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问题分析
第六轮六方会谈
(2007年3月北京)
2007年3月19日上午 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开幕。中国、朝鲜、 美国、韩国、日本和 俄罗斯等国与会代表 将就继续落实上月第 五轮会谈通过的《落 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 》文件进行深入讨论, 并对已举行的所有工 作组的相关工作进行 评估。
第六轮六方会谈开幕
2009年4月23日,朝鲜退出六方会谈, 称六方会谈已永远结束。
3朝半岛的核问题
核 问 题 由 来
朝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 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 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 罗斯和日本。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 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检查。
1993年3月12日,朝鲜宣布3个月后退出它于 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核 危机由此爆发。 朝美举行了三次正式会谈 。 1994年10月,朝美两国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 朝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朝鲜同意冻结现有 的核计划,美国将负责在大约10年时间内为朝 鲜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两座1000兆瓦的轻水 反应堆;在轻水反应堆建成前,美国将同其他 国家一起向朝鲜提供重油,作为能源补偿 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凯利访问平壤后, 美国宣布朝鲜已承认其推进浓缩铀开发计划, 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韩国的立场
早日恢复朝韩关系、实现民族和解和团结 是全体朝鲜民族一致的愿望,是不可逆转 的趋势。
第三轮六方会谈
(2004年6月23日~26日北京)
金永日
凯利
各方强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 动的原则,寻求核问题的和平解决。 美方代表凯利,提出一个新的方案: 一旦朝鲜承诺放弃核武计划,有关各国将立即向朝鲜提供 援助物资。美国也将承诺不侵犯朝鲜,并就解除对朝鲜的 经济制裁与朝鲜进行直接谈判。 作为条件,朝鲜应在 三个月内冻结和关闭核设施,然后由国际核查人员核查。 朝鲜代表金永日 提出一项“冻结换补偿”的计划,表示愿意“有透明性地 放弃所有核武器计划”,前提是美国放弃敌视朝鲜的政策。
美国的原则立场
先弃核, 后补偿 武力迫 使朝鲜 屈服 拒绝直 接谈判
朝鲜的基本立场
朝鲜的基本主张是“冻结换补 偿”。即解决核问题的先决条件 是美国转变对朝敌视政策。只要 美国不放弃敌视朝鲜政策,朝鲜 也就不能放弃核遏制力。 朝鲜认定美国是否定朝鲜社会制 度和领导人,提出只有美国承认 朝鲜的社会制度才能对话。 朝鲜还为美国转变政策设定了三 个准绳:与朝缔结具有法律约束 力的互不侵犯条约;建立外交关 系;不阻挠朝与他国进行经济合 作。
第一轮六方会谈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 北京 ) 六方代表团团长合影
与会各方达成了重要共识,确认了朝核问题应通过谈判和平 解决的原则。 在第一轮六方会谈后,中方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 各方认真、全面地阐述了各自对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原则 立场和方案设想,显示了相关国家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 题的政治意愿。 10月,美国总统布什首次承诺将以书面形式向朝鲜提供安全 保证。
之后,中国又派出 特使穿梭于有关国 家之间,最终促成 朝鲜、美国、中国、 韩国、俄罗斯、日 本六国同意就政治 解决朝核问题举行 会谈。
六方会谈是指由 朝鲜、韩国、中 国、美国、俄罗 斯和日本六国共 同参与的旨在解 决朝鲜核问题的 一系列谈判。 会谈于2003年8月 27日开始,到 2008年6月为止, 共举行过六轮会 谈。
“三年武力统一”令韩媒紧张 朝鲜或为引 人关注 ——10.10《环球时报》 消息称朝鲜或在东部海岸发射短程导弹 ——10.18 环球网 外媒:俄称朝鲜核反应堆活动明显 或导致 灾难 ——09.12 中国新闻网 … …
1.朝鲜半岛当前局势 2.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 3.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4.各国对待朝鲜问题的立场 5.中国与朝鲜半岛
冷 战 后 南 北 关 系 发 展
1994年6月28日,双方代表在板门店接触,确定朝鲜 国家主席金日成和韩国总统金泳三于当年7月25日至 27日在平壤会晤。7月8日,金日成主席逝世。朝韩首 脑会晤未能如期举行。 2000年4月8日,朝韩签订协议,再次确认双方于1972 年签订的《七· 四北南联合声明》中阐明的祖国统一三 大原则。双方还商定,韩国总统金大中当年6月12日至 14日访问平壤。 2000年6月13日至15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 统金大中在平壤举行历史性会晤,双方签署了《北南 共同宣言》。两位领导人在宣言中同意进行互访。 2005年6月15日,朝鲜、韩国以及海外民间代表团在 平壤举行朝韩首脑会晤5周年的纪念活动,宣布将6月 15日定为“民族之日”,并呼吁开展广泛的统一爱国 运动,消除战争危险。 2006年,朝鲜和韩国同时宣布,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 韩国总统卢武铉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平壤举行首脑 会晤。后因朝鲜遭受严重洪灾,首脑会晤推迟至10月2 日至4日举行。
