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刚入职新教师的三点建议威海培训报道: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应在科学引导下,有效规避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任何一门职业都有自身的一套规范和要求,是职业圈外的人难以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的。
教育职业是一项极为复杂、难度极高的职业。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应在科学引导下,有效规避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把握好教态,注重常规环节教师是课堂的焦点,一个不熟悉讲台活动的人,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难免会产生慌乱,这是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尽快适应的首要障碍。
由此会产生语速过快、声音过低的通病。
这个问题可以在实践中慢慢通过自我控制得以改变。
还需注意的是,死盯着教材教案,不能脱稿授课也是新教师的大忌。
新教师需要逐步养成脱稿授课的习惯,讲课时眼睛要持续扫视全体学生。
另外,新教师还要做到,板书要快速与合理,课堂中保持理性和冷静。
教师需要呈现给学生的印象是充分自信和干练,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课堂走向和学生学习状态。
新教师一般刚从学生阶段走过来,长期当学生的感觉导致他们往往崇尚自由,在心理上有一种忽视常规环节的倾向。
比如,对上课的仪式、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学生的课堂纪律等都不太注重,导致课堂混乱,而自己还以为是教育自由、教育宽容的表现。
实际上,课堂中的常规环节是正常教育教学开展的必要条件,活跃时可以活跃,但该严肃的时候必须严肃,否则不只是害苦了学生,最终会还害苦自己,因为这样的后果只能是课堂纪律无法控制。
新教师在上课时,因为缺乏教育教学经验,不知道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易犯平均用力的错误,导致自己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更累,但效果却不好。
这需要新教师一要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以减少自己摸索的时间,二要多与学生接触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接受水平及特点,以利于调整自己的教学,三要仔细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教科书及相关辅导用书,弄清楚教学重点和规律,以突破教学难点。
新教师的教学艺术相对缺乏,一般都是凭借自己当学生时代的经验来激励学生,没有比较合适的激励学生的技巧,语言上缺乏变化,形式上比较单一,同时对于学生的心态把握不准。
在这些方面,一般需要新教师了解班级文化和习惯,在生活中多询问同事,了解其他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
同时,要注意多与学生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心态和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正面表扬,但切忌表扬过多、过滥,那样容易让学生没有成就感。
冲破自我封闭,主动适应学生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工作不熟悉,人际关系处于起步阶段,一般除了跟自己的同学或一起入职的同事交往较多外,与其他人交往较少。
但这种交往相互之间的学习很少,并且同类心态人员在一起长时间交流,容易引起对工作和环境等不满情绪升级。
所以,新教师需要自己勇敢接触老教师群体,特别是任教班的班主任。
同时,与同科目的老教师交流并学习他们的经验也非常有用。
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接触学校的领导层,他们一般都曾是业务骨干,对于教育和教学工作非常有发言权,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往往含金量很高。
新教师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去埋怨学生的基础,而是要主动去适应学生。
在走上讲台后,新教师往往无意识地以自己学生时代的水平为参照,认定学生的基础很差,不但埋怨学生,甚至还会在课堂上指责其他教师的行为。
要知道,教师的个人能力实际表现在学生的进步幅度上,与学生原有的基础无关。
新教师要在工作中形成中和的思维,以平和的心态、宽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思维对待学生,对学生用“我们”的心态代替“你们”的对立思维。
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活动和艺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非常困难的。
新教师往往将教育看得过于简单,出了问题之后,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的心态不可取。
教育的复杂性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人,而人的个体都拥有完全不同的特点、思维、能力和性格。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脾气和习性,一个教师要教育好几十个学习基础、性格、思维各异的学生是相当困难的。
新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难度和自身的能力差距,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多深入学生心理,塑造好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工作的艺术教育学生。
走出教条理解,立足学生实践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新教师曾学习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于是在实践中往往未经思考就一一照搬,结果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引起混乱。
所谓兵无常法,水无定势,每种与实践相关的教育理论都有自身的适用环境和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包打天下。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必须要勤于思考,深刻理解环境、对象和内容之后,再选择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条式地理解和运用教育理论,既是教育理论的不幸,也是自己的不幸。
新教师要避免那种学究味浓、脱离学生生活实践的教学,以防拉开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加大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
所谓到哪山唱哪山的山歌,新教师必须深入学生生活,理解学生所处的文化生活环境,成为学生文化中的一分子,而不是陌生的观望者。
在讲课时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经验和内容讲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不但会降低教育难度,还会引起学生的好感。
