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doc资料

图书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doc资料

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1 概述1.1现行系统简介图书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两大部分:流通系统和采购系统。

采购系统分为订单管理、图书入库、图书著录、图书上架、新书报道和书目审查、系统设置;流通系统分为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阅证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系统设置等模块。

其中,核心模块是采购系统:图书入库、图书上架;流通系统: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阅证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等。

而对于当前手工处理系统的流程大致为: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本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到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借阅信息。

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

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图书馆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如下图:1)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学校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图书馆工作。

有关图书馆工作的重大事项由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图书馆设馆长一名,设副馆长两名,由学校聘任。

2)馆长主持全馆工作,领导制订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组织贯彻实施。

副馆长协助馆长工作。

3)图书馆从实际出发,以方便读者和有利于科学管理为原则,经学校批准,设立办公室、采编部、借阅部、期刊部、南馆借阅部、信息咨询部和情报技术部等七个部室,各部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至二名,由学校聘任。

4)学校设立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

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以教师为主,吸收学生参加。

学校主管图书馆工作的副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图书馆馆长担任副主任委员。

1.2 可行性分析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

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

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

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

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基于这此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需求。

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对工作人员、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及系统状态的查看、维护并生成催还图书报表。

图书借阅者可直接查看图书馆图书情况,如果图书借阅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还可以进行本人借书情况的查询和维护部分个人信息。

一般情况下,图书借阅者只应该查询和维护本人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若查询和维护其他借阅者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就要知道其他图书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密码。

这些是很难得到的,特别是密码,所以不但满足了图书借阅者的要求,还保护了图书借阅者的个人隐私。

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修改图书借阅者借书和还书记录的权限,所以需对工作人员登陆本模块进行更多的考虑。

在此模块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为图书借阅者加入借书记录或是还书记录,并打印生成相应的报表给用户查看和确认。

图书馆管理人员功能的信息量大,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

本功能实现对图书信息、借阅者信息、总体借阅情况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查看及维护。

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图书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添加、删除和修改图书借阅者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图书馆的借阅信息,但不能添加、删除和修改借阅信息,这部分功能应该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执行,但是,删除某条图书借阅者基本信息记录时,应实现对该图书借阅者借阅记录的级联删除。

并且还应具有生成催还图书报表,并打印输出的功能。

2 现行系统分析2.1 业务流程图:图书馆现行的记录方法使用的是人工记录的方式,在借还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人工登记记录的方式,对现行系统进行流程分析,得到下图:2.2存在的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现行的系统效率低又错误过多,借还书过程也比较紊乱,信息记录在登记表上如发生登记表损坏或丢失那么记录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人工的操作过程在查询相关信息时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为了改变这些不利的情况,学校图书馆的改进工作需要加快进行。

3 新系统逻辑设计3.1 新系统数据流程分析(做2层)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时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信息系统中各种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

以下时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地数据流程图。

§零层数据流程图图 1 - 1 零层数据流程图§1 层数据流程图图 1 - 2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1 层数据流程图§2 层数据流程图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 2 层数据流程图有:图书采编系统数据流程图、图书借阅系统数据流程图、图书查询系统数据流程图、图书预定系统数据流程图、读者留言系统数据流程图、图书维护系统数据流程图、读者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和电子读物系统数据流程图。

• 图书采编系统数据流程图图 1 - 3 图书采编系统数据流程图• 图书借阅系统数据流程图图 1 - 4 同时借阅系统数据流图• 图书查询系统数据流程图图 1 - 5 图书查询系统数据流程图• 图书预定系统数据流程图图 1 - 6 图书预定系统数据流程图• 读者留言系统数据流程图图 1 - 7 读者留言系统数据流程图• 图书维护系统数据流程图图 1 - 8 图书维护系统数据流程图• 读者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图 1 - 9 读者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电子读物系统数据流程图图 1 - 10 电子读物系统数据流程图3.2 数据字典(主要部门)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中各元素进行详细的说明,我们采用了数据字典的说明方法。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字典如下:(1)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编号: D01数据流名称:图书采编信息简述:图书采编信息数据流来源:图书购买后,由图书馆采编人员编码整理后,输入计算机。

数据流去向:采编管理模块。

图书采编信息将采编数据存入数据库(图书表)数据项组成: BookID (图书编码)+ BookType (图书类别)+ BookName (书名)+ Auth (作者)+ Publisher (出版社)+ Price (单价)+ PubDate (出版日期)+ Quantity (购买数量)数据流量: 100 本 / 日高峰流量: 500 本 / 日数据流编号: D02数据流名称:图书借阅单简述:图书借阅单数据流来源:用户填写图书借阅单交图书馆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审核后,输入计算机。

数据流去向: P2_11 检查读者身份。

数据项组成: OrderDate (借阅日期)+ BookName (书名)+ RederID (读者账号)+ ReaderName (读者姓名)+ O_Quantity (借阅数量)数据流量: 1000 部 / 日高峰流量: 5000 部 / 日数据流编号: D03数据流名称:填写借阅记录简述:填入借阅表的记录数据流来源: P2_13 检查合格的借阅图书信息录人到借阅库中数据流去向:借阅库数据项组成: OrderID (借阅号)+ OrderDate (借阅日期) BookName( 书名 ) + BookID( 图书编码 ) + ReaderName (读者姓名)+ ReaderID (读者账号)+ ReturnDate (还书日期)+ O_Quantity (借阅数量)+ state (状态)3.3新系统逻辑模型• 3.3.1业务流程以及业务处理工作方式系统的业务室系统要达到的业务目标,业务流程分析是系统分析的基础环节。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2- 1 所示。

图 2 - 1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1)图书馆管理员编制图书采购计划,由采购员负责新书的采购工作。

采购图书入库后,交采编室编目,粘贴标签,产生图书目录,将图书信息输入电脑。

图书交图书借阅室上架,供读者借阅。

采编后的电子读物交电子阅览室。

2)读者分为注册读者和非注册读者,只有注册读者可以在本图书馆借书,非注册读者可查询目录但不能借书。

读者填写注册登记表交图书馆的管理员审核后,记入读者登记表,成为注册读者,发给借阅证。

而学校里同学是按班级获得借阅证。

3)读者根据图书信息借还书籍,图书管理员不需要用手记录借还书信息,读者还书时,管理员用机器扫描图书后再根据书的信息放回其书架原来位置,若超越了借书期限则会发放催还单,提交罚金,否则不允借书,电脑自行记录信息,管理员交报表与领导。

4)读者若借书或续借则务必借助借阅证,续借时,机器只需扫描借阅证即可或者直接进入学校图书馆网页进行续借操作。

借书时机器扫描借阅证确认身份后,读者才可进入馆内。

读者可于电脑查阅书籍信息,然后借阅,凭借借阅证电脑登记借阅信息。

5)而预约,读者凭借借阅证,进入图书馆网页即可操作6)图书馆设读者信箱,读者需要但没有库存的图书,读者可以通过读者信箱反映。

图书馆管理员定期处理读者信箱中的意见• 3.3.2计算机系统将完成的工作部分⑴读者信息的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种类、性别、借书数量、借书期限、备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