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xzhmu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xzhmu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Medical Imaging and Nuclear Medicine(专业代码100207)Ⅰ.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高层次专门人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学术学位培养目标如下: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尚医德医风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了解和掌握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在导师指导下能进行科研设计,确立科研路线及分析方法、总结科研结果,并训练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3.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进展,在临床工作上,能掌握基本操作及常见病的诊断。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学期集中学习公共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等,参加研究生学术例会。

第二至四学期开始临床培训,为期12个月。

第一学期结束前开始作文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及评议。

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评议。

第五至六学期进行科学研究和答辩12个月。

第二学期中期举行预答辩,6月初举行答辩。

研究生第二、三年级均不享受寒暑假,两年中休假日为40天,即每年20天,由研究生申请,导师安排。

具体培养进程参照研究生学院颁发的《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三、研究方向1.影像诊断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2.放射诊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3.介入放射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4.超声诊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5.临床核医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四、课程设置与要求(一)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包括公共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根据研究方向不同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以下各类课程)。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二)学分要求课程成绩以70分为合格,≥70分可计学分。

选修课以60分合格,≥60分可计学分,专业课以自学为主,结合导师讲课。

考试合格后授予学分。

所修总学分应≥30学分。

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开始论文工作。

(三)必读著作和期刊Radiology、AJR、Radi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Seminars in Roentgenology、Investigative Radiology、BJR、J Nucl Med、Eur J Nucl Med、Diagnostic Ultrasound、中华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国超声学杂志、X线诊断学(上海医科大学主编)、腹部CT(周康荣主编)、胸部颈面部CT(周康荣主编)、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成像(沈天真、陈星荣主编)、全身CT和MRI(沈天真、陈星荣主编)、临床核医学(潘允中主编)、超声医学(郭万学主编)、介入放射学(李麟荪、贺能树、杨建勇主编)。

(四)外语要求1、译文≥30篇,其中部分内容安排在研究生学术例会上报告。

答辩前通过专业外语考试,译文每小时≥2500印刷符号,且无重大错漏;2、第一外语考试及格并获5学分;3、英语通过六级考试,不通过者缓发学位证书,通过后再发。

(五)学术活动研究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并有详细的记录,在学期间至少听6次学术报告,报告内容要求体现前沿性、新颖性或交叉性。

三年期间本人作学术报告≥6次(包括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实验小结报告及预答辩)。

五、科学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掌握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撰写论文≥2篇(包括学位论文1篇),在读期间要求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

(一)选题1.一般论文的选题应是密切结合临床的实验研究内容,可为导师课题的分支课题,或独立的实验研究课题。

2.选题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或提出新的见解,有利于提高医学影像学诊断的水平,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查阅文献与撰写综述第一学年结束后,到硕士点报到。

开始查阅文献与撰写综述,第一学期结束前作文献综述报告与评议。

撰写的综述需经3名副高以上教师评阅通过。

(三)课题设计与开题报告1.课题设计完成后在课题工作开始前进行开题报告、评议、质疑和专家评分,时间与文献综述报告同时。

2.开题报告需经3名副高以上导师组成员审阅,开题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并填写《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开题报告记录表》。

导师组及参加者应对选题及实验设计进行评议,并填写《研究生设计审议表》,研究生在听取意见后,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最后填写《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课题设计书》一式二份,分别报教研室和研究生学院培养办。

3.《课题设计书》正式批准后,不得任意改动。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时,必须由研究生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动理由,经导师和教研室主任审定,临床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才能变动。

如改变课题,需重新开题和办理上报手续。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记录要使用统一规格的实验记录本,客观、如实、详细地记录实验的过程,用钢笔书写,答辩前上交研究生学院存档及备查。

(五)中期检查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3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检查。

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检查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检查,同时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考核。

检查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

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六)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于第5学期末或第6学期初完成,论文的撰写、总结工作,一般要半年时间。

在这一阶段,研究生应定期(至少)每月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和工作进展情况,导师及时解答疑难,指导学习、工作方向和方法,使论文工作顺利及时地完成。

研究生要参加科室各种业务活动。

论文必须按学校统一格式书写、打印装订成册。

(七)预答辩答辩前要进行预答辩,一般在答辩前20天左右进行,成立由学位点导师、导师组及相关专家组成预答辩评定小组,填写《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记录》。

(八)论文初审预答辩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论文定稿后,学校组织三位同行专家(副高职称及以上)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评议。

三位同行专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一位,同时至少有一位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我院导师或导师组成员不能给自己的研究生作学位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专家不参加答辩委员会。

审阅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九)论文答辩1.按学院规定由专家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要由5~7位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2.研究生发表论文时,第一作者由导师决定,若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则需导师出具研究生参与全部工作的证明。

3.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具备的条件①所修课程总学分≥30学分;②通过大学英语六级及专业英语考试;③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④完成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报告及评议,完成译文≥30篇;在读期间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

⑤完成科研设计,通过开题报告及评议;⑥通过预答辩及评议;⑦参加研究生学术例会,接受教学训练,三年期间学术报告≥6次(包括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实验小结报告及预答辩);⑧临床培训≥12个月,有临床培训总结及临床病例总结报告;⑨学位论文经三位以上教授或副教授评阅通过;⑩按学院要求完成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全部表格。

填写论文答辩申请表,经导师签署意见,影像学院负责人审核,研究生学院批准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六、教学和临床实践在老师指导下,以带教本科生的教学为主,初步掌握临床教学实践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直接面向大学生的各项教学工作,如指导学生见习、实习、上辅导课等,完成工作量相当于带一个小班(或小组)一个学期的临床教学(或指导)工作。

参加研究生学术例会,接受教学训练。

临床培训12个月,训练方式是在相关科室轮转,轮转的专业科室一般为4个,核医学专业:轮转放射1个月、超声1个月、介入1个月、核医学9个月。

超声诊断专业:轮转放射1个月、核医学1个月、介入1个月、超声9个月。

放射诊断专业:轮转超声1个月、核医学1个月、介入1个月、放射9个月。

介入放射专业:轮转超声1个月、核医学1个月、放射1个月、介入9个月。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日常工作,了解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对本专业的临床技能要严格训练,轮转结束时,研究生均需做自我小结,由带教的上级医师和住院总医师写出评语,科室主任审核签名,做出轮转科室考核意见记录在册。

填写《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表》,并送交研究生学院审核存档。

七、培养方式与管理(一)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指导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研究生人学后,由导师制定出培养计划,经教研室讨论审核,通过后报研究生学院审定备案。

(二)学科集体培养本学科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发挥整个学科尤其是梯队的集体指导作用,可聘请2-3位高年资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导师小组成员,协助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三)考核教学工作结束时须有老师及科室负责人考评和鉴定,从表达能力,表达的条理性、逻辑性、多媒体制作及熟练程度等方面加以评估。

整个学科专业临床能力训练结束后,由科室主任协同导师组织带教的上级医师(高级职称和高年资中级职称),组成3-5人的临床能力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考核。

并按规定要求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搞好平时、中期及毕业考核。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达到培养目标的各项要求,方可毕业,并符合《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后授予硕士学位。

Ⅱ.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高层次专门人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目标如下: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尚医德医风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了解和掌握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在导师指导下能进行科研设计,确立科研路线及分析方法、总结科研结果,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3.系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临床工作上,能掌握基本操作及常见病的诊断。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学习年限为三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