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企业管理制度办法

生产企业管理制度办法

生产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为确保生产秩序,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运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公司的发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

第一章员工守则员工守则作为本公司员工的行为准则,本公司所有在职员工必须遵守以下守则。

1、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

2、上班期间禁止在车间聊天、嘻戏打闹,争吵打架,私自离岗,串岗等行为。

3、服从领导安排。

如有不同意见,可婉转相告,或是书面陈述,但不管领导是否采纳意见,皆应服从上级安排,不得因为有异议而采取抵制情绪和行为。

4、维护公司形象,保护公司利益,严守公司商业机密,对外不议论公司事务。

5、爱护公司财产,勤俭节约,做到不浪费、不化公为私。

6、不私自经营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商业,或兼任公司以外的职务。

经股东大会同意的除外。

7、不得收受与公司业务有关人士的馈赠贿赂或向其挪借款项。

8、讲文明、讲卫生,严禁随处吐痰,车间与仓库内严禁吸烟,生产工人严禁留长指甲。

第二章考勤制度为了加强考勤管理,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公司所有员工。

1、出勤:时间调整时由办公室统一公布通知。

工作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0-18:00。

工作时间内不得擅离岗位,有特殊情况者需报经主管负责人批准,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因业务需要外出,在外出前需告知主管负责人。

2、签到:员工上、下班时必须本人亲自打卡,不得代打卡及无上班加班打卡,否则均以违纪处罚。

3、迟到:上班时间超过5分钟即为迟到,30分钟后视为旷工。

4、早退:每天中午12:00,下午18:00前无故离岗者为早退。

按旷工处理。

5、请假:员工若有事不能直接到公司,应在前一日向主管部门负责人请假,如有特殊情况发生,最迟应在当日上班前向主管部门负责人请假,部门负责人将未到人员的情况在上班前报总经理,否则视为旷工处理。

请假未满一天者,以工作时间计算,按个人工资标准由财务核扣。

6、旷工:按正常工资的两倍核算扣旷工工资。

第三章出入厂管理规则根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公司所有员工。

1、员工进入厂房前应先更换衣鞋,在消毒池洗手消毒。

上班期间应穿着制服,戴上工作帽,头发包入帽内,严禁披头散发。

下雨天应在外面把鞋洗刷干净方可入内,以免将泥沙带入厂内。

2、员工上下班应从正门出入,严禁只图方便直接走侧门。

3、上班期间严禁亲朋来访,若确有急事,应先让亲朋告诉主管,让主管转告或经主管同意,方可走出工作间或在接待室会谈,但时间不宜过长。

4、从业人员上班时不得无故或随意请假,家中若无大事或急事,不得请假。

若确有事需中途离开或不上班,须先向主管说明,经主管批准方可离厂。

5、从业人员下班时不得私自携带厂内物品出厂,经主管批准或是在厂内购买的物品除外。

6、员工上班时不得携带私人物品(水杯例外)进入车间,如食品等。

若有携带应将物品放入衣物柜。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细则1、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保障安全生产。

坚决反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纠正和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2、仓库及厂房内严禁吸烟或携带引火物品,但在下班时间及仓库及厂房外则不在此限。

从业人员不得在上班时间内到仓库及厂房处吸烟,影响工作。

3、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应放于安全地点,除必要之数量外,不得携入工作场所。

挥发性易燃物,还应注意温度及通风。

4、灭火设备应照规定设置,放在明显易取用之处,并定期检查,保持随时可用之状态。

同时要熟练使用方法。

5、电线不得接用大保险丝,电力使用后,应关闭电源。

下班后应关闭总电源。

遇停电时要立刻关闭总开头。

送电时在开各开关之前,要先开总开头。

6、使用氧气乙炔焊接时,应注意附近有无易燃物品,设备应经常检查。

7、首先发现起火的人,应立即呼救,并停止工作,迅速关闭电源或其他火源,将着火物附近的可然物品,在场的员工均应立刻协同灭火。

8、救火时,应特别注意下列事项:①、油类或电线失火,应用砂或地毯等物扑灭,切勿用水灌救;②、衣服着火,立即在地上打滚较易扑灭;③、在火烟中抢救,应用湿手巾掩着口鼻;④、如火焰封住路口,应利用绳索或电线等物从窗口逃生。

9、在料房等灰尘多的场合工作时,应戴上口罩及工作帽。

10、玻璃、铁钉或铁丝等不得随意抛弃,不得穿着松驰衣裤操作机器或走近工作中的机器。

11、凡电器机器的修理、更换保险丝、检查或其他有触电危险时必须先关闭开关再操作。

12、机械清扫注油时应转动停止后行之,但得特别许可时不在此限。

如无特殊情况严禁机械的空运转。

第五章车间管理制度1、设备操作工必须提前到车间对设备进行预加温,做好开机前的生产准备工作。

2、每批产品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材料配比生产,不能因为不好做就随意更换原料。

若确实无法做,则应报经主管批准方可更换。

3、吸料时要经常注意料仓,以免吸料太多而造成堵塞现象。

4、工具用了必须归放工具架内,常用工具可放于易取放处,但在下班后也应回归原处,杜绝随用随放的现象。

5、工作时间不允许乱串岗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尤其是在暂时停机或是修机时间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办理私事或是到处溜达;大声喧哗或相互打骂,在车间吃零食,随处吐痰、在产品上坐、躺、踩、踏。

