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讲话稿【篇一: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启动仪式上讲话】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不健康的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和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各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在控制了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之后,约80%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4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据权威数据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慢性病的发病率降低70%—80%。
面对这样一个新的严峻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全力倡导全民通过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善和提高全民的健康状况。
要求各级政府把推动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作为保障民众健康、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策略。
许多国家的实践也已表明,这是非常有效的健康举措。
由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作为政府全力提出和打造的一个健康战略品牌,将是一项长期的健康工程,是一项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落实党的十七大“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实现“健康护小康”这一目标的重要工作。
我们将坚持政府主导,切实按照行动总体方案的要求,将这项行动作为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的切入点之一,认真组织落实,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
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将分阶段推出不同的行动内容和具体活动措施,使之逐渐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觉行动。
目前,行动将实施第一阶段的内容,概括起来讲就是“健康一二一”行动。
这一行动充分强调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的重要性,其内涵为“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行动将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为切入点,从日常生活和工作入手,结合爱国卫生、全民健身、中小学生阳光体育工程等活动,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
倡导和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症等主要慢性病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水平。
在这项行动中,各级政府和领导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身体力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有关技术指导部门要推出与居民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简便易行、能长期坚持、效果明显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方案和活动工具,鼓励和帮助家庭、个人及集体人群自愿、自觉和主动地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创建健康社区、学校、医院、企业,调动整个社会人群提高健康素质的积极性。
各单位和社会各种团体、组织也要积极行动,参与进来,围绕行动主题,结合实际,开展“示范单位”、“示范团体”、“示范社区”、“示范乡镇”等示范活动,充分发挥各自在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的力量和作用,形成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合力。
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期刊以及网络等传媒手段,全面、及时和长期跟踪行动进展,努力营造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舆论环境,形成鼓励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氛围。
我相信,随着活动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一定能极大地提高全民的综合素养,促进社会人力资本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战略目标。
谢谢大家!【篇二:健康是人生的财富演讲稿】健康是人生的财富马克思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曾接到父亲的这样一封信:“祝你健康,在用丰富而有益的食物来滋养你的智慧的时候,别忘记,在这个世界上,身体是智慧的永恒伴侣,整个机器的状况好坏都取决于它。
一个体弱多病的学者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因此,望你用功不要超出你的健康所能容许的限度。
此外,每天还要运动,生活要有节制。
我希望每次拥抱你的时候,都会看到你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人最大的资本就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再多的财富,有再成功的事业,也没有幸福而言,因为身体的不健康,会给人在思想上带来压力,在精神上带来痛苦,在身体上带来折磨,并直接威胁着生命。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凡有思维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这一道理的。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不重视健康,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去赚钱敛财,以嗜好来摧残自己的身体,这实在是得不尝试。
从前有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但收成很少。
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断往前跑,他跑过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归他。
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不停地跑,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跑个遍,把所有的土地都归己有,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为了更多的土地,不顾气喘不已的身体,最后,农夫体力不支,累死了路上。
的确,人活在世上,需要奋斗,需要丰富的物资和金钱来作生活保障,但也总不能连自己的身体也不顾,即使最后得到了财富,可是没有了生命,或者丧失了自己的健康身体,还有什么意义呢?有的人年轻时拼命用健康去换取金钱,年老时却又期望用金钱买回健康,这是不可能的。
行为。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一个人如果不为自己的健康而活者,即使活者也是痛苦的,人活者最大的资本就是健康,因为健康才能为自己带来幸福。
人的健康需要养成,需要持之以恒,需要毅力,需要一个健康的心态,需要满足,除此之外,还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远离不健康的嗜好,不要太贪,不要太狠,不要太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要获得太计较,太功利,太痴迷。
不懂的善待自己,善待生命,沉湎于不合理、不健康、不道德的生活方式而不知到回头。
