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单(一)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名称制作化石模型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了解化石也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器材:有关工具、黏土、贝壳、骨头或树叶。
实验步骤:
1、将黏土擀平。
2、将贝壳、骨头或树叶放在心上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印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实验结论:
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实验报告单(二)
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原因实验
实验时间班级小组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生物的形态是其适应所处生活环境的结果
3、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
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儿塑料布
实验步骤: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是,平铺的最干,蜡纸包的最湿,结论是,仙人掌上的蜡质层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
实验报告单(三)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名称: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
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探究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实验器材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纸筒
实验步骤
1.制作吸管火箭
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吸管火箭模型。
注意不要剪到手,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
2.制作发射器
(1)、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简易的发射器。
(2)、将吸管火箭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3.模拟不同能量发射吸管火箭
(1)、在发射器边放置米尺,调整米尺的零刻度。
(2)、将吸管火箭放到发射器上,将吸管火箭模型拉到1厘米处,发射,借助米尺,观察火箭上升后的高度,并记录,要求注意安全,不让吸管火箭对着实验的其他同学。
重复做三次。
(3)、重复以上过程,依次实验并记录不同能量情况下的发射高度。
4.实验总结,进行综合分析。
5.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实验结论橡皮筋给予吸管火箭模型的能量越大,吸管火箭升得越高。
实验报告单(四)
实验时间:年月日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点燃火柴和花生米研究能量的转换
实验目的:了解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实验器材:
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实验步骤
1.点燃花生米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2)将花生米小心地穿在铁丝上,并将铁丝固定在木板上,注意高度略低于三角架。
(3)用火柴小心地点燃花生米。
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2.加热水
(1)将三角架放置在点燃的花生米上,并迅速放上石棉网及装了水的烧杯,将温度计悬垂于水中。
(2)等花生米燃烧完毕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并记录。
3.整理器材
将实验器材整理好,注意不要烫到手。
实验结论:
人滑动火柴,动能转化为热能,火柴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热能、光能。
点燃花生米后,花生米产生热能、光能,使水变热,
花生米的热能转化为水的热能。
实验报告单(五)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名称:制作小水轮
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了解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实验器材:塑料片、软木塞、钉子、塑料瓶、牙签、玻璃盘、塑料管、漏斗。
(组装水轮材料)
实验步骤:
1.做小水轮
(1)用4个塑料片插在软木塞的槽里,做成水轮。
(2)用钉子在塑料瓶的相对的侧面钻两个孔
(3)把塑料瓶的底部去掉,将两根牙签推压进软木塞两端,装进瓶
里。
2.操作小水轮
把瓶子安放在玻璃盘上,将塑料管放进瓶子的颈口里,并且往漏斗里倒水,让下落的水冲击水轮使之旋转。
观察小水轮的转动情形
实验结论
水的动能转化为水轮的动能。
实验报告单(六)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名称:研究白炽灯和荧光灯的能量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探究白炽灯和荧光灯哪个效率高。
实验器材:20瓦灯泡,20瓦荧光灯,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准备瓦数相同的两个灯泡,一个白炽灯,另一个荧光灯
2、每个灯泡点亮3分钟,用温度计测量两个灯泡周围的温度。
(温度计的液泡放在距离灯泡大约2.5厘米处)。
3、测量一分钟后,记录各自的温度。
4、根据填写的实验记录表,做出正确分析。
实验
结论荧光灯的效率更高。
白炽灯周围的温度高,是因为大量电能转化
为热能。
实验报告单(七)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名称:让瓶子吹泡泡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能够对瓶子为什么会吹泡泡进行解释。
实验器材:
雪碧瓶、橡皮泥、吸管、色素、热水、冷水、培养皿、小杯
实验
步骤
1、将吸管放入瓶口,用橡皮泥密封;
2、将其他吸管与第一支吸管相接,形成一个长管;
3、用色素给玻璃杯中的水染色。
4、将瓶子置入大盘子,弯曲吸管,使它伸入玻璃杯的水中
5、向瓶壁浇热水,发现什么?
6、再向瓶壁浇冷水,发现什么?
7、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向瓶壁浇热水,吸管会排出大大的气泡;再向瓶壁浇冷水,染
色的水会经吸管被吸入瓶中。
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实验报告单(八)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名称:做一个空气动力玩具小车六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能够对气垫汽车为什么会动起来进行解释
实验器材:
纸杯、纸盒、铅笔、剪刀(根据需要自带)
实验步骤:
1.制作气垫汽车
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
2.学生实验
把“气垫汽车”平放的桌面上,嘴对着纸杯的杯口吹气,让“气垫汽车”开动起来。
3. 实验总结
想一想,“气垫汽车”为什么能开动起来?
4. 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
空气的反作用力是气垫汽车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