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通传统仿真绣的欣赏》

《南通传统仿真绣的欣赏》


《鱼》
《稻香千里》
《拿鹅图》
《荷花图》
仿真绣的传承与保护
沈寿开创的仿真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又该 如何传承与保护下去呢?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本课小结
100年前,沈寿绣制的《意大利皇后像》作为国礼 赠送给了意大利王室。100年后的今天,南通的刺绣大 师们以《奥巴马合家欢》再次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南通 仿真绣的艺术魅力。100年来,南通的仿真绣在继承传 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沈绣的精髓就这样在一代代南 通刺绣家的手中传承并发展着。
“女子绣工科总教习沈寿所绣的意大利皇 后,姿态活泼,远望之,与照片无异, 两目尤有精神,绣价值二万四千余两。”
——《南洋劝业会游记》
《意大利皇后像》
意大利王室奖给沈寿的钻石金表和勋章
仿真绣结缘南通
没有张謇, 就没有沈寿, 因为有了沈寿, 才有了中国第一个女红传习所, 才有了南通的沈绣 。
南通女红传习所的旧址 (沈寿艺术馆)
仿真绣
油画、照片和自然界的物体
根据物象的肌理旋转铺绣, 针法多样、灵活 根据画面染线配色 ,强调明暗 与光影,作品生动、传神
李群秀《奉天牧羊图》(沈寿监制)
景物均用明暗光影表现其立体感。绣者根据表现对象肌理的变 化不断地调整平针的丝路,用虚实针施于平针之上,表现羊皮 毛的质感,灵活而又多变,传统平针针法被赋予新的刺绣语言。
沈寿仿真绣的巅峰之作
《耶稣像》 南京博物院藏
绣稿取自西方文艺复兴名画《荆棘冕 冠》,用时三年完成。完成后参加了 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世界博览 会,荣获一等大奖 。
《耶稣像》
分析作品
形象表情 丝理运用 色彩表现 针法技巧
《蛤蜊图》 沈寿
此图绣有大小蛤蜊六个,采用了缠针、施针、滚针等多种针法。沈寿用浅 棕色烘染底部颜色,通过明暗对比,特别在大蛤蜊的高光部分留出缎子绣 底,巧妙逼真地衬托出蛤蜊光亮的质感。
《双猫图》 庄锦云
《虞山风景》
绣面精致饱满舒展,针法灵活多变,采用长短不一的平针、退针、缠针、 小乱针绣制松树、小草、桃花、茅草屋等,繁而不乱,其中小草的质感 几乎可以假乱真,显示了沈绣艺人独特的工艺与艺术美感。
《螽斯绵瓞瓜》 张蕾
绣稿选自宋代绘画。运 用平套针润色,体现宋 人小品的用笔与意境, 针法与丝线所产生的光 泽变幻莫测。从不同的 角度观赏,所产生的艺 术效果都不同,胜出原 作意境。
《贵妃醉酒》 庄锦云
作品根据梅兰芳《贵妃醉酒》剧照所绣,将杨贵妃酒后醉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物面部采用平针、散针,润色和顺,凤冠上的珍珠用肉入针,饱满且立 体感强,地毯用网针来表现质感,具有仿真的艺术效果。
《小常宝》 庄锦云
作品根据剧照绣成。针法上 采用平针、散针、接针、滚 针相结合绣头发与披肩,其 他用平针、散套。眼球用旋 针,背景用小乱针。具有仿 真的艺术效果。
狭义的苏绣 以苏州为中心所形成的刺绣产品,其中两个重要的基地是 苏州和南通,号称苏绣的“南吴北通”。
“南吴北通”
苏绣与南通仿真绣的基本绣法一脉相承,风格类似, 但也有差异,苏州刺绣善绣猫、狗等小动物,而南通仿真 绣则以人物见长。
苏绣
南通仿真绣
中国杰出的刺绣大师沈寿 沈寿像
沈寿刺绣作品
仿真绣的奠基作品
《女优倍克像》 沈寿
绣品根据美国当红明星倍克一 幅黑白照片刺绣而成。运用传 统的虚实针等结合旋针,以几 套黑白灰线,根据明暗层次运 针配色。传神地再现了人物表 情。人物细腻的肌肤、蓬松的 卷发、蝉翼般的纱裙绣制得惟 妙惟肖。
讨论与交流
传统的刺绣艺术
绣稿 中国民间绘画或文人书画
用针
平铺直套
用色
绣线颜色种类较少 色调淡雅或装饰性较强
《马球图》 张蕾
以原件为绣稿。采用传统针法、沈绣的色彩来表现唐代 马球运动,作品中骏马昂首奋蹄,骑士群情激昂,画面 生动。人物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传神;虚实针所表现的 马尾生动逼真。
《张大千肖像 》
《静女》
《张謇像》
《花卉》
《梅兰芳画观音像》 《青山绿水》
《彩色观音》
《红拂图》
《莲鹤图》
《水月观音像》
2009年11月总统
《奥巴马总统合家欢》
中国刺绣
刺绣,俗称“绣花” , 又名“女红”。以绣 针引彩线,按绣稿在 织物上刺缀运针,以 绣迹构成图画或文字, 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 统工艺之一。
苏绣
蜀绣
民间刺绣
粤绣
湘绣
广义的苏绣 江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多以花鸟画为题材,以国画稿作绣 本,以精细雅洁著名。
课后拓展
1、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媒介查询《雪宧绣谱》一书的 内容。
2、走访参观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院、沈寿艺术馆进 行南通刺绣的调查研究,完成一篇与南通刺绣有关的研 究性调查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