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事故案例

煤矿事故案例


直接原因 1、电缆受过损伤,芯线绝缘下降造成 短路,引起着火。 2、供电开关短路保护不起作用,未能 切断故障电源,导致火灾二次发生。 3、电缆阻燃性能不合格。 间接原因
机电设备管理不到位,机电设备材料 到货验收及入井管理存在漏洞。
防范措施: 1、完善机电设备到货验收管理制度,明确划分机电设 备材料和一般性材料,所有电气设备及材料必须组织机 电科验收,机电科要及时建立机电设备及材料台帐,登 记清产品的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到 货日期等信息。 2、加强机电设备入井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入井许可制 度。所有入井的机电设备材料,使用单位在入井前要向 机电科申请防爆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签发入井许可证 后方可入井使用;井口把钩工要严格审查入井材料,对 入井的电气设备及材料必须审查机电科签发的入井许可 证后方可准入;机电科防爆组要建立入井机电设备材料 管理台帐,掌握井下机电设备材料使用情况,做到管理 不失控,从源头上坚决杜绝不合格电气设备材料入井。
3.向事故掘进头送风是一台5.5KW的 局扇,上山巷道使用的是化纤彩条布风 筒,放炮时常打坏,漏风为严重,极易 造成迎头风量不足;上山口与东大巷为 直角的急弯且断面很小,未使用硬质风 筒弯头,造成风筒折死使工作面迎头风 量小。实际上,掘进工作面迎头处于无 风或微风状态,造成瓦斯集聚。
4.无有效的监控系统。新暗立井系统 安装了一套甲烷超限断电仪,但未与地 面监控系统联网,无法监控该系统的数 据;只有在距第二上山口5米的大巷内 有一个瓦斯探头,工作面迎头没有瓦斯 探头,工作面作业人员放炮前又没有检 查瓦斯,致使没有发现工作面迎头瓦斯 集聚达到爆炸浓度。
地面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便立即下井,大约4:45分钟, 来到新暗立井口,听到-180M水平新暗立井井底有人叫 救命,他们便随即下到井底,在回风巷口左侧新鲜风流 处找到1名受伤者,由于回风口往里的巷道风筒被破坏, 里面粉尘大、视线不清,矿上的抢救人员不敢再进去, 便于4:55分钟将受伤者护送到面。 地面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矿长、镇有关领 导和宜春市矿山救护队,相关领导相继赶到事故现场。 宜春市矿山救护队于7点30分到达煤矿,随即下井展开救 护工作。在新暗立井井底发现了一名遇难人员,在石门 大巷16#煤层大巷向里5米和向里15米处分别发现1锂遇 难人员。经核对下井人数确认井下再无被困人员后,救 护工作于9月27日上午结束。
事故原因: 1、工作面开采底板灰岩水文地质条件没有勘 探,开采条件不清。 2、对工作面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没有进行疏 水降压,底板灰岩含水层水压达 2.1MPa,其 A3煤层与灰岩间的隔水层每米承受水压达 0.087MPa,是每米隔水层安全承受水压值的 1.7倍。 3、出水区发育3条断层,断层使煤层隔水层强 度减弱,并使石炭系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间产 生密切水力联系,奥陶系灰岩水通过断层补给 太灰,并进入工作面。
二、水灾事故
谢一矿煤工作面突水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1977年10月14日,谢一矿-250m水平33 采区3311A3采煤工作面,在标高-222.5m 处发生突水,初始出水量数十立方米每小时, 在很短的时间水量突增,瞬时最大出水量达 1002m3/h,至10月30日实测水量 772m3/h。突水造成-480、-425m阶段大 巷全部被淹。
三、机电事故
(一)、机电运行队“2013.1.1”主通 风机双停事故
2013年1月1日7时22分28秒,地面运行的2#主 通风机发生负载过流跳闸,通风机房值班人员刘 洋伟发现2#主通风机停止运行,立即进行人工 切换至1#主通风机,在1#变频柜进行操作,合 QS2隔离开关发现合不上,没有时间检查合不上 闸的原因,于是查看2#风机的各项监测数据均 正常,果断决定再启动2#主通风机运行。经调 查1#合不上闸的原因是高压带电存在电磁闭锁, 不能直接合闸,需停掉高压电源,合上QS1、 QS2隔离开关,然后再合KM1、KM2断路器送 电运行,然后在8时 分切换至1#主通风机运行, 调查2#主通风机负载过流调整原因,目前2#主 通风机过流原因正在调查。
管理方面,按照公司2012、2013年生产经营 责任制规定,机电设分,在具 体执行过程中部分小型机电材料未经机电科验 收。机电科建立的机电设备及电缆管理台帐不 齐全,不能真实反映公司所有机电设备及电缆 的数量、生产厂家、到货日期等信息。另外根 据机电科制定的电缆管理制度规定,所有入井 电缆必须经机电科验收合格且煤安证、产品合 格证等资料齐全方可入井使用,但实际未按制 度执行,小型电缆、电气设备无入井电缆管理 台帐,管理存在漏洞。
四、火灾事故
综掘队“2013.3.6”3202回风电缆着火事故
2013年3月6日16时40分左右井下带班人员李国荣、 尚二华在经过3202回风顺槽时,发现巷道内有大量烟 雾并有烧焦气味,于是立即查找原因,发现3202回风 顺槽315排处北帮皮带机信号电缆着火,随即现场工人 姬杰峰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了灭火,此时机电科郭磊 到达现场,看到火灭几秒钟后电缆又开始复燃,并将 电缆烧断,现场再次进行了灭火,并切断了电源开关 才将着火熄灭。 期间井下带班人员向调度台进行了汇报,调度室立即 向相关领导进行了汇报,接到汇报后总工程师李晓白、 安全指挥中心主任田伟鹏、督查科副科长刁怀斌和机 电科防爆检查员郭磊等人相继到现场进行了查看和原 因调查。
