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公示牌示例
7、电线乱拉乱接,电工不持证上岗。
8、潮湿环境未使用安全电压。
9、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措施,电箱内堆放杂物,电箱外无安全通道。
10、手提电动工具未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可能
导致
的事
故
触 电
控
制
措
施
1、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并按TN-S系统供电。
2、施工用电安装完成,经验收合格后使用。
3、电工持有效证件上岗,按规定巡视并作记录。
4、非电工不得随意连接、改动、拆除供电设施及电气闸具。
5、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挂牌警示。
检查
部门
责任人
项目部
年月日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5)
作业
项目
脚手架工程
潜
在
危
险
因
素
1、脚手架无施工方案,杆件、扣件的材质不符合要求,立杆基础不符合要求架体与建筑物的拉接不够。
2、杆件间距不符合要求,未按规定设置剪刀撑或设置不符合要求。
模板工程
潜
在
危
险
因
素
1、不按审批后的模板施工方案施工。
2、高支模无专项方案及专家评审。
3、模板立柱材质不符合要求,未按规定设扫地杆、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4、立杆用砖接长,立杆垂直度超标。
5、拆模无审批手续,无拆模试件或达到拆模强度拆模。
6、堆载超、施工何载超标。
可能
导致
的事
故
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控
检查
部门
责任人
项目部
年月日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4)
作业
项目
施工用电
潜
在
危
险
因
素
1、未按TN-S系统布线。
2、外电防护安全距离不够且无防护措施。
3、违反“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规定,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4、电气闸具破损、老化,漏电保护装置不匹配,失灵。
5、PE线连接不正确、松动。
6、接地电阻超标。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1)
作业
项目
井架物料提升机
潜
在
危
险
因
素
1、无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安装单位无资质,未经检测合格后使用。
2、吊篮无装置,无超高限位装置,未设置缆风绳或缆风绳设置不符合要求,架体与建筑结构连墙杆的设置不符合要求。
3、吊篮无安全门,违章乘坐吊篮上下,楼层卸料平台的防护不符合要求。
4、钢丝绳已超过报废标准,钢丝绳锈蚀、缺油,绳卡不符合要求。
6、吊臂下站人、无警戒线。
可能
导致
的事
故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控
制
措
施
1、严格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施工。
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体检。
3、吊装前必须检查机械保险、限位装置是否有效,并作试吊。
4、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
5、根据工程特点,对参加吊装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非吊装人员不得进入吊装区域。
4、未按规定配带安全带。
可能
导致
的事
故
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控
制
措
施
1、根据本工程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要求设置各类临边防护栏杆并经检查验收后使用。
2、预留洞口、坑井必须设置固定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它防坠落的防护措施,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除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外,必须有安全标志。
5、基坑周边堆载未达安全距离。
6、基坑周边未设防护栏,危险部位未设红灯警示
可能
导致
的事
故
塌方、建筑物倒塌、机械伤害、
水浸、高处坠落、地下设施破坏
控
制
措
施
1、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按审批后的方案施工;深5M及超5M的。
2、定期监测支护系统的变化和相邻建筑物的沉降变化。
3、分层开挖;挖土机作业半径不得站人。
4、基坑周边设牢靠防护栏及警示牌。
5、弃土及材料堆放在安全范围。
6、严格控制施工进度。
检查
部门
责任人
项目部
年月日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7)作业项目起重吊装潜在危
险
因
素
1、无吊装方案或不按审批后方案施工。
2、吊装机械无限位装置、保险装置。
3、钢丝绳磨损,安全系数不足够。
4、吊点不正确或角度正确。
5、司机、指挥、司索无证上岗。
可能
导致
的事
故
倾覆、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控
制
措
施
1、安装与拆除作业前,应根据现场工作条件及设备情况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实施;安装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完毕后须经有资格的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使用。
2、吊篮必须安装停靠装置,停靠装置要定型化。提升机必须安装超高限制装置,按规定设置缆风绳,缆风绳的材质、组数、角度必须符合要求;提升机连墙杆的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间隔不宜大于9m了;材质与架体材质相同,与架体及筑物之间均采用刚性连接,不得连接在脚手架上。
检查
部门
责任人
项目部
年月日
现阶段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公示牌(8)
工程名称:
危险源名称
危险源名称
危险源名称
危险源
的示意图
危险源
的示意图
危险源
的示意图
存在的危险
因素及可能
造成的后果
风
险
等
级
存在的危险
因素及可能
造成的后果
风
险
等
级
存在的危险
因素及可能
造成的后果
风
险
等
级
涉及危险源
应注意的安
全事项及防
护措施
涉及危险源
2、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5M,脚手架两端,转角处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
3、脚手板须满铺,离墙面不大于20cm,不得有探头板,施工层脚手架外侧、斜道和平台要设1.2m高的防护栏件和18cm高的档脚板。
4、脚手架搭设前要进行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量化验收。
3、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每隔两层或超过两层最多隔10米设一道安全网,分层施工的楼梯及楼梯踏步、歇台板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
4、凡有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防护棚应满铺双层脚手架板或竹编板;高度超过24米的层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
5、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处、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
3、脚手板不满铺,有探头板,施工层未设1.2米高的防护栏杆和档脚板。
4、脚手架搭设前无交底,未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或未验收先使用。
5、卸料平台搭设不符合要求,支撑系统与脚手架连结,无限定荷载标牌。
可能
导致
的事
故
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控
制
措
施
1、根据本工程特点编制脚手架搭设、拆除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严禁使用弯曲、变形、锈蚀严重的杆件、扣件。立杆基础,扫地杆的设置,架体与建筑物的拉接的位置、数量,拉接方式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制
措
施
1、制定本工程的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施工;对立柱材料、模板支撑系统进行量化检查验收。
2、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临边与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避免在同一垂直作业面内进行交叉作业。
3、建立模板拆除的审批制度;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时方可进行拆模。
检查
部门
责任人
项目部
5、卸料平台要经设计计算,单独搭设,用标牌标明允许荷载值。
检查
部门
责任人
项目部
年月日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6)
作业
项目
基坑防护
潜
在
危
险
因
素
1、基坑支护方案未审批或无施工方案,质保资料不详
2、附近建筑物安全距离不够,未采取保护措施,工期过长
3、在挖土机械回转关径范围内作业。
4、基坑支护、止水、降排水未满足要求。
应注意的安
全事项及防
护措施
涉及危险源
应注意的安
全事项及防
护措施
违章
作业人员
违章
处理
处理
结果
违章
作业人员
违章
处理
处理
结果
违章
作业人员
违章
处理
处理
结果
班组负责人
班组负责人
班组负责人
项目部
年月日
年月日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3)
作业
项目
临边及洞口防护
潜
在
危
险
因
素
1、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脚手架的屋面周边、井架通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楼梯周边,基坑周边未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或防护设置不符合要求。
2、预留洞口、坑井、楼梯口电梯井口无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3、通道口上部无安全防护棚或防护棚设置不符合要求。
3、吊篮的上料口处应装设安全门,安全门宜采用联锁开启装置,严禁乘坐吊篮上下,卸料平台的两侧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平台口设置安全防护门,地面进料口设置防护棚。
4、严禁使用已超过报废标准的钢丝绳,钢丝绳应经常维护、保养,绳卡与绳径匹配,数量不得少于3个。
检查
部门
责任人
项目部
年月日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2)
作业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