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次科技革命PPT教学课件

三次科技革命PPT教学课件


成 就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
代表技术是信息技术,引发了现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的技术群,如信 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特 点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研领域不断扩大;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2、特征(略见下页)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A.科技在推动生产力的方面起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 加快。
B.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C.科技各领域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更明显。 D.这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影响
都远远超过前两次。
试分析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
1. 改进了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 高。
主义道路上。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
起的中国。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 任何人;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1)你认为中国扶贫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中国的“和平崛起”是由什么决定的? (3)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理解。
2003年3月20日,美国绕过安理会发动了 对伊拉克战争, 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 就宣布对伊战争取得胜利。
国家谴责和反对恐怖活动的态度表明 ( B )
A全世界人人都反对战争 B要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C世界和平的主流已发生改变 D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已趋向战争和动乱
2.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绕开联合国对伊拉
克进行军事打击,伊拉克战争爆发。此举遭到世
界许多国家的谴责,纽约、华盛顿、伦敦等数以
百计的城市爆发了反战示威游行。这说明
发展水平持续下降,这说明 ( B )
①贫穷本身是一种不安定因素;
②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
③和平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战乱会破坏和阻碍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04年2月6日莫斯科地铁爆炸;3月11日马 德里火车站连环爆炸。恐怖事件造成大量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谈谈为什么要反对恐怖主义? (3)如何反对恐怖主义?
地区扩展。 E.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
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A.科学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技术发明 以科学进步为基础。
B.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并迅速传播。
C.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 部门。
D.在一些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 家形成两次工业革命在时间上的交叉。
材料二: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5亿人处于绝 对贫困状态,有7亿人营养不良,5亿人吃不到清洁水, 另有4000万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而且,目前世界上 的局部战争,大部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国内经济没有搞 好、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国家。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当今世界存在着什么问题?
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根源分别又是什么?
每次科技革命的出现都是由于实
启 示 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实践从需要推动了认识的发 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A.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来自开始的,它使 人类处于蒸汽时代。
B.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 师。
C.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 D.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
1、原因:A、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科技 知识;B、思想条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开始运用理性认 识研究自然;C、指导原则:伽利略、培根、 笛卡尔等创立科学的方法论;D、手段、工具: 精密观测仪器的发明;E、杰出人物:涌现许 多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
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背 景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2.理论准备-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3.社会条件—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赛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主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70年代中后期
要 代表技术是核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
2、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3、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材料一:2004年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中 国骄 傲地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2.5亿减少到 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中的比例由 30.7%下降为30%左右。中国扶贫成就感动世界。 材料二:中国人民历经沧桑,正走在和平崛起的社会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影 响
3.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4.导致阶级结构的变化;
5.促使人们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6.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7.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更加突出。
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起始年代 主要标志 共同背景 特点 共同影响
一年过去了,伊拉克仍然满目疮痍,人 民生活水平只有20世纪90年代的五分之一,爆 炸、抢劫等不断发生……。而美国对伊拉克的 军费开支超过1000亿美元,士兵死亡超过1200 人,伤者不计其数。
对这种现象你作何评价。
课后收集伊拉克战争 爆发以来的有关资料证明 你的观点。
1.2004年,世界各地发生了多起恐怖爆炸事 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纷纷发表了声明,谴 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国政府表示坚决反 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国际社会加强合 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世界上绝大多数
2、影响:A、揭示了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促进 人们的思想解放;B、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为 两次工业革命提供理论基础;C、用于生产实践,推 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 内的确立。
3、启示:A、发展的经历是曲折长期的,是一代又一 代科学工作者奋斗努力的结晶;B、社会经济发展的 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C、自然科学的成就反 作用于生产,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因此,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D、自然科学在反封建迷信的斗 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生 物 核工 能程 技 术
多利(克隆羊)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所需的共同背景
一、政治保障: -----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二、资本的积累 三、生产技术的积累,科学理论的突破 四、市场的需求或社会的需要 五、劳动力的增长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
恩格斯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
把科学推向前进。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探究问题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 容和以上的图片,想一想 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
一、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萨达姆被捕 二、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出台并搁浅 三、美、加、英发生重大停电事故 四、中、朝、美、韩、俄、日为解决
朝核问题举行会谈 五、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实现停火 六、全球恐怖袭击事件频发 七、世界经济加快复苏步伐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A
B
C
B
D
F E
G
H
第一次的是(CD),第二次的是( ABEF ),第三次的是(GH)
第四章 第一节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 B)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B B)
学习社会学科的目的之一: 关注社会、关注热点、 关注身边的变化
学习方法: 发现问题, 探究原因,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的发明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40、50年代开始
内燃机的发展, 电力广泛应用, 电气化
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 算机,空间技术,生物 基因技术的出现特别是 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思考 启示 我国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与特征
1、原因(1)、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A、科学理 论的重大突破为新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B、二战 前科技的发展为 第三 次科技革命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 础。 (2)社会的需求:A、二战的直接推动作用,如 原子能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电子技术等新科技的产 生; B、冷战格局下军备竞赛的影响,如军备竞赛中 的科技应用到民用化、 商业化, 推动科技生产领域 的技术革新; C、二战后,国际经济的竞争加剧,各 国以提高本民族 的 技 术水 平 作为 谋求发展的重要手 段。(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的科 研项目往往需要相当的人力、 物力、 财力,政府可以 提供保障,直接推动现代科技的发展。
(
)
D
①战争有助于最终消除恐怖主义;
②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危胁;
③美英等的行动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
基本原则的践踏;
④热爱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⑤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局部战争是不可能
的。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 猛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但集中于发达国家的 占世界人口l/6的人,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 而63个发展中国家的占世界人口60%的人,仅得 到世界收入的6%。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思考和 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3.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现都是实践的需要。 4.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普
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也说明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并形成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 序。 7. 影响了世界工业的布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