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车胎爆炸B.高梁酿酒C.玻璃破碎D.干冰升华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B.分子、原子均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C.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被雨水淋湿后,用带油的湿抹布抹于,可以防止生锈B.为预防生活中传染病的发生,可以大量使用一次性的方便筷,方便碗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改良酸性土壤D.煤燃烧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4.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5.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图示中x的数值为3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6.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M到N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N点表示酸碱恰好反应D.随稀盐酸的加入,反应发出的热量由少变多,再有多变少7.如图所示,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有关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点燃A处酒精灯前应先通人一段时间CO,再点燃A处酒精灯。
②证明A中开始发生反应的标志是有黑色固体生成。
③装置C的作用是收集未反应的CO,以防止其污染空气。
④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⑤若要收集较纯净的CO,装置C中最好放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8.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1.认识物质变化对把握自然规律至关重要。
下列与其它物质变化类型不同的是()A.对着玻璃片哈气B.纸张燃烧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划D.胆矾研碎2.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认识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氮气和氢气组成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大气中的氧气耗尽C.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D.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可以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油污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做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C.饮用矿泉水比饮用纯净水更有利于人体健康D.在香肠中加入大量的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4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物质H2、CO、CO2Zn、Fe、Ag HCI、H2SO4、HNO3H2O、H2O2、KMnO4C.丙组物质的溶液都具有酸性D.丁组物质受热都发生分解反应5.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薪技术。
已知获得高铁酸钠的反应为:Fe2O3 + mNa2O2 == n Na2FeO4 + Na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B.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都是氧化物C.化学计量数m = n D.高铁酸钠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大6.将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反应原理为: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A.溶液的pH逐渐减小B.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增大C.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D.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7.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
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B.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C.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亚铁D.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8I、Ⅱ的质量如下。
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装置I56.355.2装置Ⅱ242.9243.7关于该实验有如下分析:①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I中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③反应后I中固体成分可能有3种情况④Ⅱ中增加的质量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上述分析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玻璃破碎C.酒精燃烧D.冰雪消融2.下列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波尔多液(含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B.回收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防止金属污染C.厨房洗涤剂与厕所洗涤精除污原理不同D.酸雨就是pH = 5.6的雨水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2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6.某同学向如图实验装置中通入气体X。
若关闭活塞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A,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则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可能是()A.CO2NaOH溶液B.HCl 浓硫酸C.CO2浓硫酸D.HCl Na2CO3溶液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8.某化学小组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他们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描述:①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③若滤液呈蓝色,则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④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描述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1.厨房中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玻璃杯:我被摔碎了B.煤气:我燃烧了C.菜刀:我生锈了D.食物:我腐烂了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C.用水可以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的粉末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3.下列是家庭厨房中的一些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用食盐腌渍蔬菜B.用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C.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D.在蒸馒头和面时,可在面中加入适量的食用纯碱4.下列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东湖梅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体积会变大C.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因为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相差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5.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物流危险化学品堆垛发生火灾,并发生爆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消防员灭火时发现,将水浇到化学品电石CaC2上时引起了更剧烈的爆炸,原因是发生了反应:CaC2 +2H2O == Ca(OH)2 + X↑,X遇明火剧烈燃烧并可能爆炸。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属于有机物B.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生成物中有一种是氧化物D.CaC2中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 6.如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l/5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7.如图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曲线图。
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中B.B点表示参加反应的HCl和NaOH的质量相等C.C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该实验说明在蒸馏水中加入微量的酸或碱,溶液的pH会发生较大变化8.已知:氯化铁溶液有如下性质: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工业上生产印刷线路板及废液处理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①中参加反应的氯化铁和铜的粒子个数之比为2:1 B.废液中含有两种溶质C.②中铁粉过量D.②中有化合反应发生1.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C.水“变”冰D.玩具机器人“变”形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只有分子和原子才能构成物质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D.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3.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D.农业上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以保护水资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属于合金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来降低水的硬度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 2N2O4 == 2X↑+ 3N2↑+ 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 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6.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7.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图I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瓶1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1说明1体积水约消耗l体积二氧化碳B.曲线l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C.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D.继续向瓶2中注入20mL稀盐酸,瓶内的气压一定能恢复到起始气压8.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