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归根结底是美朝的敌对 和对立造成的。朝核问题实际上是冷战对 抗的延续。
朝核问 题的解 决策略 之一—— ———从 三方会 谈到六 方会谈
1、三方会谈: 中国政府从2003 年3月开始进行多 方斡旋,促成中国、 朝鲜和美国三方于 4月在北京就朝核 问题举行三方会谈。
2、六方会谈:
自从三八线划定以后,南北朝鲜就一直处于紧张的对立 状态。金日成始终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战争的手段才能解 放全朝鲜并实现统一,而李承晚也主张加强军备,积极 北进。特别是朝鲜南北双方分别成立了各自的政权机构 和苏联占领军撤出朝鲜半岛以后,朝鲜半岛的形势更趋 恶化,三八线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不断发生。金日成 多次请求斯大林和毛泽东允许他武力统一南朝鲜。 1950年1月底,斯大林决定同意金日成对朝鲜南方采取 军事行动的计划,并召他来莫斯科密谈。在4月的会谈 中,斯大林最终批准了金日成发动战争的计划,1950 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依照计划大举越过三八线,向 南朝鲜发动了进攻。就此朝鲜战争爆发,直到1953年 北南双方签署停战协议,朝鲜战争结束。从此,三八先 附近的临时军事分界线成为朝鲜半岛南北方人民不可逾 越的鸿沟。
2005年11月9日
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
2005年11月北京
本轮会谈中心任务:将围绕弃 核步骤等具体方法,是制定落实共 同声明的细则、方法和步骤,并有 可能拿出一个履行共同声明的实际 方案。 落实“共同声明”是本轮会谈焦点 . 美国、朝鲜双方在谁先走出第一步 的问题上意见不一。 美朝两国在朝鲜是否拥有和平利用 核能的权利以及究竟是美国先提供 轻水反应堆、还是朝鲜先弃核的原 则性分歧。
(2005年6月—9月 北京 )
达成六项共识:
一、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实现朝鲜 半岛无核化; 二、根据《联合国宪章》等处理相互 关系; 三、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 济合作; 四、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的持久和 平与稳定; 五、根据“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 原则,采取协调一致步骤,分阶段落 实上述共识。 六、决定2005年11月上旬在北京举行 第五轮六方会谈。
Hale Waihona Puke 4月4日,朝军称作战方案已获最终批准 4月5日,朝鲜对外国驻朝使馆发出撤离劝 告,并另行通知中方 4月12日,朴槿惠再次提议朝韩对话 4月14日,朝鲜拒绝韩国对话提议 4月17日,朝鲜不反对朝美对话,但拒绝以 “去核化”为前提 5月,朝鲜向日本海发射共计枚短程导弹 7月18日,韩美将举行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 演 8月10日,朝韩双方在北方界线附近再次发 生炮击事件。
第二轮六方会谈
(2004年2月25日至28日北京)
美方的立场:要求朝鲜以“完全的、可核查的和不可逆转的 方式”放弃核计划。只有在这一背景下,美方才能向朝鲜提 供布什总统此前提出的安全保证。 朝方:“若美放弃敌对政策 朝将冻结核计划” 朝鲜在核问 题上的立场是,只有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朝鲜才能放弃 核计划。在此基础上,朝鲜提出“口头对口头”原则作为第 一阶段行动措施,即朝鲜冻结核武器计划,美国相应放弃对 朝敌对政策。
二 战 以 前 的 朝 鲜 半 岛
1)历史上,朝鲜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公元688 至1894年期间是中国的藩属 国。 2)1392年往事高丽改为李氏朝鲜, 由朱元璋赐国号朝鲜。 3)1894年甲午战争,中日签订《马 关条约》,宣布承认朝鲜“独立”。 4)1904-1905,日俄战争,日本彻 底控制韩国。 5)1910年8月,日本迫使韩国签订 《日韩合并条约》进行殖民统治。 6)1910年到1945年,朝鲜半岛沦 为日本殖民地。
2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
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 分界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 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 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 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就成为大韩民国和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冷战 期间 南北 关系 的发 展
1971年8月6日,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在平 壤市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的群众大会上宣布, 愿意在任何时候同包括南方的民主共和党 在内的所有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接 触。 1972年5月,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厚洛 访问平壤,与朝鲜劳动党中央组织指导部 部长金英柱举行会谈。7月4日,朝韩双方 发表《北南联合声明》,确认了祖国统一 的三项原则,组成了以金英柱和李厚洛为 两主席的北南协调委员会。 1990年9月,朝鲜总理延亨默与韩国总理 姜英勋在汉城举行第一次总理会谈。这是 朝鲜分裂45年后第一次举行北南双方总理 的面对面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