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体.doc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体.doc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何谓中医学?2、何谓中医基础理论?3、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4、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5、《诸病源候论》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6、金元四大家指的是哪四大家?他们的学术观点、临床特点以及代表作是什么?7、何谓辨证论治?8、何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试举例说明之。

9、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0、从生理、病理论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11、《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二、名词术语解释:1、病2、证3、症三、论述题1、试比较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优劣。

2、试.............. 对症治疗 ..... 。

3、整体观念在中医学中有何指导意义?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一、简答题:1、何谓精气?何谓精气学说?2、精气在古代押学和中医学中的含义有何区别?3、宇宙之气的含义是什么?它与人体之气有何区别?4、精气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简述之。

5、为什么说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什么?6、气有哪两种存在形式?7、为什么把气称为天地万物Z间的中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8、人体之气有哪些功能和特点?9、精的一般概念是什么?10、神的--般概念中包括哪些含义?11、怎样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12、为什么说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13、简述阴阳交感的意义及机理。

14、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及其意义是什么?15、何谓阴阳互根互用?16、阴阳失调的基本类型有哪些?17、用阴阳学说概括的人体病理变化的总纲是什么?18、何谓“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19、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20、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21、事物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各是什么?22、事物五行归类的意义?23、何谓五行相生?其次序及关系如何?24、何谓五行相克/其次序及关系如何?25、导致五行相乘和相侮发生的原因各是什么?26、怎样运用五行学说以色脉相参来推断病情的顺逆?27、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常见治疗方法各是什么?28、何谓所胜、所不胜?29、简述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的层次结构。

30、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有何特点/31、何谓比较法?它在中医学中如何运用?32、何谓演绎法?它......... 的运用如何?33、何谓类比法?它有何局限性?34、类比与比喻有何区别?35、何谓“以表知里” ?中医学怎样认识和运用这一思维方法?36、何谓试探与反证?两者有何异同?二、名词术语解释:气精气阴阳“孤阴”、“独阳”阴阳互根阳盛格阴五行五行制化母病及子阴平阳秘重阴必阳相乘相侮土爰稼穡阴胜则阳病佐金平木法虚则补其母所不胜取象比类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木火刑金23、推演络绎24、泻南补北三、论述题:1、何谓气机?何谓气化?两者的关系如何?2、中医精气学说中精气、神的含义各是什么?它们Z间的关系如何?3、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举例说明之。

4、如何用阴阳转化的理论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5、试用阴阳的理论解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疾病的寒热性质与阴阳失调的关系怎样?7、如何理解“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其乃绝。

” ?8、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9、阴阳学说怎样应用于疾病的诊断?10、怎样用阴阳学说理论來指导疾病的治疗?11、何谓阴阳转化?它与消长的关系如何?12、阴阳互损与阴阳偏衰有何区别?13、五行生、克、乘、侮有何本质区别?14、举例说明“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15、怎样用五行理论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16、怎样运用五行的理论來说明五脏病变的? 第二章:气、血、津液一、名词术语解释:1、动气2、气为血之帅3、卫气4、气5、气生血6、血7、津液二、简答题:1、简述气的生成。

2、血的生成如何/3、何谓“离经之血” ?4、为什么补益脾胃可以治疗血虚?5、为什么说肺为血液循行的动力?6、为什么说补肾填精可以治疗血虚?7、试述津液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8、试....... 调节机体阴阳平衙中的作用9、试述津液的生理功能。

10、何谓气能行血?11、何..... 摄血?12、何谓血为气之母?13、气的功能不足,对血液会产生哪些影响?三、论述题:1、试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各自的概念、组成、分布及功能。

2、试论脾胃在气生成中的作用。

3、试论气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4、血液有何生理功能?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哪几脏关系密切?试详述之。

