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长大的鞋子我想发明一双穿不坏的会长大的鞋子。
脚长大了,鞋子也跟着一起长大。
等我长成一个大人的时候,小鞋也长成了一双漂亮的大鞋子。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充满幻想、富于童趣的小诗。
诗中运用的第一人称——我,读起来格外亲切、真实。
我想发明的鞋子,也是从幼儿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是一双奇特的、会长大的、漂亮的鞋子。
诗歌节奏自由,语言生活化,体现了幼儿天真、无拘的想象和创造。
2、秋天是谁,把花瓣片片吹落?是谁,让大树脱下了绿衣裳?是谁,让燕子飞去南方?是谁,让大地变得金黄?啊!原来是秋风。
秋风吹呀吹呀!吹得他们都变了样。
只有勇敢的菊花向着太阳开放,只有碧绿的老松树长的更加健壮,只有孩子们的脸还像苹果一样。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
当秋风吹起的时候,花瓣凋谢、树叶变黄、燕子飞回南方、菊花开放、松树碧绿,这些秋天的自然变化被作者巧妙地、和谐地统一在诗中,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天图画。
诗中疑问式排比句的运用,给人以遐想和思考,也显得很有层次感。
诗中的最后二句,又让幼儿感受到了菊花的勇敢和松树的健壮。
以此,可以启发幼儿学习菊花、松树的勇敢和顽强的品质。
建议:发准“谁”“吹”“让”“裳”“勇”“长”等音,朗诵时突出疑问的语气。
3、雪花雪花,雪花,你有几个小花瓣?我用手心接住你,让我数数看,一二三四五六。
咦?刚数完,雪花怎么不见了?只留下一个圆圆的小水点。
作品简析:下雪是小朋友非常渴望的,因为他们可以从中体验玩雪的快乐。
诗歌通过对小朋友接雪花、数花瓣、对雪花变成小水点的疑惑等细微动作的描写,反映出小朋友好奇、好探究的心理特点,表达了小朋友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小树叶小树叶,会说话,你听:哗啦啦,哗啦啦,风大啦!风大啦!小树叶,会说话,你听:沙沙沙,沙沙沙,风小啦!风小啦!小树叶,会说话,你听:刷刷刷,刷刷刷,下雨啦!下雨啦!风停了,雨住了,小树叶,不响了!作品简析:刮风、下雨是幼儿常见的自然现象。
但是,把它和小树叶联系起来,用刮风、下雨时小树叶发出的声音表示说话声,正是此诗的巧妙构思和创造。
让幼儿听起来即合理又富有情趣,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并能激发幼儿观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5、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小雨啦!作品简析:初春时节,大地复苏,万物生长,渴望雨露的滋润,处处充满了生机。
这首小诗就是将这种美的意境和万物渴望春雨的“心情”,十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让人读起来,充满了美的享受。
同时,也增添了几分对春雨的渴望。
这首诗的结构是重复的,有些语句也是重复的,很易于幼儿掌握。
“滴答”一词的运用,使人感受到了春雨的轻柔和美妙。
6、绿树叶绿树叶,当小伞,青青果儿藏下面。
绿树叶,当小船,蚂蚁坐在船上玩。
绿树叶,当小扇,轻轻为我把风扇。
绿树叶,变黄了,黄叶飘下是秋天。
作品简析:这首诗歌借用小树叶的外形特征进行想象加工,把小树叶当成小伞、小扇、小船,使普普通通的树叶发挥出特别的用处,能引起幼儿遐想。
诗歌画面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富有童趣,句式结构统一,韵律感强,易激发幼儿学习、仿编的兴趣。
7、梳子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
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
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
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
作品简析:这首小诗想象奇特,语言流畅,以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母子之情——“妈妈梳着我的头发,我梳着妈妈的头发”为引子,用比拟的手法将风比作树的梳子,将船比作海的梳子,读后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这幅生动的画面能使幼儿充分感受温情和快乐,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8、春天的秘密(欣赏诗)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淅沥淅沥的流着,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新装,在微风中轻轻飘荡,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桃花红着脸,抿着小嘴,微笑着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燕子飞翔在蔚蓝的天空,叽喱叽喱地叫着,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绿油油的麦苗,使劲地从泥土里往上钻,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轰隆轰隆地嚷:“春天在这儿,春天在这儿!”哈哈!春天真的来了,春天真的来了,我看见了春天的秘密,我要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适合幼儿欣赏的诗歌。
