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原理复习题

数据库原理复习题

1.关系R1,R2,R3各有10个元组,那么这三个关系的自然联结结果的元组个数为()A.10 B.30C.1000 D.不确定(与计算结果有关)2.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分为两大类:( )A.插入和修改B.查询和修改C.检索和修改D.查询和更新3.根据加密密钥的使用和部署,数据库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DES)和非对称加密(RS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DES和RSA中所有密钥都必须保密.在DES和RSA中所有密钥都不必保密.在DES中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加密密钥,密钥必须保密.RSA中使用两个加密密钥,公钥和私钥都要保密4.约束“年龄限制在18—30岁之间”属于DBMS的哪种功能()A.安全性 B.完整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5.DB,DBMS和BD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DB包括DBMS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C.DBMS包括DBS和DB D.DBS与DB和DBMS无关6.根据加密密钥的使用和部署,数据库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DES)和非对称加密(RS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DES和RSA中所有密钥都必须保密B.在DES和RSA中所有密钥都不必保密C.在DES中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加密密钥,密钥必须保密D.RSA中使用两个加密密钥,公钥和私钥都要保密7.下列四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C.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D.数据库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8. 数据的独立性是指()。

A.数据之间相互独立B.应用程序与DB的结构之间相互独立C.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相互独立D.数据与磁盘之间相互独立9.层次模型只能表示()联系A.1:M B.M:NC.M:1 D.1:110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分为两大类:( )A.插入和修改B.查询和修改C.检索和修改D.查询和更新11.关系R1,R2,R3各有10个元组,那么这三个关系的自然联结结果的元组个数为()A.10 B.30C.1000 D.不确定(与计算结果有关)12. 数据库在磁盘上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DB B.文件 C.二维表 D.系统目录13.现有关系表:学生(宿舍编号,宿舍地址,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出生日期),其主码是()A.宿舍编号 B.学号C.宿舍地址、姓名 D.宿舍编号、学号14.在SQL中,外模式一级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A.基本表 B.实表C.虚表 D.视图15.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A.更新视图 B.查询C.在视图上定义新的基本表 D.在视图上定义新视图16.3NF同时又是()A.2NF B.1NFC.BCNF D.1NF,2NF17.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沟通信息的桥梁是()A.程序流程图 B.实体联系图C.模块结构图 D.数据结构图18.下面哪一条规则是正确的?()A.若X→Y,WY→Z,则XW→ZB.若X→Y,Y→Z,则X→YC.若XY→Z,则X→Z,Y→ZD.若X→Y,Y→Z,则X→Z19.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沟通信息的桥梁是()A.程序流程图 B.实体联系图C.模块结构图 D.数据结构图20.实体集学生与参考书之间具有()联系A.一对一 B.一对多C.多对多 D.多对一21.17.DB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最接近用户的是()。

A.内模式 B.外模式C.概念模式 D.用户模式22.数据库中的封锁机制是()的主要方法。

A.完整性 B.安全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23. 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在多个储蓄所存取款,储蓄所与储户之间是()A.一对一 B.一对多C.多对多 D.多对一24.关系数据模型()。

A.只能表示实体之间的1:1联系B.只能表示实体之间的1:n联系C.只能表示实体之间的m:n联系D.可以表示实体间的上述三种联系25.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A.数据结构 B.数据操纵C.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D.以上三点都包括26.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在多个储蓄所存取款,储蓄所与储户之间是()A.一对一 B.一对多C.多对多 D.多对一27.下面哪一条规则是正确的?()A.若X→Y,WY→Z,则XW→ZB.若X→Y,Y→Z,则X→YC.若XY→Z,则X→Z,Y→ZD.若X→Y,Y→Z,则X→Z28.SQL语言通常称为()A.结构化查询语言 B.结构化控制语言C.结构化定义语言 D.结构化操纵语言29.对数据库的并发操作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A.读出“脏”数据 B.带来数据冗余C.未被授权的用户非法存取数据 D.破坏数据独立性30.当同一个实体集内部的实体之间存在着一个1:N联系时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个数为()A.1个 B.2个C.3个 D.4个1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构成。