5、试述肺、脾、肾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泻过程中的作用。

6、为什么说水液代谢“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7、试述津血同源。

8、试述血脱先益气的原理。

9、试论津能载气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

10、气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1、气机主要表现在哪些脏腑的生理活动之中?12、何谓“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有哪些表现形式?其概念如何?13、津与液有何不同?津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14、为什么说“蚯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第三章:脏腑、名词术语解释:1、肾者胃之关2、奇恒Z腑3、净府4、肺朝百脉5、肝为黑极之本6、孤府7、三焦气化8、舌为心之苗9、天癸10、先天之本11、后天之本12、中精Z府13、心肾相交14、心藏神15、元神之府16、脾主统血17、肾主纳气18、藏象19、脾主升20、肝藏血21、脾不统血22、脾气下陷23、肺主皮毛24、肝肾同源25、会厌26、贲门27、七冲门28、虚里29、气门30、仓廩之官31、水谷之海32、中气二、简答题:1、脏腑(人体的内脏)主耍分为几类?其分类根据是什么?2、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3、何谓精?4、肾精与肾气有何区别与联系?5、脾主运化的含义是什么?6、脾主升清的........ ?7、为什么说脾主四肢?8、如何理解“肺主通调水道”?9、心主血脉的含义是什么?10、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1、如何理解“汗为心之液”?12、如..... '‘胃主受纳腐熟的功能” ?13、如..... 小肠“受盛化物”的功能?14、作为六腑Z—的三焦,其概念是什么?15、如何理解“上焦如雾"?16、如..... “中焦如派” ?17、如..... “下焦如渎”?18、肝的疏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19、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如何?20、人体的骨骼发育与何脏有关,为什么?21、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22、大肠的传导作用,除与大肠有关外,还与哪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23、简述肝与肾的关系。

24、肺主气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25、从生理病理的角度谈谈肝与目的关系?26、为何胆既为六腑,有属奇恒之腑?27、简述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28、小肠与尿液生成有何关系?其有何临床意义?29、试述三焦的生理功能。

30、简述脑的生理功能。

31、女子胞与人体的哪些组织有关?32、简述心与肺之间的关系。

33、简..... 脾......... 。

34、简..... 肝......... o35、简述肺脾两脏之间的关系。

36、简述肝与脾之间的关系。

37、简述肝肾之间的关系。

38、简述肺与肾之间的关系。

39、简述脾胃之间的关系。

40、简述水液代谢的过程。

三、论述题:1、如何理解“六腑以通为用” ?它对临床辨证论治有何意义?2、肾中所藏精气有哪些來源?3、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含义打相互关系。

4、为什么说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5、脾主运化水液的具体生理作用是什么?简述其病理表现。

6、为什么说“肺主气” ?7、如何理解肺的宣发和肃降?具体各表现为哪些生理作用?8、何谓肝阴肝阳?肝阴与肝阳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其病理变化有什么特点?9、如何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10、肾主水的生理功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11、如何理解心为“君主之官” “五脏六腑之大主” ?12、何谓心阴、心阳?心阴心阳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13、五脏的气血(除肾脏)、其中哪两脏是医家强调气的功能而较少论及血的功能?为什么?14、如何理解心“在志为喜” ?15、试述脾与精、气、血、津液在生理方面有何联系?16、怎样理解“满而不实”,“实而不满”?17、何谓“脏腑相合”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谈谈肺与大肠,肾与膀胱的相合关系?18、人体的消化过程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这些脏腑各起何作用?19、如何理解“脾为生痰Z源,肺为贮痰Z器” ?有何临床意义?20、简述五脏与五华的关系。

21、试述五脏与七窍的关系。

22、五脏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有何密切关系?23、试述肝气与肝血之间的关系。

24、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5、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26、从生理病理角度谈谈脾在饮食物的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7、从脏腑生理特点的角度试述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腑虚补脏、脏实泻腑的意义。

28、何谓“治节” ?肺主治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9、何谓“心肾不交” ?其临床表现如何?30、心与小肠在病理上有何联系?第四章:经络一、名词术语解释:1、经络2、十五别络3、十二经筋4、冲为血海5、十二经别6、阴脉之海与阳脉之海7、经气8、十四经脉9、目系10、皮部11、奇经八脉二、简答题:1、经络系统的组成如何2、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3、十二经脉各条经脉名称是根据什么原则如何命名的?4、简述十二经脉在人体头面部、躯干、四肢部的分布规律。

5、试述十二经脉的分布、走向及交接规律,并按十二经气血流注次序写出十二经脉的名称。

6、冲脉、督脉、任脉各有何特殊的生理功能?7、经别与经脉的一般分支有何不同?其生理功能如何?8、简述手太阴肺经的大体循行部位。

9、简述冲任督三脉的大体循行部位。

10、经别和别络在加强十二经脉之间联系方面有何异同?11、何谓经脉表里香合和“六合” ?12、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有何不同?13、经络的运行气血、营养机体的功能,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完成?14、经络的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体平衡的功能是怎样完成的?有何临床意义?第五章:形体与官窍一、名词术语解释:1、形体2、理3、溪谷4、血府5、官窍6、粕门7、气门、简答题:1、从皮肤脸理调节体温角度简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机理?2、简述皮肤脸理是如何调节津液代谢的?3、简述脾主肌肉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4、简述肝主筋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5、简述“齿为骨之余”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6、简述肾开窍于耳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7、简述心寄窍于耳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8、简述肺开窍于鼻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9、简述脾 ..... 口 ...............10、简述舌为心之苗 ...............11、何谓金实不鸣?其常见病因有哪些?12、何谓金破……? .............. ?13、简述咽喉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