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自己,这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前提。
新入职的的青年班主任,不会带班怎么办?第一项准备2005年7月学校给我们入职的大学生进行了岗前培训。
通过培训使我们更加明确了目标,首先做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其次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宽敞的舞台。
2005年7月底的一天,我和另外两名新入职的大学生接到德育处的电话,通知我们下午3点去德育副校长室。
下午我们得知,学校确定了让我们三个当班主任,校长只告诉我们一句话:“要努力学习,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我牢记校长的话,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学习:第一、向书本学习。
我阅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念》等等。
第二、向老教师学习。
我们学校是省重点高中,身边有许多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三、向同龄人学习。
每个人多有自己的优点,尤其富有创新意识的青年人的交流与沟通更能激发起新的教育火花。
通过学习我知道我只是从感性上对教师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期待着实践的检验、我第一届可爱弟子的到来。
第二项三年规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尤其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班主任,带班是一个三年为一周期的系统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
因此,必须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教育教学的规律做出三年的整体规划。
我刚入职时就依据我们这里学生的特点,(中考成绩普遍很高;绝大多数来自市里)结合学校有关教育教学的总体要求,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即高一:亲情教育(管理)——亲其师、信其道。
高二:目标教育(管理)——低效率缘于目标不明确。
高三:责任教育(管理)——做一个勇于担当的社会人。
这些规划只是让我们三年中的教育教学有了大体的方向,而非固定的模式。
这些规划的落实还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认为教育教学要达到的高境界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
第三项迎接高一新生第一次担班主任的我对于迎接新生做了如下准备:上午主要活动:首先、新生见面的自我着装,因为年青所以着装上不要显得太幼稚,太学生化,得体大方即可。
第二、准备好班主任的开场白(很重要但不一定太长、太过华丽)。
我的开场白是:朋友们,大家好!我叫李军,从今天起我将和大家渡过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时光!我想说两句话:1、从今天开始,你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2、高中三年必定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第三、同学间的相互熟悉。
这对于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所以要重视起来,方法有很多如同学们一一上台经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来自那个初中、有什么特长爱好、你的座右铭等)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也可以通过做游戏加深彼此了解。
我的方法是简单的游戏:《超级访问》具体做法是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纸、笔自带有求同桌之间互相访问各1分钟内容必有的姓名、来自那个初中、有什么特长爱好也可增加内容根据实际需要活动结束后同桌依次向全班同学介绍你的新朋友。
第四、临时班级负责人的选定。
通过前面学生的相互介绍,老师以对学生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选择几个有经验的(初中学生干部)或积极主动的同学担当临时负责人。
在实际工作中考察他们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责任心等,为班干部的培养奠定初步基础。
第五、布置学校统一安排的工作。
由指定的临时负责人带队分组完成任务。
按照我们学校的惯例我分为三个组:1领取校服、军训服装;2领取新课本组;3领取卫生用具及大扫除组。
同时,要留两个机动人员负责协调各组工作进度。
下午主要活动:第一、安排座位。
方法很多,介绍几种我校老师排座方法:1按大小个站队安排座位(优点:比较公平、传统做法,为大多数所接受;不足:有人会提出要求如眼睛不好需要前调但个又很高);2随机就座,报到时座哪就做哪。
(优点:往往以前认识的同学愿意座一起,加深同学友谊;不足:由于熟悉,自习课上可能会说小话);3大小个站成一队,女前男后,从门口靠墙一侧开始就座,一条龙式。
(优点:在今后前后大循环或小循环时避免大个挡小个;不足:对小个可能不公平);4不排座,谁来得早谁座前。
(优点:激励学生早来晨读不迟到;不足:可能引起同学间矛盾。
规则必须先明确)我采用的是:先按大小个站队安排座位,然后再根据个人实际为期一周、自愿调座,向我备案。
最后前后左右小循环。
第二、召开主题教育班会。
我一般会结合上午自我介绍情况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先进行总结。
主要表扬上午积极肯干、乐于奉献的同学。
为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奠定基础;同时,让新生了解本校校史增加爱校爱班意识,对新生进行校规校纪教育。
最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好班级和好班主任的形象。
这个可以为以后班级建设提供依据。
第三、放学。
把临时负责人留下谈话,总结今天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更好为同学服务打下基础。
通过小范围个别交谈进一步增加师生之间了解,为今后班干部的培养积累材料。
第四项班级精神一个班的精神如同一个人的灵魂,有了它的存在可以使这个班集体充满生机与活力;一个班的精神如同一面旗帜,有了它的存在可以引领着我们勇往直前!自从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所带的学生已不是原来的学生;我所带的班级已不是原来的班级,从80后到90后不仅是学生出生年代的跨越更是受教育者本身的变革。
时光荏苒,一切都在改变,可是不变的是那班级的精神----理解、团结、奋进。
这也许就是哲学上常讲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吧!我在开学后第一次的主题班会上就给我新一届的弟子们谈到了咱们班的精神----理解、团结、奋进。
为了更好的让全班同学对于班级精神的理解形成共识,我特意安排了以下几项活动:1来自师哥师姐们的忠告。
我播放在上一届提前录好的影像,内容是上一届弟子谈一谈高中三年自己的收获和提一提对师弟师妹们学习生活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