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产供应商投标资格审查管理规定

地产供应商投标资格审查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规范供应商资格入围及审查管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保证材料设备、工程施工质量,结合
公司实际运作制订本规定。

2基本原则
供应商投标资格审查和考察人员必须本着一身正气、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公司认真负责。

3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集团总部、各下属集团公司对于供应商合作前的资格入围及审查。

4术语解释
供应商是指为我公司提供材料设备、劳务服务的企业,包含工程施工承建商、设备材料供应商、咨询公司等产品或服务类的相关企业。

5资格入围及审查的实施
5.1供应商入围
5.1.1所有供应商必须经过资格入围及审查后方可与我方公司进行合作,供应商可通过公开报名、公开推荐、主动对接等方式由外界引入。

5.1.2有以下情况的供应商或投标人禁止参与我方公司投标:
5.1.2.1存在挂靠、卖活等情况的供应商;
5.1.2.2存在我公司员工参股入股(含明股、暗股)情况的;
5.1.2.3皮包公司、证照不全、实力不足、队伍缺乏或资质不达标的;
5.1.2.4离职员工及我公司员工直系亲属推荐或任职的供应商;
5.1.2.5参与本次竞标的投标供应商所推荐的供应商;
5.1.2.6近三年存在政府职能部门通报批评或其它处罚的;
5.1.2.7存在不诚信经营(包括但不限于老赖、不讲诚信等)情况的;
5.1.2.8被列入我方公司供应商黑名单的供应商及投标人;
5.1.2.9投标人与被列入我方公司黑名单的供应商存在股权关联、合伙经营等往来情况的;
5.1.2.10投标供应商指派的项目团队、分包团队、关键负责人有如上情况的。

5.1.3各下属集团公司招采人员应对入围的供应商进行初审。

初审着重从以下几点开展:
5.1.3.1核实供应商的证件真实情况,主要包含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证明、国家强制证书等;
5.1.3.2投标供应商是否有类似工程的承揽业绩和经验;
5.1.3.3投标供应商的企业性质、股东构成、组织构架、经营情况;
5.1.3.4投标供应商的基本信息。

5.1.4各下属集团公司招采人员对供应商进行初审后形成初审报告。

5.2供应商考察
5.2.1标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其他关键工程(如展示区及样板间的主体施工、精装修、景观绿化、消防供应商等)或关键材料设备采购,招标前必须对新入围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

5.2.2考察由以下人员临时组成考察小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
5.2.3标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关键工程(如建筑总承包、景观绿化、精装修、消防等)需集团对口职能部门参加实地考察。

5.2.4考察人员外出考察应遵循如下要求:
5.2.4.1考察人员不得向供应商索贿,也不得接受供应商、供应商人员及供应商指令或委托、派遣的人员以任何形式赠送实物、现金或礼券等形式的贿赂;
5.2.4.2考察人员应严格控制考察时间,不得以考察为由处理私人事务,拖延考察时间;
5.2.4.3考察人员不得说、做有损国家、地区、民族名誉或本公司利益的言行;
5.2.4.4考察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代表公司对外进行承诺、允诺;
5.2.4.5考察人员应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所考察的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价;
5.2.4.6考察人员应尽职尽责,严加核查供应商各方面情况的真实性,保护公司合法利益;
5.2.4.7考察人员不得借考察之便接受对方的宴请,游玩等,更不得在对方的安排下出入KTV、桑拿房、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严禁从事违法行为;
5.2.4.8考察人员不得借考察之便,授意或安排供应商处理考察人员私人事务。

5.2.5实地考察着重从以下几点开展:
5.2.5.1指派的投标人的授权情况;
5.2.5.2项目资金来源或项目股东如何构成;
5.2.5.3对投标工程的履约能力情况;
5.2.5.4总部办公场所及办公人员情况;
5.2.5.5已服务单位对投标单位的反馈。

