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途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长途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一、长途行车安全驾驶行为准则严禁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而强行驾驶机动车辆:驾驶员承接业务前必须接受调度,车管,安全人员的物理性检查和精神状况的评估。

禁止驾乘人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入集装罐内部,以及其他未经许可的地方。

禁止驾乘人员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在高度超过1.8米以上的作业面作业,如果必须,应获得许可,并做好现场防护。

禁止在未了解化学品性质和安全、环境、健康、消防、保卫等要求的情况,盲目出车。

途中休息吃饭等情况,禁止驾驶员、押运员同时离开车辆。

必须一人离车,一人现场监护。

或者将车辆停放在有监控的停车场地。

按公司规定路线行车,遵守公司各项行车制度,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路线时,必须先请示调度,经批准后方可改变行驶路线。

若线路受阻,则行驶的线路依次为国道、省道、地级市道路、乡镇道路。

每天出车前、入场后,必须对车辆进行自检,并填写检查记录。

熟悉相关危险品MSDS知识,每次出车前向调度索要运输货物的MSDS,与车辆营运证放在一起,以便查阅。

在装卸货工厂如没有要求不随便离车,遵守作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下车及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帽。

行车途中必须按公司规定,在规定时间向调度反馈行驶状况和已到达地点;到达前半小时(长途提前2小时)和客户联系装、卸货事宜。

了解有关应急电话及车辆行驶路线,向调度报告最佳行驶路线及客户的详细地址及路况。

事故处理,遇紧急情况或事故(交通、环境)即时通知调度,启动应急预案,积极配合交通、环境、医疗等部门,服从事发地相关人员的指挥,将事故损失隆至最低。

出车前24小时不可饮用或食用含酒精、镇静剂、兴奋剂的的食品或饮料。

服用有嗜睡副作用的药品24小时内严禁开车。

司机在工作期间,禁止饮酒。

公司及交通管理部门发现司机工作期间饮酒后,除交管部门处罚以外,公司将给予除名。

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休息至少20分钟。

每天最多累积驾驶时间为8小时。

作业前睡眠不能低于8小时。

单程在400公里以上的,应配备双驾。

司机在出车时需要全程系好安全带并确保同车人员也系好安全带。

司机、押运员在从事运输中必须全程手机开机,保证信息畅通。

司机在驾驶车辆时,不得拨打或接听电话,不发送或阅读短信。

如有需要可在安全区域停车接听电话。

司机在驾驶车辆时要遵守实际道路的最高时速,在没有标记最高时速的道路时要遵守普通道路不得超过6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不得超过80公里/小时。

运输单位应对GPS全程进行监控,及时提醒和发现驾驶员的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

二、长途行车突发性灾害天气安全注意要求台风天气驾驶员应注意事项:1.根据实际路面情况减速慢行。

2.注意侧风对车辆的影响。

3.严禁驶上大桥。

4.在最近的休息站或停车区域停车休息。

5.停车后注意车上可移动部件的固定。

暴雨天气驾驶员应注意事项:1.根据实际路面情况减速慢行,时速不能超过30公里,不准脱挡滑行。

2.如遇障碍,提前避让,转弯时要缓慢。

3.行车中与前车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会车时要选好机会,提前避让。

4.在高速公路行驶需要打开双跳灯警示后方车辆。

5.选择最近的出口驶出高速公路。

6.在最近的休息站或可停车区域停车休息。

大雾天气驾驶员应注意事项:1.根据实际路面情况减速慢行,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

2.开启示宽灯示意车宽。

3.开启雾灯,增大视距。

4.勤鸣喇叭,警告车辆和行人。

5. 选择最近的出口驶出高速公路。

6. 在最近的休息站或可停车区域停车休息。

高温天气驾驶员应注意事项:1.注意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2.在高温出车时携带防暑降温的药品,携带足够的饮用水。

3.驾驶途中,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或任何中暑症状立即安全停车,同时报告主管。

4.调整工作时间,根据气温调整出车时间,尽可能避开午间酷热。

5.出车前注意车轮压力,减速慢行,注意路面过高的温度导致爆胎。

轮胎温度过高时,应将车辆停在阴凉处散热,不能用冷水浇泼胎。

道路结冰驾驶员应注意事项:1.根据实际路面情况减速慢行,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不准脱挡滑行。

2.如遇障碍,提前避让,转弯时要缓慢。

3.行车中与前车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会车时要选好机会,提前避让。

4.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减速时,应换低速挡制车辆,尽量避免制动,尤其不能紧急制动。

5.在最近的休息站或可停车区域停车休息。

雷电天气驾驶员应注意事项:1.检查车辆接地装置,根据实际路面情况减速慢行。

2.不要在车内使用手提电话,不要将手、头伸出车厢外。

雪灾天气驾驶员应注意事项:1.根据实际路面情况减速慢行,速度不得高于每小时30公里/小时,不准脱挡滑行。

2.开启示宽灯示意车宽。

3.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减速时,应换低速挡制车辆,尽量避免制动,尤其不能紧急制动。

