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第一章PPT课件

教育学第一章PPT课件


一、“教育起源”概念的界定
“起源”一词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 指因何出现或产生,二是指从何开始。 前者说的是事物产生的原因,也即该事 物为什么会出现或者说为什么会产生; 后者说的是事物产生的源头,即该事物 在哪里产生的。
于是教育的起源问题就可以分为促使教育 产生的原因和教育产生的源头这两个问题。 明显,前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它研究的 不仅是一种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教育形态, 而是要探明这种最古老、最原始的教育形态 何以能够在人类社会出现与产生的终极原因。
这种意识性表现为:教育者头脑中已经获 得了生产知识,教育者已经意识到传递经验 的必要性,教育者还意识到了要追求和达到 的目标是什么。
他们还认为,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 语言为条件的,语言和教育都是在劳动中产 生和发展的。
这种观点认识到了推动 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 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 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 要,它克服了教育生物起源 论和心理起源论在教育社会 属性上的缺陷,承认“人只 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人是教育的产物”的观点, 认识到社会性是教育起源的 关键问题。
利托尔洛将成年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照顾 视为教育行为,认为人类教育是在承载动物 活动的基础上的改善与发展。
他把生物生存竞争的本能说成是教育产生 的基础,认为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物种,会本 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 小动物。如大鸟教小鸟飞行,大猫教小猫捕 鼠等等。
后来,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在他 的教育著作《教育原理》一书中充分阐 发了他的教育生物学化的理论观点,认 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 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 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 产劳动。
其主要观点:人类 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延 续发展,必须把年长 一代所掌握的生产经 验和技能在劳动中传 递给新生一代,教育 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 基于人类生存而产生 的。
同时,他们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 社会活动,其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 1、教育的产生 2、教育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
关于教育起源的问题,一直是教育学 术史上和当今学术界倍受关注的问题, 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做了大量的 研究与论述,但一直没有形成共识。了 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 正确把握教育的发展规律。
如果说,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完成 的本能过循的 和可以调节控制的活动的基础。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 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2、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P.Monroe,1869-1947 年)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 了生物起源说。
如果小鸟真需要母鸟教育才会飞 的话,不经过教育的小鸟便不会飞。
但是,在实验室里人工孵出来的小鸟,没 有看见过任何鸟的飞翔,发育到适当的阶段, 飞起来也跟其他小鸟一样。
因此,小鸟飞翔完全是本能的行为。
猫中是有教育的?
实验:
当小猫和小老鼠从小被饲养在同一个笼子里, 小猫长大不但不把老鼠吃掉,而反和老鼠做起伴 侣来。
三、小老鼠和小猫从小同吃同 住,培养起了感情,成为同伴, 而且成为其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因此,更不会吃掉它。
1、生物起源论
生物起源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 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 起源说,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但是生物起源说并不能对教育的产生给予 科学的说明。它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极为重 要的范畴——教育,贬低为本能行为,否认 了教育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教 育行为与动物养育之间质的差别。
他认为,利托尔洛没有揭 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 质区别。他根据原始社会尚 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 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 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 仿。
他在《教育史课本》一 书中指出,教育是原始社 会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 无意识的模仿。在他看来, 原始社会中尚未有独立的 教育活动,原始的教育就 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母鸟教小鸟飞=教育?
的确,我们会看见当小鸟发育到一定程度 时,羽毛长全了,在生理上具备了飞翔的条 件,母鸟一个一个地引领着小鸟做一次飞翔; 母鸟好象非常着急而关心地在旁边伴随着动 作生硬的初飞小鸟从巢窝飞到树枝上,又从 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
从表面看来,母鸟好象在教小鸟飞,一面 示范,一面指导和鼓励。
3、劳动起源论
教育起源于劳动的理 论,是俄国十月革命后, 苏联一些教育史和教育 学家提出来的。
他们在批判和否定了 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 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 劳动起源论。
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 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这种教育起源 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 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 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
但如果小猫和捕鼠的母猫一起长大,很早就学 会捕鼠了。
结论:捕鼠不是猫的本能,而是通过老猫的
“教育” 而学来的本领。
现象分析
一、猫不是有专吃老鼠的本能, 而是对于移动的小物体有一种连 续反射。
二、若将小猫单独隔离,等其 长大后也只是对移动的小物体感 兴趣,并不一定会吃老鼠,因为 它并未养成这一习惯。
目前,教育理论界对教育起源论主要是生 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三种主 张。
1、生物起源论
对于教育起源的探讨,最早是由法国社会 学家、哲学家利托尔洛(Charls Letourne au,1831-1902年)提出来的。 他在《各 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活动不 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 会生活之外;不仅为人类社会所拥有,而且 早就存在于人类产生之前的动物界了。
显然,这种教育心理起源论,否认了人类的教 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将全部教育归 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这就使得教育 无用武之地,使支配儿童的发展成为不可能。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 示了教育的起源,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 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 识的教育混为一谈,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