情节严重者罚款50元。

6、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要分开放,合格品马上进行灌装,不合格品可以暂时先在废品区,但是等下班时必须要清理好,把不合格品中掺杂的合格品挑选出来,废品中的木桨剥离出来。

如果废品太多,可以暂时放在废品区,有时间时再慢慢清除。

7、爱护公物,凳筐等东西轻拿轻放,严禁拖着筐或袋子走.8、包装工应协助操作工抓好产品质量,当发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告知操作工。

9、下班后打扫好自己区域内的卫生,桌凳及半成品要摆放整齐,地面拖干净。

设备及周边不允许有木桨、产品、油污等存在,10、车间及仓库内严禁吸烟,一经发现立即予以开除处理。

第六章仓库管理制度1、物资的验收入库①、物资到公司后库管员应会合采购员依据清单上所列的名称、数量进行核对、清点。

②、对入库物资核对、清点后,仓管员及时填写一式二联入库单,一联存根,一联交出纳做帐。

③、因生产急需或其他原因不能形成入库的物资,库管员要到现场核对验收,并及时补填"入库单"。

2、物资保管①、物资入库后按不同类别和用途分类分区码放,做到"二齐、三清、四号定位"。

a)二齐:物资摆放整齐、库容干净整齐。

b)三清:材料清、数量清、规格标识清。

c)四号定位:按区、按排、按架、按位定位。

②、库管员对常用或每日有变动的物资要随时盘点,若发现误差须及时找出原因并更正③、库存信息及时呈报。

须对数量、文字、表格仔细核对,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物资的领发①、库管员凭领料人的领料单如实领发。

②、库管员根据进货时间原则上遵守"先进先出"的仓库管理制度原则,若有特殊情况经主管批准例外。

③、领料人员所需物资无库存,库管员应及时告知总经理。

④、任何人不办理领料手续不得以任何名义从库内拿走物资,不得在货架或货位中乱翻乱动,库管员有权制止和纠正其行为。

⑤、透明胶等以旧换新的物资一律交旧领新。

4、物资退库①、由于生产计划更改引起领用的物资剩余时,应及时退库并办理退库手续。

②、废品或是销售退货,库管员进行查验后入库,并做好记录标识。

③、安全事项: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定,切实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保证仓库和物资财产的安全。

上班必须检查仓库门锁有无异常,物品有无丢失。

下班检查是否锁门,断电及其它不安全隐患。

5、废品的管理①、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品(包括原料包裹层及纸筒芯等),仓管应及时将废品整理好,分类放入废品区。

②、废品区的废品堆积到一定数量时,应根据市场行情,以“价高者优先收购”的原则联系废品收购商,通知其前来取货。

③、废品处理时,由仓管和出纳员一起和收购商过磅,清点数量,做好记录,开具收款票据。

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之三检验化验制度、对饲料原料和产品营养成分及毒物的检测,能为公司生产出营养价值高、质量稳定的饲料提供有力保障。

为此,公司对进厂原料及饲料产品建立以下检验化验制度。

一、化验室管理制度1、目的是规范实验室管理,保证试验环境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条件。

主要适用于实验室管理。

责任人为实验室负责人、检验员。

2、化验室必须保持整洁和安静,保持良好通风。

3、严禁在化验室内吸烟、饮食、饮水、喧哗、打闹、娱乐。

4、所有仪器、物品必须摆放整齐,便于使用,不得随意改动。

5、实验室内试剂应有规范的标签,按试剂要求的条件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单独存放。

6、检验人员要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下班前要断水、断电、断气,做好安全检查。

二、样品抽取管理制度1、目的是规范取样工作。

主要适用于检验部门对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取样工作。

责任者为质检人员。

2、取样原则:要保证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随机性、一致性、真实性。

3、取样时间:检验部门接到原料部、车间、仓库的通知后,要及时采样。

4、取样方法:固体原料、辅料用取样钎,取出量至少为需取样量的四倍,按四分法分样。

液体原料、辅料用两头开口取样管缓慢插到桶底,然后用食指压紧上口,移出取样管,放入样品容器中,保证样品均匀具有代表性。

5、取样数量:取样数量决定于被抽物料的总件数。

每批产品总件≤10时,每件都需取样;总件为10~100时,取样量为10;总件为100件以上时,取样量在10的基础上每增加100件多取3件。

6、取样后应及时将样品装入瓶(袋)中,密封,并贴上标签,写明品名、批号等信息。

取样完毕,在每件被取样的包装上贴上标志(已取样)。

7、采样后应及时填写采样记录,如:品名、生产日期(批号)、数量、规格、采样日期、采样人、备注等。

半成品、成品在车间或成品库中按批随机采样,采样量由产量决定。

8、采样人员采样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样品污染。

采样工具或容器,在采样完毕后,应清洗干净,晾干,妥善保存,防止污染。

三、样品检验分析判定制度1、目的是保证原料合格进厂、半成品合格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成品合格出厂。

主要适用于本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

责任人为品管部负责人、检验员、成品仓库保管员、质监人员。

2、出厂成品、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及购入的原料一律由质量管理部门按企业内控标准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不得漏检。

3、质检员根据规定(请你收藏好范文,请便下次访问)对原料、成品、半成品进行抽样,填写抽样记录,及时送至化验室。

4、检验人员必需严格按标准、规程认真操作,各种检验应作好原始记录,确保分析结果准确、真实、有效。

5、检验过程中发生故障或出现某种外界干扰(如停电等),必须立即中断检测,故障排除后,重新检测。

6、检测原始记录保存2年以后,由品管负责人同意方可销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