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最美农家事迹材料
二,大哥及弟弟都在外面上班,赡养老人的重担就毫无疑问的落在他的肩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祖国到处呈现出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我村涌现出了许多孝敬老人,关心下一代的五好家庭,其中张建国就是尊老爱幼的模范也是我们方圆数里人人皆知的大孝子,他一家三世同堂,是庄科村十星之家.张建国今年48岁,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较多,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一个个拉扯长大,成家立业.
他是兄弟中的老
二,仍和父母亲在一起生活.每逢年过节,一大家二十多口人团聚在一起,真让人羡慕.
子孝妻贤,儿孙绕膝,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红光满面,享受天伦之乐.张建国是我们村的一位淳朴憨厚之人,从小随父上山打柴,陪母昼耕夜纺,受大人的熏陶,深知知恩图报之理.
几年前其母亲得了肝在他的带动下,媳妇,儿女争先给老人做喜欢吃的可口饭菜,争着给老人洗衣端水,老人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日子过的很开心.现在老年病变的多样,老人又眩晕不能下床走路,他又白天扶老人出来晒太阳,吸新鲜空气,晚上陪老人看电视,拉家常、聊天,老人逢人就说要不是我二儿子,早就没我了.
点滴勾勒尊老心,倾注尽现敬老情他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儿子,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子;他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他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怀;他用真爱勾勒了倾注与付予的光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搭建心灵的桥梁,与老人沟通共鸣,做老人的精神支柱.精神的支持和言语行动的慰藉,使他和老人心灵的距离日趋拉近,成为老人的亲密挚友和避风港湾.
做为一名儿子,他无时无刻不在记挂和照顾着父母.不管平时工作怎么忙,他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从交谈中了解老人的思想动态.
每当老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时,他都会想尽办法,耐心开解,为老人送上一颗开心果.一次,母亲去集市的时候丢了200元钱,因为此事上了好几天火,当他得知这件事后,就来到母亲身边,为母亲送去200元钱,并劝解老人要放宽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慢慢的,母亲解开了心结,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欢愉.每当老人想做什么事情时,他都会首先去支持、去鼓励.
母亲身体不太好,经常陪老人散步,增强了老人自信心,为老人增添了生活的乐趣.竭尽所能,为老人送去温馨和舒适,让老人安享晚年.
物质上的照顾是有形有限的,可是换来的却是无法用金钱和言语比拟的,那就是一种理解、信赖、认同和赞许.做为一名村组干部,他的收入不是很多,但即使这样,他依然从自已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为老人改善生活,添置衣物.
每隔几天,他都会为老人送去一些老人爱吃的东西.老人的生日,他可以讲是熟记于心,每到这时,他都会精心为老人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
逢年过节,他都会准备一些好吃的,组织全家人与老人齐聚一堂,共度佳节,让老人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温馨,体味祥和.关注老人生活,细心呵护,雪中送炭,难处见真情.
生活本来就是.
由点滴累积而成,密应对点滴的人才真正是一个细心的人,一个全情投入的人,张建国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他总能抓住点滴,抓住细节,为老人送上百倍关怀.每当天气突变的时候,他都会尽早提醒老人多加衣服,当老人有些头痛感冒时,他总能
第一时间到老人身边问寒问暖,端水递药;老年人需要多休息,他就时常嘱咐老人要早睡,保证良好的睡眠时间,并且为老人购买了有助睡眠休息的健康枕;为治疗老人的风湿病,她经常陪老人去进行中医按摩,并且为老人购买了按摩棒;每当老人外出时,他都会嘱咐老人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并为老人配了手机,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