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 世界环境纪念日是哪一天()
A 3月22日
B 7月1日
C 6月5日
D 5月1日
2. 国家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
A 限期淘汰制度
B 控制使用制度
C 加倍罚款
D 改造后使用
3. 2003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决定,通过考核环境指标,管理指标和产品指标共22项子指标,对审定合格的企业授予()的称号。
A 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B 清洁生产企业
C 绿色企业
D 无污染企业
4. 噪声对人体哪个系统有害()
A 心血管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呼吸系统
D 泌尿系统
5. 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出发点是()。
A 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B 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C 遏制我国水土流失日益加重的趋势
D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6. 自1993年以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联合有关部门举行的()活动,其宣传教育作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A 质量万里行
B 中华环保世纪行
C 保护母亲河
D 黄河万里行
7. 我国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途径是:严格控制废水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耗水型工业的发展、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设备等。
A 海水淡化
B 发展城市污水资源化
C 修建水库
D 拦截大江大河
8.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要求,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强化社会监督。
A 听证会
B 论证会
C 社会公示
D 演讲会
9. 臭氧层为什么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A 它可以过滤掉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B 它挡住了太阳的热量
C 它帮助地球保温
D 它生成氧气
10. 臭氧层离地面有多远(在大气层中的哪一层)()
A 1—5公里
B 5—10公里
C 20—30公里
D 30—40公里
11. 国务院《决定》中提出的环境目标:到()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
到()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A 2007 2010
B 2008 2020
C 2010 2020
D 2009 2019
12. 从()年起,联合国环境署每年在不同城市举行“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
A 1987
B 1988
C 1989
D 1990
13.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 1月16日
B 9月16日
C 10月16日
D 12月26日
14. 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是为了将()落实到社区。
A 环境管理
B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C 绿化建设
D 清洁卫生
15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行为,向环保部门举报应拨打()
A、12315
B、12345
C、12369
D、12318
16. 环境保护工作靠()起家。
A 资金
B 法律
C 宣传
D 外援
17. 环境保护,()为本。
A 教育
B 宣传
C 法律
D 领导
18. 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所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
19.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
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分贝。
A 60
B 90
C 120
D 140
20. 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
21. 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
A富营养化 B湖泊酸化 C湖泊氧化 D重金属物质污染
22. 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可由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等多项指标综合表示。
A浊度 B矿化度 C酸碱度 D化学需氧量
23.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还有氯氟烃、甲烷、氮氧化合物、臭氧等气体。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氧气 D氮气
24.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的系列标准。
A健康标准 B食品工业 C药品生产 D环境管理
25. 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A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B可持续发展 C生态保护 D防治污染
26. ()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
()
A、大气圈
B、水体圈
C、土壤圈
D、生物圈
27. 酸雨是指pH值的大气降水。
()
A、>5.6
B、>7
C、<5.6
D、<7
28. ()不属于清洁能源。
(C )
A、沼气
B、太阳能
C、煤炭
D、风力
29. 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D工作
30.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系统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标准
3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部门 C利害关系人 D公民
32.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共有()项指标,包括3个基本条件和经济社会、
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等指标。
A、26
B、30
C、32
33. 节能减排中减排主要指削减二氧化硫和()的排放。
A、PH值
B、化学需氧量
C、二氧化碳
34. 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是指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矿企业和革新、挖潜的工程项目,都必须有环保设施。
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营
C.同时设计、同时改造、同时投产
D.同时设计、同时报批、同时验收
35.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强调,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建设和开展旅游或者违规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查处。
A.不遵守污染防治法
B.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
C.不实行排污总量控制
D.不实行污染治理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可分为:危险化学品泄露、废液泄漏、废水意外排放、固体废弃物意外排放等突发环境事件。
()
2.危险化学品泄露包括储存、使用过程中的泄露和因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造成的泄露。
()
3.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为:重大环境事件(I级)、较大环境事件(II级)和一般环境事件(III)三级。
()
4.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
5.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什么?(6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4分)
2.污水处理有哪些基本方法?(10分)
答案
一. 选择题
1.C
2.A
3.A
4.A
5.B
6.C
7.B
8.A
9.A 10.C 11.B 12.B 13.B 14.C 15.C 16.C 17.A 18.C 19.C 20.A 21.A 22.D 23.A 24.D 25.B 26.D 27.C 28.C 29.A 30.D 31.A 32.A 33B 34.B 35.B
二.判断题
1.√
2. √
3. √
4.×
5. √
三.简答题
1. 答:(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以人为本。
2.答: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