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1 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科目考试范围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专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京为首都。

54门礼炮齐鸣28响。

历史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巩固政权的措施
2、抗美援朝(1950——1953)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为严守纪律,纹丝不动,最终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意义: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保卫了中朝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2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专题二、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成就
一国两制:1.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前提。

“一国两制”是新时期祖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2、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上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海基会和海协会,汪辜会谈。

外交成就: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的一致好评。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导弹研制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本人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