所以,无论你的时间有多忙,有多紧,你也要静下心来,调节自己的心态。
拥有健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才有机会拥有世界上的一切,才能享受多彩的生活,因此说,健康是幸福之本,乐观是健康之源。
【篇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讲座(健康知识讲座)上的发言】(提纲)谭果林2013.10.27一,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一)介绍刘新武同志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
二)学习《开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实施方案》。
三)指导员职责:1,对周围居民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包括组织健康讲座(视频、照片);2,发放、讲解宣传资料;3,日常不健康行为干预;4,配合卫生院何居委会开展宣传教育;5,协助卫生院做好慢病患者和老年人定期健康体检和随访工作。
(体检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一年一次免费体检)二,慢性病的自我管理慢性病患者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和他人,慢性病患者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因此要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疾病的知识。
大家要配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工作,他们是在义务的为大家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诸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症等是我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吞噬着数百万的生命,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已有2.7亿名慢性病患者,并且每年新增1600万名,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我国每年有643万人死于慢性疾病,占每年死亡人数的80%。
慢性病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行为和环境因素所致的健康问题,传统的医疗保健服务作用有限且费用昂贵,同时其预防性干预和卫生保健活动通常需要长期在社区和家庭执行,患者及其家属不可避免地成为管理慢性病的主要承担者—即成为慢性病自我管理者。
慢性病自我管理是指用自我管理的方法来控制慢性病,即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其实质为患者健康教育项目。
它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课程教给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知识、技能、信息、正确的健康理念以及医患交流技巧,来帮助慢性病患者在得到医生更有效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慢性病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三,慢病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一)戒烟限酒,限盐限油二)平衡膳食“一”是每天1袋牛奶,内含250毫克钙。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日奶类制品摄入量为26.5g,农村只有11.4g。
建议每人每天饮奶至少250g,也可使用其他相当量的奶制品,其钙含量加上日常食物中提供的500mg钙,基本能够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有条件者可以多饮用奶或奶制品来保证钙的充足摄入。
对老年人来讲,充足的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尤其对绝经后的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作用的增强,低钙摄入会加速绝经后骨质的丢失。
“二”是每顿摄入主食2两(100克),每天6—8两(300—400克)。
谷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认的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量来源。
我国传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模式比西方国家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模式能有益于身体健康,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生。
提倡谷类为主,即强调膳食中谷类食物应该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达到总能量的50%-60%。
这样既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以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及脂肪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食物,有利于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同时,提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时,能摄入较少能量就能使食欲满足,不容易造成能量过剩使人发胖。
有人认为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但碳水化合物过低的饮食结构反而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现在已经对糖尿病患者逐步放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而强调选择低gi的食物。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分解成为单糖,而后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不同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不同,因而对人体血糖水平影响也不同。
一般而言,gi高于70的为高gi食物,常见的有馒头、米饭、面条、面包、烙饼、西瓜、油条、苏打饼干、红薯(熟)、老南瓜等,小于55的为低gi食物,常见的有豆类、乳类、蔬菜。
“三”是每日进食高蛋白食物3份,每份可以是瘦肉1两(50克),或大鸡蛋1个,或豆腐、或鸡鸭、或鱼虾2两(100克)。
鱼、肉、禽、蛋类,其营养价值很高,每类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各有特点,需合理选择,充分利用。
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建议可以适当多吃,每人每天75g-100g。
“四”是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食盐每日6—7克),三四五顿(总量控制,多次进餐),七八分饱。
粗细搭配有两含义,一是要适当多吃一些粗粮,即相对于大米]白面这些细粮以外的谷类及杂豆,包括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等;二是针对目前谷类消费的主体是加工精度高的精白米面,要适当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
相对于大米白面,粗粮中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高得多。
粮食经过加工后,往往会损失一些营养素,而这些营养素恰好是人体容易缺乏的。
比如精白米,其膳食纤维和vitb1含量是由标准粉的1/3。
另外注意适当多吃粗粮有利于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在主食摄入量一定的前提下,每天食用85g的全谷食品能减少若干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因此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的粗粮,老年人每天最好吃到100g粗粮。
要控制盐的摄入,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