5.2.6工程施工、劳务分包类实地考察还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开展:
5.2.
6.1指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类似工程的业绩和荣誉;
5.2.
6.2项目团队主要管理人员从业经历,劳务分包模式是大劳务分包还是小班组分包,当项目经营出现风险时如何处理;
5.2.
6.3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有无拖欠现象,是否曾经发生过群体讨要工资现象;
5.2.
6.4生产施工现场的工人情况、现场文明施工情况、施工质量、组织管控能力等情况;
5.2.
6.5公司对项目的管理方式(如直营、挂靠还是责任目标经营制等);
5.2.
6.6投标团队正在实施或已实施的项目工程实地考察,考察的实体工程应与我方公司拟招标的
业态相同或相近。

5.2.7材料设备类实地考察还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开展:
5.2.7.1工厂厂址不在国内区域的,对国内代理商同类或相近业绩进行考察,工厂厂址在国内或单次单项采购超过500万元的材料设备供应必须到厂家实地考察;
5.2.7.2工厂的生产规模是否满足招标需要,生产线的先进程度在行业中所处水平;
5.2.7.3生产线上的生产记录、抽检记录是否齐备;
5.2.7.4原材料仓库管理是否规范,原材料品牌是否与其宣传口径一致,是否有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是否先进,实验记录是否齐备;
5.2.7.5是否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5.2.8与投标供应商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是否有强烈的投标意图,对于投标意图不强的供应商不应强行要求其参与。

对项目经营的大股东进行重点评估,了解其经营理念以及在行业中的口碑和资金实力。

5.2.9考察后必须按公司管理要求形成考察报告,并结合考察报告对上述考察内容进行详细汇报,汇报完毕后方能进行资格预审审批。

5.2.10初审报告、考察报告作为新入围供应商资格预审审批附件。

5.3供应商资格预审
5.3.1各下属集团公司招采人员对投标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预审时,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投标人,不得实行歧视待遇。

5.3.2每次招标前要有针对性的对已入围并考察过的投标供应商进行资信调查,并向全国法院网
查询是否存在被执行人信息记录,对存在问题的不允许参加投标。

5.3.3曾经合作过的供应商资格预审前必须要进行合作评估,对于合作不畅、合作评价较差、合作过程中存在合同纠纷、受到政府职能部门处罚等的供应商不能参与。

5.3.4对于曾经合作过,但近三年无再合作的供应商,应重新入围。

5.3.5正在合作且合作评价较好的供应商若参与也应进行评估,重点对该供应商是否还有能力继续承接工程进行评定,包括人员组织能力、资金实力、运营能力是否支持继续承接工程。

5.3.6资格预审审批完毕后不允许另行增加供应商,如因特殊原因需增加供应商,需对补录供应商发起情况说明进行补录。

开标前5日内不允许进行补录资格预审。

5.3.7对于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应在开标前完成,资格预审审批通过并组织开标后,不得以供应商实力问题为由取消其中标资格或重新考察拖延定标时间。

5.4供应商黑名单
5.4.1有以下情形的投标供应商纳入我方公司黑名单供应商库:
5.4.1.1与我方公司形成法律纠纷的供应商;
5.4.1.2违反廉洁协议的供应商;
5.4.1.3投标中出现围标、串标、陪标行为的供应商;
5.4.1.4中标后因主观原因放弃中标资格的供应商;
5.4.1.5和我公司合作期间质量低劣的供应商;
5.4.1.6在与我方公司以往合作过程中,出现过重大材料供应或施工质量、延误工期问题的供应商。

5.4.2在供应商被纳入黑名单后,该供应商当次投标的指定的投标人、项目团队一并纳入黑名单范畴。

6罚则
6.1违反本规定相关要求,单次单条减发相关责任人岗位补贴各100元,并取消本次考察结果和投标供应商的投标资格。

6.2违反本规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由责任人赔偿公司经济损失。

6.3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附则
7.1本规定由集团综合办公室制订并负责解释。

7.2各集团管理中心可根据本规定制订实施细则。

7.3本规定自集团董事局主席批准并公布之日起生效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