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绍家乡吉安的PPT

介绍家乡吉安的PPT


南南宋民族英雄、状元、宰相、杰出诗人、文学 家——文天祥 明代四朝首辅大臣、台阁体诗派创始人——杨士 奇 明朝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第一才子、《永乐 大典》总纂修、对联大师——解缙 明朝内阁首辅(宰相)——陈循 明朝内阁首辅(宰相)——陈文
明朝内阁首辅(宰相)——彭时
君为民系信仰。
吉安,是孕育庐陵文化的人文故郡。古城庐陵历 史悠久, 苏东坡曾做诗云:“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 这里文化发达,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 花香”而著称于世。庐陵府不但考取天下第一多的 进士和数量众多的状元,而且在明代建文二年 (1400年)庚辰科和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中 鼎甲3人均为吉安人,这种“团体双连冠”现象在中 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因而吉安有“一门九进士, 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 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 的美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吉安沉淀出了以书 院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贾 文化等为主的厚重庐陵文化,并成为赣文化的重要 支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 地位。
来到吉安 吉祥平安
• 众多特产美食欢迎您来吉安品尝,就不在 此一一介绍了
you are welcome 再 见
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
唐宋至明清,吉安科举进士近 3000名,状元、榜眼、探花52位 (状元20位)。吉安是中国科举考 取进士最多的地方!
历史名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庐陵文化的先驱、喜欢以“庐 陵欧阳修”自居的大文豪——欧阳修 北宋贤相——刘沆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诚斋体创始人——杨万 里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 节”之一——胡铨
吉安特产之安福火腿
吉安特产之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是江西省泰和县特产,原产于泰和县武山北麓,根据产地又称武山 鸡,因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 骨“十大”特征以及极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闻名世界。
吉安特产之吉水冬酒
吉水冬酒需在“立冬”后酿造, 选“桂花糯”用土砻磨成糙米, 甑蒸凉温拌酒丸,发酵来汁, 兑甘清井水,再入坛泥封,过 冬后启封开坛,即为“冬酒”。 吉水冬酒,色泽金黄,气味清 香,口感甘醇绵厚,爽心活舌。 冷饮,清凉爽口,沁人肺腑; 热喝,温心暖肚,御寒防风。 适量饮用,舒筋骨活经络,振 奋精神,消除疲劳。
文化庐陵
傩戏
南宋吉州知 军江万里创 建于南宋淳 祐元年(公 元1241年), 它和庐山的 白鹿洞书院、 铅山的鹅湖 书院、南昌 的豫章书院 齐名,合称 为古代江西 四大书院
庐陵古街
垛子
所以,我们吉安话称之为“垛 所以,我们吉安话称之为叫“垛子屋” 子屋”
美丽的赣派建筑
吉州窑是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作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
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的丰富烧瓷,经验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 提高,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吉州古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因当时永和 又为东昌县治,故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 其“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饮誉中外。
我的家乡——江西吉安
威海
吉安
井冈山 (江西省境内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五指峰
井冈山上杜鹃红
金蟾望月
黄洋界
庐陵文化
• 庐陵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右 文化的重要支柱。它是指 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 江右文化是江右民系的文化。 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 县(区)及周边市区的区 域性文化。庐陵文化源于 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 “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 许真君 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 江右文化是江右民系的文化。江右民 庐陵府历史上考取进士三 系是汉族的一个民系,是影响深远的汉 千(天下第一)和状元二 族民系之一,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语言、 十一(天下第二)。 风俗、赣派建筑风格。江右民系以许真
解缙
杨万里
明代东林党首领——邹元标
唐宋至明清,吉安科举进士近3000名,状元、榜眼、探花52位(状元20位)。吉 安不但是中国科举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也是江西诞生开国将军最多的地级市
吉安特产之吉安薄酥饼
吉安特产之吉水解缙豆腐花
一朝偶得皇帝心 一跃龙门成御菜
“解缙豆花”作为江西特色菜之一,是吉水县最出名 的佳肴,也是一道流传已久的名菜,不仅色美味香、鲜嫩可 口,还有着一个源远流长的典故。 相传,永乐帝曾取笑解缙矮小,但解缙智答:“我虽矮小, 可家父却是一个肩挑日月,手转乾坤之人。”原来,解缙父 亲是做豆腐的,“肩挑日月”是指他每日起早贪黑,“手转 乾坤”则是指他用磨盘磨豆腐,磨盘很像太极阴阳图。因为 做出的豆腐要用于售卖,不舍得自己吃,所以一般都吃豆渣。 一天,解缙吩咐御厨,以磨完豆腐剩下的豆渣为原料,按照 吉水地道的做法,做出了一道豆花给永乐皇帝品尝。永乐皇 帝吃后感叹道:“白如雪、细如纱、柔如棉、鲜甜可口,此 乃人间极品。” 从此,永乐皇帝隔三差五就要御厨做豆花给他吃,“解 缙豆花”因此闻名天下,并流传至今,真可谓“一朝偶得皇 帝心,一跃龙门成御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