2 最常见的数据模型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3.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4. 数据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 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5. 如果一个满足1NF关系的所有属性合起来组成一个关键字,则该关系最高满足的范式是(在1NF,2NF,3NF范围内)6.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映射功能,这样就使得数据既具有 独立性,又具有 独立性。

7.消除了每一属性对候选码传递依赖的关系模式,称为模式。

8.设计概念结构时,常用的数据抽象方法是、聚集和。

9.数据库中的语言系统分为主语言和 。

10.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映射功能,这样就使得数据既具有 独立性,又具有 独立性。

11.关系代数是以 为运算对象的一组高级运算的集合。

12.θ连接是由和操作组合而成。

13.SQL语言的全称(中文)是,它是关系数据库语言的。

14.视图是定义在之上的,对视图的一切操作最终要转换为对的操作。

15.关系模式的三类完整性约束条件分别是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

16.操作“between 16 and 35”的语义是。

17.如果一个满足1NF关系的所有属性合起来组成一个关键字,则该关系最高满足的范式是(在1NF,2NF,3NF范围内)。

18.消除了每一属性对候选码传递依赖的关系模式,称为模式。

19.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20.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将转化为关系模型。

21.设计概念结构时,常用的数据抽象方法是、和概括。

22. 如果事务T对数据D加了S锁,则在T释放D上的S锁以前,其他事务只能对D加而不能加。

23.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2.模式3. 事务的ACID性质4.关系系统5. 数据库系统6. 视图7.如何理解一个“好”的数据库模式8.数据字典有一学校教学数据库,包括学生、课程、教师、学生成绩4个关系学生关系S(SNO,SN,AGE,SEX),有属性:学号,姓名,年龄,性别;课程关系C(CNO,CN,PCNO),包括属性:课程号,课程名,先修课程号;教师关系T(ENO,EN,DEPT),包括属性:职工号,姓名,系别;学生成绩关系SC(SNO,CNO,ENO,G),包括属性:学生号,课程号,任课教师职工号,学生学习成绩。

请分别用关系代数和SQL语言完成下列操作:1. 求所有成绩为A的学生的姓名2. 求选修了信息系老师开设的所有课程的学生名3.求选修了”数据库原理”并且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姓名假设学生选课数据库关系模式如下:Student(SNo,SName,SAge,SDept);包括属性:学号、姓名、年龄、专业Course(CNo,CName);包括属性:课程号、课程名SC(SNo,CNo,Score);包括属性:学号、课程号、成绩请分别用关系代数和SQL语言完成下列操作1.查询:学生王芳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成绩2.查询:学号为20020202的学生的专业和年龄。

3.检索“英语”专业学生所学课程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课程名,和成绩某汽车运输公司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车队”实体集,属性有:车队号,车队名;“车辆”实体集,属性有:牌照号、厂家、出厂日期;“司机”实体集,属性有:司机编号姓名、电话。

车队与司机之间存在“聘用”联系,每个车队可聘用若干司机,每个司机只能应聘于一个车队,车队聘用司机有个聘期;车队和车辆间存在“拥有”联系,每个车队可拥有若干车辆,每个车辆只能属于一个车队;司机使用车辆有日期和公里数两个属性,每个司机可使用多辆汽车,每辆汽车可被多个司机使用。

请设计:1.该运输公司数据库的E-R图,并在图上注明属性、联系类型、实体标识符(10分)2.把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标注出主码和外码)(6分)某商业集团数据库有3个实体集:“商品” 实体集,属性有:商品号、商品名、规格、单价;“商店”实体集,属性有:商店好、商店名、地址;“供应商”实体集,属性有:供应商号、供应商名、地址。

供应商与商品之间存在“供应”联系,每个供应商可供应多种商品,每种商品可向多个供应商订购,每个供应商供应每种商品有月供应量;商店与商品之间存在“销售”联系每个商店可销售多种商品,每种商品可在多个商店销售,每个商店销售每种商品有月计划数。

请设计:1.该集团数据库的E-R图,并在图上注明属性、联系类型、实体标识符(10分)2.把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标注出主码和外码)(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