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汶川地震感人故事五则_高中作文

汶川地震感人故事五则_高中作文

汶川地震感人故事五则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汶川地震感人故事五则,感谢您的阅读!邹雯的同学、11岁的映秀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张春梅被救出。

“女儿,你为啥子不\'自私\'一下哦……”昨天上午9时,在汶川县映秀小学坍塌的教学楼废墟旁,43岁的藏族汉子邹丁望着女儿邹雯的遗体,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着。

他的妻子任朝秀和另一位亲戚正在给邹雯的遗体换上干净衣服,邹丁80岁的老父亲也站在旁边望着孙女,流出混浊的泪水,身体止不住地抖动,口中喃喃低语,“好乖啊,老师都爱得很啊!”县运动会100米拿了第五名身高1.6米的藏族姑娘邹雯是映秀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也是该班的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

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邹丁和妻子赶到映秀小学,发现教学楼已经夷为平地,只剩下楼梯还突兀地立着。

废墟里传来小孩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当时他们夫妇俩坚信,女儿邹雯会活着出来,“她的心一直是那么善良,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很大方,自己有啥子吃的都会分给同学吃。

老师也很爱她,她经常帮着老师批改作业。

在家里她也很懂事,很听话。

”邹丁回忆起女儿,滔滔不绝又痛苦不已,“她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名,字写得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诵读,班里的黑板报也是她主持办的。

可以说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她自学绘画和音乐,最爱好体育,4月底她代表学校去汶川县城参加运动会,100米和200米都拿了第五名。

”女儿从小就身体好,跑得快,这也是邹丁夫妇一直坚信女儿会及时逃生的原因。

但是14日下午,人们在废墟里发现邹雯的遗体,邹丁的心,就像他自己形容的那样,“一下子就碎了”。

“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她是他们班跑在最后面的一个,发现她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

”邹丁边哭边说,“她都跑在二楼楼梯上了,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都是为了救同学啊!她的心太好,太善良了!我们平时一直教育她跟同学要和睦相处,要爱别人,只有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

她要是\'自私\'一回,就不会……”最让邹丁懊悔不已的是,女儿曾经跟他说过学校教学楼是危楼,想转学,但他没有答应。

“她跟我说过好几次,今年春节后她又跟我说映秀小学教学楼出现裂缝,是危房,想转学到都江堰去,但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允许,我就没有答应。

她也很听话,没说什么。

哪晓得会……”昨天,邹雯的妈妈任朝秀最后一次给女儿穿上了她最喜欢的衣服——灰色长袖休闲服,蓝色长运动裤。

她拿出半个月前给邹雯拍的照片,“她过12岁生日,我给她拍了几张照片。

没想到这却成了她的遗照。

”邹雯遗体旁,停放着数十具在地震中遇难的映秀小学师生遗体,有的遗体旁还摆放着小书包。

不远处,挖掘机正在搜寻埋在废墟里的师生,校方说,还有200多人埋在下面。

德阳中学老师双臂护住4个学生不幸遇难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

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

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

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4?;A~0c4w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

这一走就再也没回。

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

”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女孩遭遇地震在废墟下打手电筒读书碰上记者才搭了一段顺风车。

“我今天早上5点就出门了,我爸爸和姐姐送我出来的。

我不管,就算一路走上去,我也要去找我妈啊!”小邓眼里含着泪,却生生没让泪珠儿掉下来。

据成都商报那位哭着说我还能再救一个的战士在一所学校的救援现场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

全是小学生。

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中间被架着的就是那位可爱的战士民警父亲救出30多人儿子遇难从绵阳赶往北川县的山路上,记者遇见一名头部扎着绷带、右手鲜血直流的公安民警,经询问,他叫李国林,43岁,北川县擂鼓派出所民警。

