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本题总计25分,每空1分)
1.梁集中标注的必注项包括、、、
、、。
2.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取值优先。
3.梁的集中标注包括、、、
、、、、。
4.框架梁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对于端支座来说,第一排支座负筋从柱边开始延伸至净跨位置,第二排延伸至净跨位置;对于中间支座来说,第一排支座负筋从柱边开始延伸至位置,第二排延伸至位置。
(设l为支座两边净跨长度的最大值)。
5.梁的原位标注包括、、。
6.如果框架梁的某一支座左边标注了,而支座的右边没有标注,则认为支座右边的配筋也是6Φ25 4/2,这种原则我们称为。
7.架立筋的根数=
8.抗震框架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内,是进行,而不是进行钢筋连接。
二、问答题(本题总计30分)
1.什么是平法识图?平法识图的特点是什么?与其他图集有什么不同?(9分,每问3分)2.建筑层高与结构层高的区别?(3分)
3.两个梁编成同一编号的条件是什么?(4分)
4.如何识别主梁和次梁?(4分)
5.在分层计算中如何正确划定“标准层”?(5分)
三、计算题(本题总计35分,每小题35分)
计算KL1端支座(600×600的端柱)的支座负筋的长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二级抗震等级。
取L aE为45d,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8mm。
7φ20 3/4
6φ22 2/4150450150KZ2 600×600
四、识图题(解读图中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内容)(本题总计15分,每小题15分)
KL3(3A)450×600
φ12@150/200(4)
2φ25;4φ25
G4φ12
4φ25
6φ25 4/26φ25 4/27φ25 2/5 N4φ16
8φ22 3/5 2φ16
φ10@200(2)
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总计30分,每小题1分)
1.梁编号、截面尺寸、箍筋、上部通长筋、架立筋、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
2.原位标注
3.梁的编号、截面尺寸、箍筋规格与间距、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架立筋、侧面构造钢
筋、抗扭钢筋
4.1/3、1/4、l/3、l/4
5.左右支座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上部跨中的原位标注、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6.缺省对称原则
7.箍筋的肢数-上部通长筋的根数
8.锚固
二、问答题(本题总计25分,每小题25分)
1.答: ①平法识图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的呢过,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建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的一种表示方法。
(3分)
②两点:即平面表示、整体标注(3分)
③与其他图集的不同:以往我们接触到的大量标准图集,都是构建类标准图集,例如:预制平板图集……,图集对每一个“图号”,除了明示其工程做法外,还都给出了明确的工程量。
然而平法图集不是讲某一类构件,它讲的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也就是“平法”。
(3分)
2.课本5页,建筑层高…结构层高…(3分)
3.课本11页( 4分)
4.课本11页(两条)(4分)
5.课本第7页(5分)
三、计算题(本题总计35分,每小题35分)
答:(1)计算第一排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
1)首先,判断这个支座是不是宽支座?
laE=45d=1125 (2分)
0.5hc+5d=0.5×600+5×25=425 (2分)
所以,Ld=max(LaE,0.5hc+5d)=1125 (2分)
再计算hc-28-25=600-28-25=547 (2分)
由于Ld=1125>hc-30-25,所以,这个端支座不是“宽支座”。
(2分)
2)接着计算上部纵筋在端支座的直锚水平段长度Ld:
Ld=hc-28-25-25=600-28-25-25=522 (2分)
计算0.4LabE=0.4×1125=450 (2分)
由于Ld=520>0.4 LabE,所以这个直锚水平段长度是合适的(2分)
此时,钢筋的左端部是带直钩的,
直钩长度=15d=15×25=375 ( 1分)
(2)计算第一排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KL1第一跨净跨长度Ln1=7200-450-450=6300,(2分)
所以第一排支座负筋向内的延伸长度=Ln1/3=6300/3=2100 (2分)
(3)kl1左端支座的第一排支座负筋的水平长度=522+2100=2620,(2分)
直钩长度=15d=15×25=375,所以这根钢筋的每根长度=2620+375=2995 (2分)
(4)计算第二排上部纵筋的水平直锚段长度
第二排上部纵筋2Φ25的直钩段与第一排纵筋直钩段的净矩为25,第二排上部
纵筋直锚水平段长度=522-25-25=472 (2分)
由于Ld=472>0.4 LabE,所以这个直锚水平段长度是合适的。
(2分)
此时,钢筋的左端部是带直钩的,直钩长度=15d=15×25=375
(5)计算第二排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第二排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Ln1/4=6300/4=1575 (2分)
(6)KL1左端支座的第二排支座负筋的水平段长度=472+1575=2049(2分)直钩长度=15d=15×25=375
所以这根钢筋的每根长度=2049+375=2424 (2分)
四、识图题(本题总计35分,每小题35分)
答:
集中标注内容:
①KL3(3A)450×600代表3号框架梁,3跨,单悬臂,截面尺寸为450×600;(1分)
②φ12@150/200(4)代表: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为12mm,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加密区间距为200,四肢箍。
(1分)
③2Φ25;4Φ25代表:梁上部通长筋为2Φ25,下部通长筋为4Φ25。
(1分)
④G4Φ12代表:为4根12mm的构造钢筋。
(1分)
原位标注:
①左边悬臂梁上部原位标注表示配置有4Φ25的上部通长筋。
下部原位标注表示配置有2Φ16的下部通长筋,箍筋直径为10mm,间距为200mm,两肢箍。
(3分,上下各1分,箍筋1分)
②第1跨梁缺省标注表示执行集中标注2Φ25的数值。
右支座根据缺省对称原则配置有6Φ25 4/2的支座负筋,第一排为4根,第二排为2根。
下部跨中布置8Φ22的下部纵筋,第一排5根,第二排3根。
(3分,上下各1分,支座1分)
③第2跨梁上部左支座标注6Φ25 4/2,表示左支座配有6Φ25 4/2的支座负筋,第一排为4根,第二排为2根。
下部缺省标注执行集中标注的下部纵筋4Φ25。
(2分,上下各1分)
④第3跨梁上部左支座标注6Φ25 4/2,表示左支座配有6Φ25 4/2的支座负筋,第一排为4根,第二排为2根。
下部标注有7Φ25 2/5,N4Φ16,表示下部配有7Φ25 2/5的下部纵筋,第一排为2根,第二排为5根。
腰筋执行原位标注,即配有4根16mm的抗扭钢筋。
(3分,上下各1分,抗扭钢筋1分)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化成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