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入输出(I_O)系统

输入输出(I_O)系统

输入输出(I/O)系统(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如果I/O设备与存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不经过CPU来完成,这种数据交换方式是( )。

(分数:2.00)A.中断控制方式B.程序I/O方式C.DMA控制方式√D.无条件存取方式解析:整个I/O控制方式的发展就是将CPU从中解脱出来,DMA方式与通道方式中进行的数据交换都不经过CPU来完成。

2.属于共享设备的是( )。

(分数:2.00)A.打印机B.磁盘√C.用户终端D.鼠标器解析:3.设备的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是由( )完成的。

(分数:2.00)A.用户程序B.编译程序C.设备分配程序D.设备驱动程序√解析:4.程序员利用系统调用打开I/O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 )。

(分数:2.00)A.逻辑设备名√B.物理设备名C.主设备号D.从设备号解析:本题考查设备独立性问题。

在现在操作系统中,都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即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在应用程序中使用逻辑设备名称为请求使用某类设备,而系统实际执行中才使用物理设备名称。

5.在DMA方式中,CPU是以( )为单位对I/O进行干预的。

(分数:2.00)A.字符B.字节C.数据块√D.一组数据块解析:程序I/O与中断方式是以字节为单位,DMA中是以数据块为单位,通道方式中是以一组数据块为单位。

6.系统的通道数量较少时,可能会产生瓶颈现象。

下面( )不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

(分数:2.00)A.提高CPU的速度√B.增加设备与通道之间的通路C.采用虚拟设备技术D.在设备上增加一些硬件缓冲区解析:提高CPU的速度不能改变瓶颈问题。

7.设备管理程序对设备的管理是借助一些数据结构来进行的,下面的( )不属于设备管理数据结构。

(分数:2.00)A.JCB √B.DCTC.COCTD.CHCT解析:JCB:作业控制块,DCT:设备控制表,COCT控制器控制表,CHCT通道控制表。

8.对磁盘而言,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送单位为( )。

(分数:2.00)A.字符B.字C.块√D.文件解析:磁盘属于块设备,即它的信息的存取都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

9.计算机系统中判别是否有中断事件发生应是在( )。

(分数:2.00)A.进程切换时B.执行完一条指令后√C.执行P操作后D.由用户态转入核心态时解析:10.关于通道、设备控制器和设备之间的关系,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分数:2.00)A.控制器和通道可以分别控制设备B.控制器、通道和设备可以并行工作C.通道控制设备控制器,设备控制器控制设备进行工作√D.设备分配程序先分配通道,再分配控制器,最后分配设备解析:设备控制器可以控制设备,通道无法直接控制设备。

分配的顺序应该是先分配设备,再分配控制器,再分配通道。

11.如果有多个中断同时发生,系统将根据中断优先级响应优先级最高的中断请求。

若要调整中断事件的响应次序,可以利用( )。

(分数:2.00)A.中断禁止B.中断嵌套C.中断响应D.中断屏蔽√解析:中断屏蔽功能可以改变中断优先级。

12.在采用SPOOLing技术的系统中,用户的打印结果首先被送到( )。

(分数:2.00)A.磁盘固定区域√B.内存固定区域C.终端D.打印机解析:在SPOOLing系统中。

用户的输出数据先送入输出井,输出井是在磁盘上开辟的存储区域。

SPOOLing 的意思是外部设备同时联机操作,又称为假脱机输入/输出操作,是操作系统中采用的一项将独占设备改造成共享设备的技术。

引入Spoolint技术为了满足多道程序或多进程对独占设备的共享使用,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缩短了用户进程的周转时间,它是一种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技术。

13.关于SPOLING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SPOLING技术是缓冲技术的应用B.SPOLING技术是一种虚拟设备技术C.SPOLING技术是一种设备驱动技术√D.SPOLING技术提高了独占设备的利用率解析:14.( )用作连接大量的低速或中速设备。

(分数:2.00)A.数据选择通道B.字节多路通道√C.数组多路通道解析:字节多路通道:控制慢速设备以字节为单位传输信息。

它可以分时地执行多个通道程序,控制多台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数据选择通道:控制快速设备以成组方式工作,每次传送一批数据,传送速度很快。

选择通道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执行一个通道程序,只允许一台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数组多路通道:控制中速设备以成组方式工作。

可分时地控制多台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15.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占的设备改造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

(分数:2.00)A.存储设备B.系统设备C.用户设备D.虚拟设备√解析:虚拟设备是指通过虚拟技术将一台独占设备变换为若干台逻辑设备,供若干个用户进程同时使用,通常把这种经过虚拟技术处理后的设备称为虚拟设备。

