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分析

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分析


直接 产业改造与 新产业形成
作用 技 米

新 摅薰
产业

结构

合理

化与

高度




图1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机制
注释:①参见《产业经济学教程》,唐晓华,黄继忠,王伟光,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8月,P174—178。
万方数据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正
在现实中,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有时会 新理论就是技术推动理论。创新的演进过程从研
不管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技术创 新在经济增长中的持续动力作用是具有普适性 的。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巨大 差距。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如何实现技术创新在经 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方面存在着争论。克鲁格曼 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除了赞扬中国快速 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却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 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 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人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 提升。”而且,克鲁格曼所引用的研究成果也认为, 如果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技术进步的话。亚洲 各国的技术进步几乎为零。这样的观点在一定程 度上具有合理性,但“技术进步几乎为零”的说法 显然有失偏颇。主要原因如下:克鲁格曼用全要素 生产率来衡量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有 些技术是隐含在资本内部的,而全要素生产率的 测定则没有考虑隐含于资本中的技术进步。对于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通过引进高技术的基本设备, 通过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达到提高技术能力来促进 经济增长的目的。另外,国际贸易过程中的技术外 溢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理论层面.我们可以从Arrow的“边干边学”模 型、Romer的知识溢出模型以及Lucus的人力资本 模型等得到一些启示【5'6’71。
一、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内生经济增长 理论的分析
(一)sk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内生经济增长 理论
由于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古典增长理 论主要是以资本积累为核心。以资本收益递减规 律为基本假设的,所以不管是索洛一斯旺模型,还 是拉姆齐一卡斯一库普曼斯模型.都认为除非存在 着外生的技术进步,否则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 律总会使资本积累动力逐渐减弱,经济也不可能 实现持续的增长。但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却无法解 释18世纪到19世纪荷兰、英国、美国出现的人均 产出持续增长的现象以及各国人均收入和经济增
见,由于技术创新在各产业中的不同步性.必然在 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需
一定阶段引起不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 求拉动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来源于市场的消费需求
同。所以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三次产业对 或者生产需求㈣。
经济增长的协同带动,就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产
所以。在分析技术创新与需求结构的变化时,
技术创新的作用,技术创新对要素、需求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 的作用,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相应的思路。
关键词:技术创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0)01-0042—04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 变”的基本内涵,其核心就是实现三个转变:经济 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 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 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从 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 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f1I。可 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经济的持续增长 问题,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 转变”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 增长的基本动力,它通过对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和 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新产业的创造,促进了产业 结构的高效化和高度化,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 转变。
。收稿日期:2009—11—22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2008GXSlD020);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8—108)。 作者简介:张保胜(1970-),男,河南省滑县人,博士,商丘师范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技术创新。
万方数据
第一期
张保胜 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分析
国家之间在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均产出上存在很大 的差距1101。这就是技术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的匹配
理论。林毅夫和张鹏飞则认为。Acemoglu和 Zilibotti(2001)在解释一部分采用赶超战略的国家 的拙劣经济绩效是合适的,但是它无法解释像中 国这样的一些国家的增长奇迹。他们在发展中国 家可以自由选择技术的条件下,通过允许发展中 国家可以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实现本国技术升级这 一关键假设,得出了三个结论:发展中国家最适宜 的技术一定不是发达国家最先进的技术: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可以大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 展速度;发展中国家最终可以追赶上发达国家121。
业技术政策。促进弱势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对经济 我们可以分为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需求结构变
增长的拉动力量。
化两种类型,前者是一种技术诱致的结构变动,后
(二)技术创新与需求结构变化
者则是需求创新导致的。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与
关于创新与需求的关系。存在着技术推动和 需求结构变化的关系图示如下:
一H舻薹嚣> 需求拉动两种理论。1950年至1960年熊彼特的创
新需求卜__1研发H技术创新
需求 结构
变化
新产品生产H满足需求r
图2需求结构变化的技术动因
从需求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角度来说,需求 包括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消费结构 的调整则是三者在GDP增长中作用的变化。要充 分发挥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除了企业 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来诱导消费以外。更重要的则 是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消费创新。消费创新包括了 消费政策创新、消费环境创新、消费方式和消费结 构创新和消费主体创新等多个方面。这些创新必 然引起消费者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从而进一步 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2010年2月 第9卷第l期(总第43期)
安阳工学院学报 Joum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eb.2010 V01.9 No.1(Gen.No.43)
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分析
张保胜 (商丘师范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系,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动力,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本文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
二、要素、需求、结构与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产业结构效率、水平、协调 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它包括产业结构高效化、高 度化和合理化。产业结构高效化是指技术水平不 变的条件下通过资源配置优化.使低效率产业比 重不断降低。高效率产业比重不断增大,以不断提 高宏观经济效益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为 产业结构升级,是在技术进步作用下产业结构系 统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是 指不同产业的比例、规模、速度、关联性的协调和 均衡的过程①。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是基本手 段.产业结构高效化是最终目标。 从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角度来说, 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 的促进作用上,如下图1所示。技术创新对产业结 构优化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 用主要是指新技术的出现导致的新兴产业的形成 或者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新产业往往对原有产业 形成一种替代或者补充的作用,最终使产业结构 趋于高度化或者合理化;间接作用主要是指技术创 新通过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贸易结构等的改变 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 度化与合理化最终实现了产业结构高效化【11.一21。
(1957)曾经测算出美国在1909年到1949年制造
“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导致偏离平 业总产出中约有88%应该归功于技术进步,从而认
衡’的结果恰恰是发展的理想格局。因为这种结果 为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柳卸
的每一连续发展都是由过去的不平衡引起的”【堋。可 林(2000)认为“创新是一个从思想的生产到产品的
长速度存在很大差异的现象。新古典增长理论的 缺陷在于没有把技术进步内生化,因为外生的技 术进步不能说明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内生增长 理论就应运而生。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可以分为三 类:第一类是策略性互补和需求外溢模型;第二类 是边干边学和技术扩散模型:第三类是内生的技
术进步和回报递增模型,具体又包括Romer(1986) 的生产要素外溢效应、Lucas(1988)的人力资本积 累理论和R&D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来说。第二类和第三类模型应该更贴近发展中国 家的实际。
存在矛盾的现象。当技术创新导致新产业出现的 发开始.经过生产、销售,最终推向市场被消费者
时候,如果新产业的出现对原有产业不是一种互 接受,并且认为“一般是生产者发动经济的变化,而
补而是一种替代,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不平衡增长 消费者只是在必要时受到生产者的启发”;Solow
的现象。根据Hirschman(1958)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43
段,比如通过个人或厂商的新投资所产生的外部 性来提高他人(其它厂商)所拥有资本的生产率来 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21。而Grossman and Helpman 认为。这两种方法虽然对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增 长提供了逻辑一致的解释,并且它们对于动态模 型的理论性质也提供了很多的富有洞察力的见 解。但是它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真实世界持续增 长的动力[31。Solow也认为技术变迁是发达国家经 济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原因【4】。
(三二)技术创新与要素结构变化 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是公认的经济增长过程 的重要投入要素。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主要是 突出技术和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使经 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技术对要素结构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技术对劳动力和资本的影响两个方面。 虽然在增长理论研究中通常把技术与劳动力和资 本进行分离。但是在现实中技术往往是内化与劳 动力和资本之中的。所以,技术对要素结构的影响 实际上也就是对投入要素内涵的影响,可以表现 为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等不同的生 产方式。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原有的粗放式管理也需要向科学管理转换。也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