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读后感
我家有一本名叫《读书笔记》的书,它对我们写读后感一类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这本书把读书的题材分为好几个部分,第一个是经典童话,第二个是历史故事,还有奇妙旅行,动人物语、四大名著,国外名著和国学经典等。
首先,它会给你介绍所给文章作者,他的生平、简介、代表作等,比如雅阁.格林和威廉.格林是德国童话搜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比如老舍是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
接着就把所选文章的节选给你阅览,然后还有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
最后是精彩的读后感。
这本书不仅扩大了我的知识面而且教会了我如何写一篇好的读后感,它真是让我受益非浅。
《去年的树》读书笔记
我读过一篇课文,叫《去年的树》。
课文的内容是: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秋天来了,鸟儿飞到南方去了。
春天它又飞回来时,发现树不见了。
它一直寻找着树,但当鸟儿找到它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煤油灯里的灯火。
读完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深受感触。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只鸟儿和这棵大结的深情厚谊。
鸟儿它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去找它的好朋友大树,不只因为它们之间的友谊,鸟儿也是要遵守曾经对大树的承诺,因为它说过来年还要为大树唱歌的。
虽然它看到的是灯火,但它知道,它已经看到它的朋友了。
我能理解它此时此刻的心情,它悲痛、伤心欲绝,眼泪都快流干了。
但它不会久远保持这种生活,我也知道。
我也要和鸟儿在一起!
《丑石》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丑石》。
文章讲述了作者家门前的一块没有一点儿用的十分丑陋的石头,先是遭人嘲讽,后来因为一位天文学的到来,才知道它是一块十分有价值的陨石。
村里人都十分惊讶:这么珍贵的石头怎么一点用都没有呢?因为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的丑石。
表面上一无是处,可要是真正把自己表现出来,却是很优秀的。
我们班里就有这样的
一块丑石,他是位个子高高的男生,没什么地方出类拔萃。
可再一次校艺术节闭幕式上,他居然表演了拉丁舞,跳得还不错。
他那潇洒的动作,使我们对他刮目相看。
这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丑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表面上平淡无奇,不代表自身没有价值。
.dushubiji206785
.
高中生读书笔记
高中生读书笔记(一):骆驼祥子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它展示出一幅旧中国的真实图景,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好胜要强的祥子指望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祥子是旧北京三十年代的年轻车夫。
他相貌一般,块头大,跑得快,不怕吃苦。
他有理想的职业拉车。
他有追求的目标买车。
流了三年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一辆自己的新车。
那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涂地被兵抓去打杂。
车子他生命的一部分,被夺走了。
有一天,炮声把营里的兵吓住了,他们决定迅速转移。
祥子趁乱带上兵营里的几匹骆驼,溜了。
他卖了骆驼,凑了三十几块大洋,又回到仁和厂子拉车。
厂主刘四爷的闺女虎妞,都三十多了还没找到婆家,就是因为太泼辣了。
虎妞看上了祥子,诱-惑祥子,祥子栽在了她的怀里,祥子后悔,准备一刀两断。
可虎妞骗祥子有了,祥子是丢不掉她了,最终与她成了亲。
虎妞死于难产,祥子所爱的小福子也离开了人世,祥子人财两空。
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
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
拉车不勤快了,
干脆不拉车。
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别人。
祥子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我仿佛看到了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楼、街道、小巷,是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这儿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快乐,而是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雨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
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这是一座千真万确的地狱!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终于穷途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逼真的描写让我体会到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我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
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
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是虎妞。
在当时,这样的女子少有。
她的形象最鲜活。
她是母夜叉,谁得罪了她,她就会骂街。
她横冲直撞的语气,撇撇嘴的样子,和祥子说话时半笑半傲的口气,在书里是那么生动。
要不是说她的年龄,我准以为是十八、九岁不懂事儿的女孩儿。
但回想她想出的骗局,演出的戏,她和老爷子顶嘴的词儿,又觉得老练。
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文笔刚劲有利,刻画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堪称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说里充斥着的悲凉发人生省,故事离奇感人。
通过它,我们至少可以知道:社会曾是那么黑暗,希望曾是那么渺茫,因为它毕竟就发生在不久前的中国,发生在那雄鸡病危的年代!
高中生读书笔记(二):银河铁道之夜
小时候,就在故事书和大人的口中得知天上有一颗颗小星星在眨眼睛,便产生了与星星一起比赛眨眼睛这个惊人的幻想。
可当我兴冲冲地向窗外眺望时,面对我的只有漆黑的天幕和白色的月亮。
我五彩的幻想,也在这黑与白之间消散了。
这场比赛也变成了我与月亮干瞪眼的比赛了。
星星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在小学的自然课上,老师告诉我,星星是宇宙中的天体发出光芒或反射光芒形成的。
而星星会眨眼睛则
是天上云朵的杰作。
顿时,我心中对星星的美好憧憬消失了
有人说,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人的想象力会逐渐变得单调,贫乏。
也许是这样的吧。
当初那些幻想与行为,已经被我认为是十分愚蠢的。
我甚至不愿去想,不愿去正视那些我曾经认为很美丽的事情,不让我去感受自己的愚蠢。
直到我遇到了它《银河铁道之夜》。
当我和同学说我在看一部童话的时候,他们似乎有些许的吃惊。
或许他们觉得童话是儿童们读的东西吧。
是这样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是他唤回了我孩提时代的美好的幻想,让我认识到它是宝贵的,而且是美丽的。
可是文中的有些内容却不是一个儿童所能理解的。
日本文学界普遍认为,宫泽贤治(《银河铁道之夜》一书的作者)用默默无闻的生命和心中的梦想,将趣味写给了儿童,将对社会的讽刺与进言写给了青年,将宗教的平和与慈悲写给了老年。
确实是这样的吧。
在初中的时候,我曾经读过这本书,可是一半之后的内容都不甚理解。
现在,我再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能够理解一大半了。
我理解了趣味,也感知了平和,但还没有看出对社会的讽刺与进言。
但无论如何,这本书带给了我对纯洁心灵的向往和对心中梦想的坚持。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了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中幽远的意境,宁静的秋夜,当人们向天空望去,只见一条宽宽的银河两边,有两颗遥遥相望的星星,便把自己的美好理想,借着星星,以传说的形式传递了下来。
我也明白了西方的人们会把天上的星星想象成一个个星座,当人类在星空之下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渺校他们宁可去相信,这是神创造的。
《银河铁道之夜》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霜。
这跨越世纪的文字却依然带给了我平和与梦想。
百年前的夜空应该与现在一样,只是多了那些会眨眼的星星吧。
.dushubiji197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