16.在中断处理过程中,中断屏蔽功能可以起(①)的作用;中断可分为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硬件中断常常包括(②)。

对于下列三种中断:∙a.系统调用中断,∙b.溢出中断,∙c.缺页中断,它们的中断优先级从高到低是(③)。

每次发生中断后,保护现场(④),中断响应处理时,保护现场的工作是由(⑤)完成的。

①A.设置中断优先级B.改变中断优先级C.增加中断优先级D.撤消中断优先级②A.CPU故障中断B.溢出中断C.控制台、时钟中断D.缺页中断③A.abcB.acbC.bcaD.cba④A.必需保护少量工作寄存器,同时必需保护进程控制块B.不必保护少量工作寄存器,而必需保护进程控制块C.必需保护少量工作寄存器,同时选择保护进程控制块D.不必保护少量工作寄存器,而选择保护进程控制块⑤A.硬件B.操作系统C.用户程序D.硬件和操作系统(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①B ②C ③C ④C ⑤D。

)解析:①中断屏蔽功能可以改变中断优先级,因为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设置中断屏蔽字,可以对优先级别不同的中断源起屏蔽作用.使得中断处理优先顺序发生变化。

②软件中断是由内部预先安排的特定指令或内部异常引起的中断(又称为内部中断或异常),如访存缺页、溢出中断、越界中断等;硬件中断(又称为外部中断)是由于硬件方面原因使机器发生中断,如设备运行结束中断、时钟中断、来自控制台的中断等。

控制台是指显示设备和键盘,属于外部设备,所以是硬中断。

但当CPU发生故障时.现场无法保护,不能作为中断。

③中断的优先顺序是根据该中断若得不到及时响应,致使机器工作出错的严重程度而定的,溢出中断若不及时响应,将使计算机一切运行无效,所以它的优先等级最高,而缺页中断会引起进程阻塞,直至要访问的页面从外存调入内存中才能结束,所以优先级次之,系统调用对系统工作出错的影响小,所以中断优先级最低。

④每次发生中断后,保护现场要保护少量工作寄存器的内容,即保存CPU的运行轨迹,使得中断结束后能返回断点后能接续执行,同时,还需要选择性的保护进程控制块。

⑤保护现场工作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的。

17.硬件在中断过程中参与的一项工作是( )。

(分数:2.00)A.交换PSWB.修改信号量C.保留现场√D.恢复现场解析:保护现场工作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的。

18.缺页中断属于(①),Ctrl+C中断属于(②)。

∙A.硬件故障∙B.程序性中断∙C.外部中断∙D.输入输出中断(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①B ②C。

)解析:程序性中断:是指因程序运行产生的中断,如地址错、非法指令。

外部中断:是指处理机外部的中断,如定时器中断、控制台中断。

19.采用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分数:2.00)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B.提高CPU的处理速度C.提高CPU和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D.实现与设备无关性解析:引入缓冲的目的主要是缓解CPU与外部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CPU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20.( )算法是设备分配常用的一种算法。

(分数:2.00)A.短作业优先B.最佳适应C.先来先服务√D.首次适应解析:设备分配主要采用先来先服务和优先级高者优先两种算法。

21.SPOOLing是对脱机I/O工作方式的模拟,输入进程是对脱机输入中的( )进行模拟。

(分数:2.00)A.内存输出缓冲区B.磁盘C.外围控制机√D.输出设备解析:22.通道又称I/O处理机,它用于实现( )之间的信息传输。

(分数:2.00)A.内存与外设√B.CPU与外设C.内存与外存D.CPU与外存解析:通道是通过执行通道程序,实现内存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

23.不使用中断机构的I/O控制方式是( )。

(分数:2.00)A.中断控制方式B.程序I/O方式√C.DMA控制方式D.I/O通道控制方式解析:程序I/O方式无中断机构,由CPU向控制器发出一条I/O指令启动设备,然后要不断地循环检测设备是否完成.浪费了大量CPU时间。

24.为实现设备分配,应为每个设备配置一张① ,在系统中配置一张② ;为实现设备独立性,系统中应配置一张③ 。

∙A.设备控制表∙B.逻辑设备表∙C.系统设备表∙D.设备分配表(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①A ②C ③B。

)解析:25.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 )结构的缓冲技术。

(分数:2.00)A.缓冲池√B.循环缓冲C.单缓冲D.双缓冲解析:缓冲池是系统公用资源,可供多个进程共享,并且即能用于输入又能用于输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