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生态学导论》结课作业

《环境生态学导论》结课作业

《环境生态学导论》结课作业新密市生态规划专业:环境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第一章绪论 (1)1.1 规划编制背景 (1)1.2 规划编制依据 (1)1.3 规划期限及指导思想 (1)1.3.1 规划期限 (1)1.3.2 指导思想 (1)1.4 规划范围 (1)1.5 生态规划的目的及意义 (1)第二章新密市的基本情况和趋势分析 (2)2.1 自然地理状况 (2)2.1.1 地理位置 (2)2.1.2 地形地貌 (2)2.1.3 水文气象 (2)2.1.4 自然资源 (2)2.2 社会经济状况 (3)2.2.1 历史沿革 (3)2.2.2 行政区划 (3)2.2.3 人口状况 (3)2.2.4 经济状况 (3)第三章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3)3.1 工业用地划分 (3)3.2 居住用地划分 (3)3.3 绿地划分 (4)3.4 公共设施布局 (4)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规划 (5)4.1 三大产业结构规划 (5)4.2 三大产业布局规划 (5)4.2.1 超化镇产业规划 (5)4.2.2 大隗镇产业规划 (5)4.2.3 白寨镇产业规划 (6)4.2.4 曲梁镇产业规划 (6)第五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6)5.1 绿化现状存在问题 (7)5.2 绿地布局规划 (7)第六章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6.1 市域生态环境现状 (7)6.2市域生态环境主要保护措施 (7)第七章结论 (7)第一章绪论1.1 规划编制背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发展战略思想。

新密市委确立了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打造工业强市、建设中等城市、争进全国百强、全面建设小康”的城市发展战略。

1.2 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第14号令发布)3.《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991-12-31)4.《新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5.《新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6.《新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1-2010)》1.3规划期限及指导思想1.3.1规划期限本次新密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2年—2020年.1.3.2 指导思想生态规划与设计要依据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实现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区域或城乡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努力构建一个社会文明,经济高效、生态和谐、环境洁净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并为后代造福。

1.4 规划范围本规划的的地域范围为整个新密市,市域城镇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级城镇(市域中心城市)一个,即新密市城区,二级城镇(中心城镇)四个,即超化、大隗、白寨、曲梁,三级城镇七个,即—般建制镇。

新密市土地总面积为1001平方公里,2010年末城市人口规模为75万人。

1.5生态规划的目的及意义通过规划,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新密市内各种自然资源,用来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不断增长的需要;同时保证人类社会生存活动不妨碍并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界的功能,以保持和增进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再生能力。

合理的生态规划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形象;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不会因生态环境问题而丧失竞争优势;同时改善了居住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章新密市的基本情况和趋势分析2.1 自然地理状况2.1.1 地理位置新密市地处中原腹地的嵩山东麓,双洎河上游,东临新郑,西接登封,南傍禹州,北依荥阳,东北与郑州搭界,西北与巩义相连,距省会郑州40公里,隶属省会郑州,处于北纬39°19′—34°40′、东经113°09′—113°41′之间。

2.1.2 地形地貌新密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南部与嵩山余脉相连接,东北部及东部与黄河泛滥冲积平原相连接。

其地势西高东低,西、北、南三面环山,中部丘壑相间,东部地势较为平坦。

2.1.3 水文气象新密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冷暖气团交替频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冬季漫长而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燥而少雨,冷暖多变大风多;夏季比较炎热,降水高度集中;秋季气候凉爽,时间短促。

新密市平均气温在摄氏16.2~16.6℃,以1月最低,7月最高,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极端最高气温为43℃,极端最低气温为-17.9℃。

多年平均风速为2.8~3.2m/s,最大风速为18.0 ~22.0m/s,最大风力为8级。

2.1.4 自然资源新密市资源富蕴,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煤炭、石灰石、铝矾石、耐火土、耐火土、天然油、石英钟、磷矿石、大理石、水晶石、石棉石、硅石、玉石等。

煤炭地质储量达50亿吨,煤田遍及全境,被誉为“乌金之乡”。

铝矾土储量4亿吨,氧化铝含量在40-80%之间。

工业硅储量10亿吨,氧化硅含量均在98%以上。

石灰石储量50亿吨,氧化钙含量50%以上。

特别是以坚硬、质细、色鲜、美观为特点的密玉驰名中外,储量在百万吨以上,是全国著名的玉矿基地之一,玉雕产品畅销美国、西欧和东南亚。

农特产金银花、桑杈、大蒜、密香杏等品质优良。

2.2社会经济状况2.2.1历史沿革新密具有悠久的历史,西周时属密国,因“密山”得名,西汉置“密县”,1994年改“密县”设新密市。

县治所在地曾有两次较大的变化,隋大业十二年(616),因县城大隗发生水灾,县城搬迁至古法桥堡城,即现在的老县城。

2.2.2行政区划新密市辖4个街道、11个镇、2个乡,1个风景区管委会:青屏街街道、新华路街道、西大街街道、城关镇、牛店镇、平陌镇、超化镇、苟堂镇、大隗镇、刘寨镇、白寨镇、岳村镇、来集镇、米村镇、袁庄乡、曲梁乡;矿区街道、尖山风景区。

