP总量由2010年的2.75%上升到近3.6左右%;
• 十三五时期,再翻一番,2020年底达到4.4万亿元左右,占当期GDP总 量约5.5%,全面达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0的标准,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在市场竞争中实行优胜劣汰。
• 在发展初期,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和文化产业弱质化的现状,要相应给予必要 的优惠扶持,要进一步培育文化市场,培育一批文化企业使之逐渐壮大,要重点 扶持那些影响大、产值高、社会效益也好、的文化企业组建大的企业联盟,积 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步骤
文化发展方式,逐步形成配套协作的产业组织网络。 第三是产业关联性较强,文化通常要借助有形的载体承载与传播。 以上三个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相比较而言,第一个条件是硬指标"2010年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万亿元,到2020年要超过4万亿元的目标值差距还相 当大,如果仍然沿用习惯性思维,常规性思路,这一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实现我 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需要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1、统筹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
• 全面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有效促进文化产业快 速发展的前提,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 首先,应当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保持规划的连 续性,科学性;
• 其次,要充分考虑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性,文化涉及到国 家的意识形态,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 提高,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确保我国文化安全和人民群众的 基本文化需求得到有效合理满足。
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重视和鼓励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形成国有文化企业和非
国 • 有文化企业共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点
1.实施科技创新推动战略 a.加强对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研发,以科技进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加大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力度,提高文化生产主体的技术吸收能力,提高文化产 业生产链条的科技化含量,改造、升级并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印刷、演艺、影视 制作、娱乐、广告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
• 转变落后观念,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观念意识,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 前提:
• 一、是要彻底改变以前认识上的单一意识形态观念,确立新型的文化经济的理念, • 二、是改变对文化创作传播接受活动的非生产性的看法, • 三、是改变单纯从物质生产角度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传统习惯, • 四、是改变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家认识,树立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的观念, • 五、是摆正一个观念,即只有用产业的手段来经营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产业运作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
从2010年中国确立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到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制和文化产品生 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 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2007年我国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大约是6412亿元,比2006 年增长了18.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为2.6%,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快 速增长的基本态势"
• 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630亿元,城乡居民家庭文 化娱乐服务消费总支出约6391亿元,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1)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优势条件
• 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面临巨大发 展需求
• 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重大的发展 空间
• 文化产业将步入一个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的阶段 • 中国文化产业面临全面参与全球文化产业生产分
工的发展机会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2.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调整
• 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和长期的特点, • 必须充分吸取国内外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的成功经验
,大力提高文化产业的软实力地位。 • 必须着眼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紧紧抓住当前经济发展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创造条件,集聚全社会之力,促进中国 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增长,使之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 重的组成部分。
• 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7) • a 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 b 放宽文化市场准入门槛; • c 鼓励支持非公文化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
产业格局。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 d 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监管,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 文化市场及其活动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 略与对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
•第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四大对策
•第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