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与管理PPT课件
椭圆运动,而在与该平面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没有振动,其振动 随深度呈指数衰减。
体波具有周期短、振幅小、衰减快的特点;面波的特点是周 期长、振幅大、传播速度慢、衰减慢和携带能量大。
4/56
8.2.1.2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大部分的爆破地震波频率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如果与结构的固
有频率接近,就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大对结构体的破损影响, 所以爆破地震波的频率特性不容忽视。
度和主振频率,作为对地面建筑物的爆破震动判据;对水工隧道、 交通隧道、矿山巷道、新浇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 点峰值振动速度作为判据。 8.2.3 爆破震动的影响因素和降振措施 影响爆破振动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微差间隔时间、孔网参 数、最大安全药量、预裂效果、起爆顺序、起爆网络、振动频率、 建筑物的结构。
8.1 爆破危害
爆破危害定义:爆破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的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作业环境破坏。
危害(险)源:电效应源、爆破器材源、违章 作业源、爆破效应源等。
危害分类:早爆与拒爆、爆破地震、爆破飞 石、空气冲击波与噪声、有毒气体、易燃易 爆气体或粉尘、心理危害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共 同作用的结果。
11/56
8.4.3 爆破噪声 在爆破作业中,当爆炸空气冲击波的超压降至0.02MPa以下时,
冲击波蜕变为声波。 爆破噪声虽然短促,但由于是间歇性的脉冲噪声,容易引起
人们的精神紧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应降低爆破噪声对周围居 民生活工作的影响。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在城镇爆破中每一个脉冲噪声应控制 在120dB以下。
二者的差异表现为: 波的频率、衰减速度和振动持续时间都不同。
8.2.2 爆破震动速度的计算与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8.2.2.1 爆破振动速度的计算
大多使用前苏联科学家萨道夫斯基的经验
R
6/56
8.2.2.2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采用拟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
实测地面振动波形分析表明,爆破引起的振动和塌落振动的波 形明显分开,塌落振动在爆破振动波过后到达,振动作用时间长。
8/56
大量监测结果表明,建筑物塌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波的频率较低, 主频多在10 Hz左右。一座80m高烟囱爆破拆除时,在距塌落中心线 22m处,测得最大振动速度达7.2cm/s。其数值已超过一般建筑物所 允许的振动强度(5cm/s),在这个范围内的建筑物就有可能造成破 坏。
体表面传播的面波。体波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 面波主要有Rayleigh波(R波)和Love波(L波)。
3/56
•面波是体波经地层界面的多次反射形成的次声波,是在地表或结 构体表面以及结构层面传播的波,已发现存在R波和L波两种形式。 • R波传播时,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和自由面法线组成的平面内作
7
通常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来控制爆破震动: ⑴控制最大单段装药量;⑵采用微差爆破;⑶采用预裂爆破形成 预裂缝或预先凿出防震孔、开挖减震沟;⑷采用低威力、低爆速 炸药及改变装药结构。 ⑸改变起爆方向或顺序进行;⑹进行爆 破震动监测。
8.3 塌落振动与控制 8.3.1 建筑物塌落振动的产生及危害
拆除爆破工程实践表明,建筑物拆除时塌落振动往往比爆破振 动大。
8.2.1.3 爆破震动与自然地震区别与联系 爆破震动与自然地震的相似之处为: ⑴两者突然释放能量均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从震源向外传播,并 引起强烈的地表或构筑物的振动; ⑵两者的质点振动强度与震源能量和震源距离紧密相关;
5/56
⑶质点的振动参数都明显的受地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⑷两者对结构体的破坏机制是相同的。
10/56
8.4 爆破冲击波、噪声及控制 8.4.1 冲击波产生的原因
大体有以下几种:①、裸露在地面上的炸药、导爆索的爆炸 等产生的空气冲击波。②、炮孔堵塞长度不够、质量不好,爆炸 产生的高压气体从孔口冲出产生空气冲击波。 等③~⑥个原因。 8.4.2 水下爆破产生水中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我国《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于水下裸露爆破,当覆盖水 厚度小于3倍药包半径时,对水面以上人员或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 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的计算原则与地面爆破相同。
第8章 爆破安全与管理
8.1 爆破危害 8.2 爆破地震及其控制 8.3 塌落震动及其控制 8.4 爆破冲击波、噪声及其控制 8.5 爆破飞石安全距离及其防护 8.6 有毒气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8.7 早爆、拒爆及其预防 8.8 爆破与环境保护 8.9 爆破安全管理 8.10 爆破安全法规简介
1/56
8.3.3 拆除爆破时降低塌落振动强度的技术措施
8.3.3.1 分段分层折叠爆破
首先着地的构件作为垫层可以缓冲上层结构物下落对地面的冲 击,下层构件在被上层构件撞击破坏的过程中就吸收了上层下落的 动能。
高烟囱拆除采用折叠爆破方案时,显然可以减小烟囱塌落振动 强度。
9/56
8.3.3.2 地面铺垫缓冲材料 为了减小钢筋混凝土烟囱或水塔在倒塌时对地面的撞击力很
12/56
8.4.4 空气冲击波与噪音的控制 8.4.4.1 空气冲击波的防护措施
① 采用毫秒延期爆破技术削弱空气冲击波的强度;② 严格按设 计最小抵抗线施工,可防止强冲击波的产生;等③ ~ ⑦。 8.4.4.2 爆破噪声的控制方法
针对爆破噪声特性的研究成果,在爆破噪声控制中必须考虑 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3个基本环节。控制方法为:
大,可以其倒塌的地面上铺上沙土、煤渣等缓冲材料,以减小对 地面的冲击产生的振动速度,防止破碎物或地面碎石飞溅。
8.3.3.3 开挖隔振沟 在爆破点周边,或是在要保护建筑物、设备前开挖隔震沟可以减 小爆破塌落振动的影响。
监测数据显示:当采用土埂沟槽减振措施后,高大烟囱爆破拆 除时的塌落振动速度可以减小70%左右。
2/56
8.2 爆破地震及其控制
炸药爆炸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应力波形式向外传播,随着传 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为地震波 。
爆炸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转化为地震波,一般均不会超过其炸 药总能量的10%。
8.2.1 爆破地震波特性
8.2.1.1爆破地震波的分类 • 爆破地震波包括在地层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在地层表面或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