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方案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方案


.
16
建立门诊日志(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单位、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出诊/复诊 、诊断疾病名称与家庭详细地址)、住院 登记及检验科登记制度,首诊医生负责制 度,保健科与防保组的管理等,各项制度 是否在单位广泛进行宣传落实,以上内容 查阅相关文件,自查记录等。
.
17
3、医疗人员对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
2
为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进一步 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 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管理条例》、《传染病疫情报告 与监测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黑 龙江省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方案。
.
3
一、监测目的
(一)提高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 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质量。
.
12
7、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监测
要有对医疗机构的监测与漏报调查技术方 案,要求每月对所辖区医疗机构网络报告 的传染病进行监测核实,核实报告的传染 病是否及时、准确,同时监测传染病是否 存在漏报、瞒报、谎报与误报等问题,以 及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开展主动搜索,查看 材料。
.
13
8、培训情况
.
9
3、资料分析与利用
及时进行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年、 月、周、暴发疫情、专题分析、流行趋势 、异常信息),要对重点传染病进行预测 预报,并及时反馈利用,每月进行传染病 的质量评价,对所有传染病的数据进行备 份(日、周、月与年),疫情资料档案化 管理情况,查看资料。.104、对用户与权限的管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 方案
.
1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与管理是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工 作人员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工作中,依 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规定对发现的 法定传染病疫情与传染病暴发流行,原因 不明的传染病,及其他传染病疫情监测信 息进行报告、收集、审核、分析利用和反 馈并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
.
7
四、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
1、是否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组织(科、所 )
传染病疫情工作人员的配备情况,必须设 专科(市级)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市级 疾控机构5人以上,县级疾控机构3人以上 )。
.
8
2、是否建立传染病疫情各项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传染病疫情各项管理制度(疫情 报告、暴发登记、对医疗机构监测与指导 、数据备份、培训、预警、审核、查重、 分析、反馈、预测预报、权限分配、质量 评价、奖惩等)。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 验科要做好各项检验结果的登记,登记项 目(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检验 方法、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医生) 。
.
21
(4)急诊室登记
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室在接诊急诊病人时要 认真做好急诊日志登记与记录,包括对于 不明原因疾病以及怀疑有传染病症状的病 人,严格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及时进行 急诊日志登记,然后再转入相关科室。
管院长,是否有相关职能科室参与以文件
的形式下发,是否定期召开有关疫情工作
会议,以上内容查阅有关文件以及会议记
录。
.
15
2、管理制度
建立传染病报告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制度 是否完善,要建立传染病疫情诊断、报告 和登记制度,并建立传染病登记本。疫情 自查制度,奖惩制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 度,对培训进行考核制度,
.
5
监测病种: 39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与其他传 染病,其他暴发、流行或者不明原因传染 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 重点监测疾病。
监测资料:调查本年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与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登记 与相关材料。
.
6
三、监测方法
采用听汇报, 对各级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现场核查传染病报告、监测与管 理资料,网络直报系统现场操作等方法, 对下级上报的工作报告进行评估,并向被 监测单位及其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反馈监测 意见。
是否有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网络信息用户 与权限的管理,如直报用户的管理,各个 部门权限的分配。
5、传染病暴发与异常疫情的记录
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及时率,查重及时率 ,审核及时率等,考核时查看传染病网络 直报系统和传染病暴发与异常信息记录。
.
11
6、预警信息处理
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信息,是否对异常 信息卡及时进行应答,对确定的疑似信息 在完成个案流调后24小时内填写现场调查 表并上报流调报告,查看预警信息系统。
分别询问内科、急诊科、传染科、肠道门 诊、肝炎等科医生对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及 网络直报的了解与技术操作情况。
.
18
4、传染病登记
(1)门诊登记
分别检查内科、急诊科、传染科、呼吸科 、肠道科、肝炎科、儿科、性病等科门诊 。检查门诊日志与传染病登记本的基本项 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病 名、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诊/复诊、诊 断日期、报告人、报告时间、儿科添家长 姓名)填写要符合,填写要完整。
.
22
5、预防保健科
要有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配 备传染病网络直报设备(专用计算机、上 网设备、电话及传真机、防病毒软件、网 络直报密码管理),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 制度,建立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登记制度,
.
19
(2)住院登记
检查内、传染科等住院病房,检查出入院 登记的传染病项目要与传染病登记本的基 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 、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 诊断、转归情况、死亡原因、死亡日期、 报告人、报告时间、订正时间等)填写基 本要符合,各项要填写完整。
.
20
(3) 检验结果登记
(二)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 病疫情监测、分析、预测预报和质量控制 。
(三)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 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
4
二、监测范围
监测对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各级 各类医疗机构(农林、场矿、劳改),各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对所辖 区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进行监测。
是否对医疗机构与下级疾病控制疫情报告 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每半年培训一次 专业知识与操作水平,查阅培训记录,包 括培训方案、教材、培训人员签到表、试 卷,并现场随机抽查相关人员进行理论考 试。
.
14
五、对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
的监测
1、建立组织
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管理组织:是否建立疫
情管理组织,组织负责人是否是单位的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