三、应吸取的教训 1.坚决杜绝煤矿的严重违法违章行为。 一是要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二是 强化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认识到 违法违章的严重危害性,违章放炮虽害人 又害巳,培养自觉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2.通风可靠首先必须保证煤矿大、小系统 可靠。不仅大系统要可靠,水平、采区、 工作面的小系统也必须可靠,绝对不允许 大盲巷采煤,否则安全就是不可靠的。
㈢综合分析: 新暗立井工区在未形成合理的通风系统的情况下, 在大盲巷中布臵为准备16号煤采煤工作面2个掘 进头和一个石门掘进头,新暗立井只有168立方 /分的井风,却安装了三台局扇吸风,风量严重 不足,局扇吸循环风严重,加上第二上山工作面 送风风筒拐死角、风筒质量不符合要求漏风严重, 致使瓦斯聚集达到爆炸浓度;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放炮前没有检查瓦斯,瓦斯探头数量严重不足且 当头没有安装探头,以致没有及时发现瓦斯聚集。 作业人员违反规程规定,炮眼封泥长度只有0.15 米,封泥长度严重不足,造成放炮后火烟外泄引 爆工作面的瓦斯造成事故。
㈡引爆瓦斯的火源分析 现场勘察发现:一是上山内只在开门点上2米 处发现有一台电钻,无其它电器设备,现场电 钻完好,电缆也未发现失爆,可排除电气火源 引爆瓦斯的可能。二是爆炸发生时,上山爆炸 点无人作业,可以排除人为烟火的可能。三是 新掘进的工作面,没有煤层自燃。四是上山迎 头形状为爆破形成的自由面,1#遇难者附近 发现放炮器,且放炮线通往作业工作面,事故 发生的时间与平常作业时的第二循环放炮时间 相符,可以认定发生事故时正在进行放炮。
二、事故原因分析 ㈠瓦斯集聚原因分析 1.新暗立井系统没有形成正规的通风系统,实 际是大盲巷采煤。新暗立井系统的回风上山违 规安装了一台5.5KW局扇作辅扇。 2.风量严重不足。根据救护队实测:矿井总进 风为417m3/min,其中新暗立井进风量 168m3/min,老暗立井进风量为248 m3/min。其中新暗立井168m3/min的进风 要供井底3台局扇的吸风,风机吸循环风严重, 整个新暗立井系统的风量严重不足。
主通风机双停时间为8分钟,导致井下部分工作 地点瓦斯超限,装载硐室瓦斯浓度为0.545%, 持续时间1分04秒;3203工作面瓦斯浓度为 1.515%,持续时间为1分56秒;3203工作面 上隅角瓦斯浓度为1.26%,持续时间为1分56 秒;3203回风顺槽高帽区瓦斯浓度为1.435%, 持续时间为2分13秒; 3203回风顺槽回风流瓦斯浓度为1.660%,持 续时间为2分12秒;3203工作面后溜机尾瓦斯 浓度为1.240%,持续时间为1分39秒;东回风 测风站瓦斯浓度为0.715%,持续时间为49秒。
事故原因: 着火原因,该电缆为3202回风顺槽皮带机机头、机 尾信号电铃电缆,通过电缆挂钩敷设在巷帮上,同钩 敷设的有8根监控信号电缆,在事故现场发现该电缆着 火点旁边有一处严重破口,判断电缆着火点曾受过损 伤,电缆芯线绝缘下降造成短路,引起电缆着火,短 路着火后,照明综保的短路保护不起作用引起二次着 火。 电缆质量,着火电缆为石家庄市泰华线缆有限公司 生产的煤矿用移动轻型橡套软电缆 MYQ-0.3/0.5 (1~2.5)mm2,煤安证MIA050323在有效期。按照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六十七条规定:井下电缆必 须选用阻燃电缆,升井后用火机对电缆阻燃性能直观 的进行了测试,发现可以点着并续燃,确定电缆阻燃 性能不合格。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可能是放炮引起瓦斯爆 炸。井下放炮火源引起瓦斯爆炸有四种可能 情况:一是放炮母线短路引起火花;二是井 下使用的雷管炸药等民爆物品是非煤矿许用 的;三是炮眼的最小抵抗线不足;四是放炮 时炮眼封泥不符合要求。 从现场勘察的情况看:没有发现放炮母线短 路的情况;使用的是煤矿许用雷管、炸药; 新掘进的煤层上山,没有第二自由面,不存 在最小抵抗线不足的问题。
3. 要用井下局扇吸风总量加上其他用风量来验证矿井总 进风量。针对大多数小煤矿以掘代采局扇送风的特点, 不能以作业规程计算出来的风量来衡量工作面风量,而 应该用井下局扇的实际吸风量加上其他风量来验证总进 风量,以矿井总进风量来控制井下局扇数量,防止超通 风能力安排采掘工作面。 4.要重视对井下放炮全过程的检查。要避免只重视“一 炮三检”而忽视了规程对放炮的其他要求,如炮眼的布 臵、炮眼的深度、装药、水泡泥、封泥、全断面一次起 爆、最小抵抗线等。 5.要采取措施杜绝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有证的不上岗,上 岗的无证的问题。关键是要落实煤矿业主的主体责任, 解决小煤矿老板的思想认识问题;其次是加强和改进对 持证上岗的检查,并依法处罚。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主讲:杨礼直)
一、瓦斯爆炸事故
(一)宜丰县新庄镇上塘二井煤矿“9.27” 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