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污染环境生物修复

第8章污染环境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的优势
➢ 能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提高自净能力
目前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往往重视清淤、驳岸、绿化和截污等表面工 程,而不重视底泥和水体生物修复,更不重视河道生态体系建立,不能从 根本上改善河涌水质和自净能力。生物修复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完全截 污的情况下,通过底泥生物氧化和水体生物修复,配合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能有效地消除水体黑臭,逐步建立河道洁净好氧生态系统,提高河道水体 自净能力。
植物修复的特点
➢ 植物具有庞大的叶冠和根系,在水体或土壤中,与环境之间进行着复杂 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在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在土壤修复中利用适当的植物种类不仅可去除环境的有机污染物,还可 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 ➢ 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位点。
植物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污染现场和土壤的特性
土壤空隙的大小、空隙的连续度和气水比例都影响污染物的迁移和氧 的浓度,土壤特性影响着污染物和微生物相对活性,最终影响生物修复速 度和程度。
土壤中有机固体能吸附阻留的有机污染物,降低其在土壤中的运动性, 这种固定化会延长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时间,同样也降低污染物的生物有效 性。
8.1.3 环境污染的植物修复
➢ 节省投资费用,对环境影响小
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适用于在其它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如位于 建筑物或公路下受污染土壤,而且能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
生物修复的局限性
生物修复不能去除全部污染物,只有与物理和化学处理方 法组成统一的处理技术体系,生物修复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8.1.2 环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 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
金属不能被生物所降解,只有通过生物的吸收得以从环境中去除。植 物生物量大,易于后处理。
① 超积累植物()——
超积累植物:大多数植物会将重金属排除在组织外,其重金属的积累只 有0.1-100 (即0.0001-0.01%)。只有一些特殊种类能超量富集重金属。一 般来说,如某种植物能超量富集重金属含量超过13%,就有希望用于土壤 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过程。
⊙ 基因工程菌
关于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已在第八章中讨论。
影响微生物生物修复的因素
⊙ 营养盐类
土壤和地下水中,N、P都是限制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为了使污染 物达到完全的降解,应适当添加营养物。
⊙ 电子受体
微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的最终电子受体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溶解氧、有 机物分中微生物代谢所需的O2依赖于来自大气的氧的传递,当空 隙充满水时,氧传递会受到阻碍,呼吸消耗的氧超过传递来的氧量,微环 境就会变成厌氧。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溶解氧,可以对土壤鼓气或添加产氧 剂。鼓气是用管道将压缩空气送入土壤;产氧剂通常是双氧水和过氧化钙
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
➢ 根据污染物种类分类——
有机污染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放射性物质的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就是利用植物治理水体、土壤和底泥等介质中 的污染的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包括六种类型:植物萃取、植 物稳定、根际修复、植物转化、根际过滤、植物挥发等。
微生物修复:即利用微生物将环境中的污染物降解或转化 为其它无害物质的过程。
微生物的类型
⊙ 土著微生物
在遭受有毒有害的有机物污染后,一些土著微生物进行自然驯化选择 过程,一些特异的微生物在污染物的诱导下产生分解污染物的酶系,进而 将污染物降解转化。目前在大多数生物修复工程中实际应用的都是土著微 生物。
⊙ 外来微生物
指接种一些降解污染物的高效菌,提高污染物降解的速率。采用外来 微生物接种时,会受到土著微生物的竞争,需要用大量的接种微生物形成 优势,以便迅速开始生物降解过程。科学家们正不断筛选高效广谱微生物 和在极端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包括可耐受有机溶剂、可在极端碱性条件 下或高温下生存的微生物,运用于生物修复工程中去。
8.1.1 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什么是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 利用生物加速去除或降解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 的工程技术系统。生物修复主要利用生物(天然的或接种的),并通过工程措 施为生物生长与繁殖提供必要的条件,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与去除。
生物修复的类型 ➢ 根据生物分类——
章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本章要点:
8.1 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 8.2 生物修复工程技术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的有关参考书
书名:《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 书名:《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作者:陈玉成
作者:沈德中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
出版时间:2002
8.1 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
目前关于超积累植物的研究: Ⅰ. 开发具有超量积累金属倾向的天然作物,如将超量积累植物与生物量 高的亲缘植物杂交,筛选出能吸收、转移和耐受金属的许多作物与草类; Ⅱ. 通过筛选突变株或基因工程物种获得超量积累植株。
已经发现的几种超积累植物:
蜈蚣草—超积累砷
蜈蚣草( .),又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
动物修复:通过土壤动物群的直接(吸收、转化和分解) 或间接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和 微生物的生长)而修复土壤污染的过程。
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
★ 通过提供O2,添加N、P营养盐,接种经驯化培 养的高效微生物和培植植物来强化生物自然净化的 速度,以去除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目前大多对已 被污染的土壤、地下水和海洋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 进行原位生物处理。
肾蕨(蕨类植物),多年 复室陈同斌研究员率先开展利用蜈蚣草修复砷
生草本,广布于长江以南, 污染土壤的研究
生于路旁、石缝或石灰岩 山地,是钙质土或石灰岩 的标示植物。喜温暖潮湿 和半阴环境。
无机酸根:当环境中的氧耗尽后,硝酸根、硫酸根和铁离子等就可以作 为有机物降解的电子受体。
⊙ 共代谢基质
微生物的共代谢对一些难降解的污染物的处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共代谢基质对生物修复亦有重要的影响。关于这方面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 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理化性质
主要考虑淋失与吸附、挥发、生物降解和化学反应。了解污染物的物 理化学性质是为了判断能否采用生物修复技术,以及采取怎样的对策强化 和加速生物修复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