因为要先救其他学生,他没来得及救出自己的儿子。

一狮子狗救下八民警“地震开始前,我们正在擂鼓镇召开辖区企业稳定工作会议。

”李国林说,突然有一条狮子狗冲进四楼的会议室,朝着大家狂吠,还咬住李国林的裤管朝门外拖。

5r7Z._N(X突然,大楼晃了两晃,李国林明白了:有地震!他大声呼喊,与会的八个人全部涌向大门边的厕所。

顷刻间,整幢大楼在一阵剧烈的抖动中全部倒塌,将李国林等人埋在钢筋水泥的废墟当中。

在二炮当过兵的李国林拥有丰富的自救经验,他双手护住头部,躲在厕所的东南角。

除了额头、背部、双耳、双手被砸、划伤外,并无大碍。

后来,他和同事们奋力钻出废墟。

那条救命的狮子狗,此后一直跟随着李国林。

尽管头部鲜血直流,李国林来不及包扎赶往擂鼓派出所。

此时,三层楼的派出所办公楼也变成了一片废墟,四名留所值班的民警只找到了三个,全部受伤严重。

突然,想起儿子还在北川中学,李国林找到一辆自行车,风驰电掣般赶往县城。

儿子15岁,名叫李王自国,在初三(一)班就读,成绩优异,即将面临中考。

可是赶到北川中学时,李国林看到,操场上的孩子们哭成一片,好几栋教学楼倒塌,儿子所在的初中部五层教学楼变成了三层楼,原来的一楼和二楼都不见了。

“李王自国,你在哪里?”李国林拼命地呼喊。

很快,在四根横七竖八的水泥预制板缝隙处,他分辨出儿子的声音。

“爸爸,我在这儿,快救我!”一想起儿子的求助,李国林就泪水直淌。

可当时没有救援设备和机械工具,大家只能用双手刨砖渣救人,而儿子,位于废墟深处一丈多远,左腿被好几块水泥板压住,动弹不得。

救出30多条生命,儿子却已停止呼吸“从小,儿子就认为我是英雄,引以为豪。

”李国林说,作为第一个赶到北川中学的公安民警,他成了师生员工可以信赖的对象之一,怎么干,都听他的。

在这种时候,从初中部教学楼用撬杠等工具去打个洞,挖出儿子还是有希望的。

但是有更多的人容易挖,更容易生还,李国林要求幸存人员从容易处挖起,先救外围的。

说到这里,李国林呜咽着说,灾情就是命令。

他和大家一起刨土,地震当夜还代表公安部门赶往绵阳市政府汇报救灾工作,并接受简单的包扎。

中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记者张军董帅张华杰)5月15号下午三点,刚结婚一年的陈坚清楚地记得自己被埋在北川县的地震废墟中已经60个小时了。

江苏消防地震救援队员们试图一层一层地切开和凿掉压在他身上的钢筋水泥预制板。

陈坚被埋在像小山一样的废墟中,有人说需要60吨的千斤顶才能撑开水泥块。

他全身只有手臂露在外面,已经有救护人员给他挂上了吊瓶。

半个小时内救援人员先后卸掉了三个水泥块,可以清楚看到了他的头部,他的头被横着夹在两块巨大的水泥板中间,不能活动。

救援人员很乐观,估计再过十五分钟就能将他救出来,因为只需要千斤顶给他顶出不到十公分的空间就可以顺利将他拉出。

当救援人员逐步将他身体周围稍微小一些的水泥板清除后,发现了一个很大问题。

陈坚腰部以下是侧身被几米厚的水泥板压住的,身子根本无法正常拉出来。

救援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救援人员要紧急调来特殊救援工具——双作用千斤顶,而翻越这座废墟至少需要大半个小时。

在等待工具到来的空隙,陈坚还很有兴趣地通过在场的记者跟大家聊天。

“我是北川大地震的,说不幸运又是很幸运的人。

我觉得我从死神的手中逃回来了。

他们很多没有我运气好。

三块预制板把我压在底下,使我不得动弹。

我三天三夜没有吃一颗粮食,只喝点水。

我觉得我命还是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我不想放弃我家里的每一个人。

我要坚强,我一定要坚强,我必须要坚强,为每一个深爱我的人。

一定要顽顽强强地活下去。

我要对得起他们。

我要对得起他们对我付出的那么多的好。

我希望你们一样,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被吓倒。

”陈坚是安县人,在这边打工。

他说,他想好好回去,站在家人面前。

“我不想孩子没有出生,连父亲啥样都不晓得。

我觉得我已经从死神手里逃过来了,现在有啥子都不惧了。

不晓得生还的希望海大不大?”说这些话时,他的头部还无法摆动,贴着水泥板的半个脑袋垫着海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