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政治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政治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讲政治一.名词解释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部落联盟:若干胞族结合而形成了部落,部落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和方言。

有亲属关系和仅在方言上有差异的共同语言的若干部落,出于共同的需要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则构成了部落联盟。

3.管理政治观分析:政治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

但并没有说明公众性的含义,忽视了统治性的一面。

4.氏族民主制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中的这些共同利益与利益差异和矛盾,规约氏族成员的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

5.国家政权是指掌握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以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通常都是通过国家政权来理解国家的。

二.简答1.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是如何进行的?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

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存在着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四级组织。

在这四组织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共同的利益。

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

氏族组织内的权力带着道德强制性,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暴力强制性。

原始社会中的这种政治,被称为氏族民主制。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政治统治是这些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同时社会公共权力也有协调和管理的另一面。

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但社会利益差别仍然存在。

社会政治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及实现为主要特征,但社会公共权力仍然有统治的性质。

到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消灭,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不复存在,人类再回到无政治社会。

2.怎样理解政治的涵义及其本质?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含义的理解。

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基本点:其一,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一切社会公共权力形成的;其二,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其三,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方面。

3.政治的社会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政治的社会地位,是在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一方面,政治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集中反映。

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保护着特定的阶级和政治力量,进而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政治是法律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

另一方面,法律对于政治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宗教会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发生极其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宗教在维护剥削阶级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与政治逐渐分离。

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已不再支配社会政治生活。

(4)政治与道德。

两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

政治对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

4.对道德政治观进行分析?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

优点: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的把握,并且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

不足:但是,道德政治观也有其弱点,就是仅仅从“应然”的层次和角度解释政治,这就使得它带有浓重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而不能现实的反映社会政治生活。

三、论述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有规律。

政治即使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它既包含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从而为我们深刻把握政治的内涵,确定政治的定义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

2.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1)道德政治观分析。

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

把政治与某种伦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理想。

(2)权力政治观分析。

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是从“实然的层次上对政治的解释,被称为现实主义政治观。

(3)管理政治观分析。

政治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

但并没有说明公众性的含义,忽视了统治性的一面。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这种政治观典型地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

但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含义。

第二讲政治学一.名词解释1.国际政治国际政治主要包括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方法论,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战略研究,外交学,区域政治和各国政治研究,世界政党研究,国际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以及国际政治的交叉学科研究等。

2.微观政治学以个体政治人为研究对象,它主要包括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化研究,政治角色理论,政治人格研究等。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以国家问题为对象,同时对政治权利,公共事务,公共决策和政策进行研究。

4.静态研究主要指对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的研究,包括对国家、政党、政府、政治团体、政治制度的研究。

5.规范政治学即以哲学和规范研究的方法,以逻辑的解释、思辨和证明说明特定政治价值含义的政治学研究。

二.简答1.政治学的内容构成有哪些?答:(1)按政治学的本质属性划分,可以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两大类。

(2)按政治学的功能划分,可以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

(3)按照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治学。

(4)按照政治学研究学对象的状况来划分,以划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

(5)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划分,把政治学划分为规规范的政治学和实证的政治学。

(6)按照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划分,把政治学的研究划分为若干内容结构。

在我国政治学的研究与教学中,把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国际政治这三大类。

其中政治学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政治学原理就其内容来看,具有抽象性,一般性、基础性等特性。

2.如何理解政治学的涵义?2.由于人们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不同,因而对于政治学的定义各不相同。

政治学的定义是与政治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

政治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学这一定义表明: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政治学是一门科学。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等学科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

就是唯物辩论法,它是政治学研究的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途径。

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四个角度。

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基本程序。

4.西方政治学主要运用哪些研究方法?4.(1)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包括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等。

(2)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主要有社会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等。

上述研究方法都不能不带有唯心主义的胎记。

现代西方政治学还利用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形成了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政治问题沟通分析方法等新方法。

三.论述1.论述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1)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西方政治学开了先河,其理论以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为分析对象。

这一时期的政治学也被称为古典时期的政治学。

(2)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

欧洲封建社会完全处于神权的统治与支配下,政治学成了神学的分支,神权政治学的代表人物是A.奥古斯汀和托马斯.阿奎那。

他们的学说是蒙昧主义、禁锢主义的政治学说。

(3)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代表着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先声。

马基雅维利和博丹最早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主权理论。

17、18世纪,为了适应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欧洲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形成西方政治学繁荣时期,出现了大批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家。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期,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和社会实证主义政治学说的出现,标志着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保守,标志着西方政治学逐步转向庸俗。

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政治要求的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社会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创立,标志着西方政治学进入现代时期。

现代西方政治学大体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政治理论方向,基本上是17、18世纪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与发展,不过其作用为地位己不如以前;另一个方向是行为主义政治学。

60年代起,它逐渐向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嬗变。

2.论述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2.(1)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

夏、商、西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

在商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神权政治和王权专制的思想。

到西周,则加入了明德慎罚的思想。

这表明当时的政治思想主要围绕统治的合法性和统治手段展开的,它们反映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春秋国时期社会政治的大变动,为政治学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这一时期出现了政治学说“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治学说主要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

不仅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把中国政治学说从论证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推进到以阐述如何进行统治为主要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