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赴苏州学习体会
赴苏州学习体会
——德江县委党校2015年春季中青班学员冯波
这次赴苏州市委党校一周的学习,使我增强了党性、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苏州发展速度之快,发展理念之新,现代化程度之高,令我震惊。
对比我县实际,虽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德江的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但与苏州市比较,我们的差距十分明显。
在学习过程中,让我想得最多的词汇就是:差距,发展理念,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和战略眼光等词汇。
这也是这次学习中我体会最深的五个方面:跟苏州市比,我们有三个方面差距太大,没法比。
一是区位差距大。
苏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沿江沿海,区位优势明显,立体交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
二是文化差异较大。
苏州的老百姓传承着数千年的吴文化,底蕴深厚,人民身心健康,性情柔和,文化修养好,待人诚恳,这无疑是促进苏州的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素之一。
这也是苏州市600多万外来人口能够安心在苏州务工,创业,安家,与各占一半的热情好客的苏州本地人(约600万人)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是收入差距没法比。
苏州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二万多元,城镇是四万多,都是我们的好几倍。
财政收入,GdP均处在全国前列,这些数据都是我们数十倍,是没法比的。
跟苏州市比,我们的发展理念是较落后的。
苏州人的发展理
念十分新,他们以“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为理念,自觉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服务型政府,政通人和。
在发展布局上科学合理,超前意识强,定位高远,自觉与国际市场接轨,努力“走出去”,积极“引进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发展理念。
比如在城市建设上,按照“三区三城”规划布局,街道宽敞,建筑恢宏,配套设施齐全,新老建筑相得益彰,网络等现代先进技术设备综合配置标准高,立体交通综合发展,较长时间内不会因落后而被淘汰,也不会出现因重复建设而浪费资源的现象。
企业进工业园区,农业建高标准现代农业,布局科学,战略意识强,发展理念新,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
与之比较,苏州的发展理念提得新,也做得很完美,而我们的发展理念提得虽新,但落实得并不那么完美,不少问题仅流于口头,流于形式。
比如我县的城区部分区域卫生较差、街道路面不平整、公共设施不够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吃力,现代高效农业比例小,等等问题都期待解决。
跟苏州市比,我们的改革创新意识有所不足。
苏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三十多年来,他们创造了无数个改革开放的奇迹,创下了若干个全国前茅,全省第一的记录,树立起一面又一面改革开放的苏州旗帜。
比如吸引新加坡投资的苏州“新加坡模式”工业园,高新产业园区等现代企业聚集区,勇于先试先行,象红豆集团等大企业成效都十分显著。
2014年,其工业总产值达3万多亿元,有20家企业列入全国500强名单。
以高新技术
和信息为标志的“第四产业”正蓬勃兴起。
苏州今天的成果,是苏州人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创新的结果。
与之比较,我们的改革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