2.2.3 人口状况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最新统计,2010年新密市总人口数为78.5万,有汉、回、维吾尔等民族,其中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为30万人,四个中心镇人口规模分别为2~4万人,七个一般镇人口规模均为一万人以下。

2.2.4 经济状况第三章生态功能区的划分3.1工业用地划分规划3个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共计面积5.2平方公里, 各个相对集中的园区针对不同门类的工业进行布局,并给定不同程度的环境控制标准。

(1)西部工业区为主要工业区,嵩山大道以北发展一类工业,嵩山大道以南发展二类工业。

(2)云蒙路以西、洧水路以南主要为矿务局工业区,在现有基础上扩建用地,以二、三类工业为主。

(3)以七里岗水泥厂为主的七里岗工业区,以二类工业为主。

3.2居住用地划分在各个组团内部分别配套布置居住区,形成六个居住组团。

(1)中心城区居住区:是城区主要的居住区,已基本建成,结合现状城区改造而建设,以中档多层住宅为主。

该居住区规划居住人口10.0万人,用地2.3 平方公里。

(2)老城居住区:主要进行老城改造,以低层住宅为主,该居住区规划居住人口1.5万人,用地0.55平方公里。

(3)城东居住区:为矿务局、七里岗配套的居住区,以中档多层住宅为主,该居住区规划居住人口3.5万人,用地0.86平方公里。

(4)城西居住区:为近中期开发重点,以中档多层住宅为主,在雪花山南侧安排部分一类居住用地。

该居住区规划居住人口9.0万人,用地2.45平方公里。

(5)西部工业区居住区:为西部工业区配套的居住区,以中档多层住宅为主。

该居住区规划居住人口4.0万人,用地1.2平方公里。

(6)城北居住区:西部为动迁安置小区,在东部为少量一类居住用地。

该居住区规划居住人口2.0万人,用地1.0平方公里。

3.3绿地划分(1)公共绿地:在老城组团西北部,规划一处市级公园,面积1.3平方公里,在新华路、密新路交叉口西南部,规划另一处市级公园,在各主要道路两侧设10—20米的带状绿地,选择部分冲沟,进行绿化和景观设计,形成城市公共绿地。

结合旧城改造,增加街头绿地、庭院绿化,提高人均公共绿地的指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2)防护绿地:沿郑少高速、荥密路、云蒙路、洧水路、新密铁路两侧设置30米至300米不等的防护绿地。

(3)生态林地:沿着冲沟两侧及城区南北部的山体布置生态林地。

3.4 公共设施布局规模期形成以2个市级中心为主体,5个区级中心为基础,若干小区网点为补充的多层次梯级结构城市公共设施服务体系。

(1)市级中心:指中心城区的商贸、金融、信息中心和城西组团的行政文体中心。

(2)区级中心:指城西组团、老城组团、西部工业区组团、城东组团、城北组团5个区级中心。

(3)居住小区网点:结合居住小区的新开发和旧城改造,完善居住小区级中心配套,充分保证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面,最大限度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规划4.1 三大产业结构规划(1)第一产业:保证现有农业增产,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拉长农业链条,搞好多种经营。

(2)第二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提升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规划以建设全国绿色耐材生产基地、建设中原能源工业基地为目标,构建煤炭和煤电、煤化工相结合的新型能源工业结构。

巩固发展造纸、建材、服装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食品加工、装备制造、铝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

(3)第三产业:培育新型商业业态,提升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改造提升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

规划逐步形成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体系,至2010年市域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0∶61.0∶36.0,2020年调整到2.3∶52.5∶45.2。

4.2 三大产业布局规划依照新密市自身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和城市特色,由三大产业的划分重点对超化镇、大隗镇、白寨镇、曲梁镇进行产业布局规划。

4.2.1超化镇产业规划超化镇位于新密市区南部,北距郑州市40余公里,距霍连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45公里,东距郑州国际航空港、京珠高速公路、京九铁路也只有40余公里。

超化镇位于郑州市的强辐射区内,镇域内有丰富的煤炭、铝土矿、耐火粘土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是郑州市耐火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

全镇初步形成了以煤采掘、耐火材料生产等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

规划镇区围绕该镇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及依托现有产业,积极发展以耐火材料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城镇规模、增强城镇经济实力。

4.2.2大隗镇产业规划地处新密市区东南部,距市区17.5公里,北距郑州市45公里。

登封至尉氏的煤炭运输线贯穿本镇东西。

由于地下水丰富,从古至今,当地人沿双洎河西岸利用树皮加稻草进行手工造纸。

以后造纸业逐步发展形成规模,成为该镇的主导特色产业,纸产品远销国内外,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22.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066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