4.如遇障碍,提前避让,转弯时要缓慢。

5.行车中与前车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会车时要选好机会,提前避让。

从最近的出口驶离高速。

6.注意车辆上的积雪,如有堆积需要做简单的清理,避免对货物有损坏。

7. 在最近的休息站或可停车区域停车休息。

三、长途行车安保要求行车原则:驾驶途中应根据道路情况,不得在公路上随意停车,应按照指定线路行驶,应尽量远离岔道口、桥梁、涵洞、村庄、油库、学校、大型卖场等建筑物群及人口密集地带,行驶途中应与前车,后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如因机械故障必须停车,应尽量靠边,远离岔道口、桥梁、涵洞、村庄、油库、学校、大型卖场等建筑物群及人口密集地带,停车后尾灯应开双跳示意,在车后30米高速100米以外放置警告标志。

车辆一旦发生被无关人员拦阻,应立即紧锁车门,摇上门窗,如有可能迅速拨打电话通知公司安全人员、调度或报警。

运输途中的安保措施1)所有的运输均采用定人定车的方式,在接到客户运输指令后调度将迅速将安排好的驾驶员、押运员,联系电话及所驾驶的车辆牌号回传客户,确保货物信息交流的安全性。

2)每位驾驶员在运送货物时都应随身携带自己的有效证件并附照片。

3)所有用于运送货物的车辆都应安装GPS系统,GPS系统的密码只有少数进过授权的人员掌握。

4)装载货物后,驾驶员与押运员应时刻保持警惕,不得将车辆置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下。

5)在货物运输途中,驾驶员与调度应保持2小时一次的信息汇报,以便公司及时了解车辆的安保现状。

6)所有用来确保安全的设施设备都应该定期经行检查、保养,以便及时排除故障。

7)满足其他任何的客户提出的特殊的降低安保风险的要求与措施。

8)所有运输的集装罐都必须经过铅封,所有的铅封都必须有单独的编号。

9)如发现集装罐的铅封与交接单据上有不符合的情况发生应进行调查。

10)如在提罐时发现铅封被改变,应拒绝运输并通知保安人员给予特别关注。

车辆途中停车的安保1)如需在运输途中停放应选择高速公路服务区、有围墙、摄像头、24小时保安的安全的交警部门允许的车辆停车场地停放。

2)原则上在停放时驾驶员或押运员不得离开车辆,如因为突发情况必须要同时离开的,驾驶员或押运员在回到停车场取车时必须要检查铅封,如发现有问题应立即汇报。

3)车辆停放时车上须有专人值班,看管好车上的货物不被偷盗,在锁好车门的前提下,定期围绕车辆四周进行巡查。

4)在观察到可能会危及车上货物安全时驾驶员必须及时向所在地的公安交警联系、请求支援,以确保人身和货物安全。

信息安保从事运输操作的员工不得透露有关客户运输、操作的任何信息,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告知的或客户、运输单据中要求告知的信息除外,同时员工还需对已经实行的安全操作标准及安全措施中的内容保密。

四、长途行车突发事件应对处理要求处置原则:任何紧急事件的发生,处理原则是确保公众安全,控制、减少事故对人员、环境、财产的影响。

突发时间应急响应上报流程:发生事故后,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信息上报给事故发生地的公安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司24小时应急热线:,安全专员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通知其他组员。

电话中所需传达的信息应包括:1、人员姓名,事故时间、地点和概况;2、人员伤亡信息和救援情况;3、货物名称、特性,客户信息;4、已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和目前状况;5、周围环境(天气、风向、地形、路况等);6、现场联系人和电话号码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发生事故后,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然后启动报告流程。

未经授权,除公司指定媒体发言人外,不得发表任何言论,不得透露任何客户信息(媒体发言人:总经理)。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发生交通事故首先停车,关闭电源。

下车,检查是否有人受伤。

如果没有,根据交通法规(现场标记,拍照后)把车移至安全区域。

车后设置警告标志(高速150米,普通道路50米)。

寻找目击者。

报警110,报告公司负责人。

如果有人受伤或死亡,尽可能抢救伤者。

报救护120,请求医疗救护。

不要和别人争吵。

要求周围车辆和人员不要靠近车辆。

如实反映事故经过,不要扩大和掩盖事故细节,配合交警完成调查和处理工作。

严禁移动车辆。

火灾事件处置流程:一旦发生火情,把车停泊到安全区域,停车熄火关闭电源。

用灭火器从高处、上风向对准火苗根部灭火。

如果火不能被扑灭,警戒现场,打119电话请求帮助同时报告相关人员。

启动应急响应。

如果火是由泄露的易燃液体引起的尽可能首先控制泄露(如使用紧急切断阀)。

如果没有灭火器,用沙、土等其他有效的东西灭火。

如果需要援助,首先告知救援人员应急预案和化学说明书。

直到可见的火源不再出现,30分钟检查后应急响应负责人可以宣布“结束”。

但是进一步的观察仍然需要。

注意火灭后要等冷却后方可操作。

泄漏事件处置流程:确认是否为小泄漏<200升,如大于200升立刻汇报应急反应中心。

确认为小泄漏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把车停到安全区域。

找出泄漏的来源。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控制泄漏。

安全的条件下阻止泄漏。

如果泄露不能阻止,立即请求当地救援(如119,110)。

启动应急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