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课程简介
教学内容
1 相机的简介 2 摄影题材 3 摄影技术 4 摄影大师作品欣赏 5 摄影练习 6 后期处理和制作 小计
总 学时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3
9
9
3
7
3
4
3
34
3
4
实验 实训
课程设计 大作业
备注
四、授课计划与安排
序周 号次
日期
授课章节及内容提要
1
相机的简介
2
摄影题材(一)
3
摄影题材(二)
4
摄影题材(三)
• 选取原因
–本书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且相对浅 显易懂,容量适度,适合学生阅读和参考。
参考书的选取
•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 教材(最新修订版)》 (上、下)美国纽约摄影 学院 编著/中国摄影出版 社 译/2009年08月/中国 摄影出版社
•《论摄影》 (美)桑塔格 著/ 黄灿然 译/2010-51/上海译文出版社
《摄影艺术》课程简介
(公选课)
任课教师:陈丽峰
课程内容
• 本课程主要介绍相机和摄影的发展史、摄 影的题材、摄影大师作品欣赏以及讲授相 机的基本操作知识和利用photoshop软件进 行后期处理的基本操作步骤。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了 解摄影方面的的基本知识,如摄影的历史、 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等,能初步掌握构 图知识和合理运用光线的能力。
第三单元 摄影技术
• 一、修为 艺术修养、眼力、沟通
• 二、基础 曝光、用光、构图、色彩、黑白
• 三、器材 镜头、滤镜、胶片、相机种类、硬件测试
• 四、暗房 数码暗房、胶片暗房
第四单元 摄影大师作品欣赏
• 国内摄影家作品赏析 • 世界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 优秀照片应具有的要素 • 一些和摄影相关的优秀网站(蜂鸟网、色
考核式
考核项目
内容
分值比例
形成性考核 独立完成的作品,视完成的情况评分 60%
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
30%
出勤率
上课出勤和表现
10%
5
摄影技术(一)
6
摄影技术(二)
7
摄影大师作品欣赏
8
摄影练习(一)
9
摄影练习(二)
10
作品讲评、后期处理和制作
11
后期处理和制作
学时
3 3 3 3 3 3 3 4 3 3 3
授课形式
讲课 讲课 讲课 讲课 讲课 讲课 讲课 讲课、拍摄 拍摄 讲课、实践 讲课、实践
教学 手段
课外 作业
备注
五、考核形式
第二单元 摄影题材
• 人像 标准人像、环境人像、生活人像、集体像、人体、儿童人像
• 风光摄影 自然风光、建筑摄影、夜景
• 人文纪实 民生、民俗、街头抓拍
• 新闻摄影 政治、突发事件、新闻纪实、体育摄影
• 商业摄影 商品广告、时装、商业人像、婚礼、舞台
• 生态摄影 野生动物、宠物摄影 、植物
• 特殊摄影 天文摄影、显微摄影、水下摄影、航空摄影、翻拍
理论环节:讲授理论知识点,着重介绍和评析大师作品;
拍摄环节:分组完成主题摄影任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作品点评环节:选取相对较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点评, 评价其优秀和不足之处。
后期处理环节:机房授课,介绍图片后期处理的一些软件, 讲解常用软件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教师讲授的知识, 对自己拍摄的作品进行后期处理。
影无忌等)
第五单元 摄影练习
• 分组练习,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主题摄影 创作
• 图片集中、整理和上交 • 品评和讨论自己或同学作品
第六单元 后期处理和制作
• photoshop软件的讲解和运用 • 其他图片处理软件的简介(光影魔术手、
我行我速等) • 指导学生处理自己所拍摄的作品
教学时数分配
序号
9-1/中国青年出版社
• 《数码摄影构图技巧大全》 杨品、李柏秋 编著/2010-11/中国电力出版社
教学内容
•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专业背 景和实际需求等情况,现将本课程章节顺 序和内容进行调整,形成以下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相机的简介
• 相机的发展历史 • 相机的类型 • 相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 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的区别 • 本课程需要的相机类型
二、教材分析
• 教材的选取 • 参考书的选取 • 教学内容
教材的选取
• 教材说明: –《数码摄影基础》 钟学军 编 北京工 艺美术出版社
–本书内容涵盖摄影术的基本原理、数码摄影器 材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范、摄影构图表现以及 摄影史、摄影美学相关的内容。本书内容循序 渐进,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资料性。
• 《非凡视觉 摄影大师的构思 与创作》
(美)奥维克 著/李钰婷 译 /2010-7-1/人民邮电出版社
• 《大视觉》
(美)格里菲斯 主编/2010-8-1/中国摄 影出版社(美国《国家 地理》眼中最美的照片)
• 《数码单反摄影轻松 入门》
杨品、罗伟翔 编著/2009年02月/中 国电力出版社
•《摄影构图与色彩设计》 (德)曼特 编著/赵嫣、 梅叶挺、蒋巧 译/2009-
• 能力目标:通过对大量的优秀图片的欣赏和 讲解,逐渐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能独立 拍摄比较理想的摄影作品。
• 素质目标:培养、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 情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善心 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程形式和特点
本课程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实景拍摄、作品讲评和后期处理 结合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