诗歌采用了问答的形式,非常清晰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完整的春天的画面:小河流淌,垂柳飘扬、桃花盛开、燕子飞翔、麦苗生长、农民播种。
从中让读者领略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知道了春天的许多秘密。
诗中的回答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动植物自己说出:“春天在这儿。
”使读者倍感亲切和自然。
这首诗采用了重复的统一的句式,语句优美,很利于幼儿欣赏和理解。
建议:丰富词“融化”“嫩绿”“绿油油”“播种”9、小兔子开铺子小兔子,开铺子。
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双小筷子,四个小瓶子,五顶小帽子。
来了一群小猴子,买走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双小筷子,四个小瓶子,五顶小帽子。
小兔子东西卖完了,明天再来开铺子。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趣味性强、富有节奏感的小儿歌。
儿歌中以小兔子开铺子为线索,向幼儿诉说了小兔子都卖了些啥,又是谁买走了它的东西。
语言虽简洁却带有情节性,字数整齐,又有韵律,幼儿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趣味。
儿歌中量词的运用准确、丰富,教师可帮助幼儿掌握和运用。
儿歌以数字开头的排列句式,有利于幼儿仿编儿歌。
10、星星月亮齐欢迎小弟弟,喜欢问:“上天旅行行不行?”弟弟问星星,星星眨眼睛。
弟弟问月亮,月亮笑盈盈。
弟弟问爷爷,爷爷说分明:“从小学科学,长大有本领,驾着飞船上天去,星星月亮齐欢迎。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极富幻想,萌发幼儿热爱科学的儿歌。
儿歌中的小弟弟好奇好问、喜欢幻想,这正是四五岁幼儿所共有的心理特点。
因此,这首诗歌符合幼儿的兴趣,能萌发幼儿求知的欲望。
诗中的星星、月亮赋予了人性:星星眨眼睛,月亮笑盈盈。
让人读来更感到了天空的可爱和神秘。
最后几句爷爷的话,又让幼儿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到天上去旅行,从小就要学科学。
建议:丰富词汇“笑盈盈”11、月亮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小鸟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宝宝说:月亮和我好。
作品简析:这首句式短小、语言纯朴、意境优美的小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副月光下的风景画。
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用儿童独特的视角、稚嫩的语言,去观察、讲述自然界中月亮与树梢、与池塘、与脸盆的关系。
诗中“挂”“漂”“盛”三个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使静止的画面给人以动感,用小鸟、青蛙和“我”的话语,传递着美好的友爱之情。
12、落叶大树是妈妈,小树叶是她的孩子。
春天,小树叶只是绿绿的嫩芽。
夏天,小树叶已长大了,在火辣辣的阳光下为人们撑起一把大伞,送来一片片荫凉。
秋天到了,小树叶由绿变黄,一个个好像穿着金黄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一天,一阵秋风吹来,小树叶告别了大树妈妈。
小树叶不停地翻动着身子,飘呀飘,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
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飘动着许多小船。
飘到草地上,草地上像多了一层软软的地毯。
飘到大树妈妈脚下,大伙儿抱成一团,好像在说:“妈妈,天气渐渐冷起来了,我们给您焐焐脚,让您暖暖活活好过冬。
”小树叶在秋风中飘呀飘,飘向四面八方,一个个都安下了家。
他们心里还惦记着大树妈妈,盼望大树妈妈明年春天生出许多小娃娃。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充满温情和爱意的小诗。
诗中把秋天落叶这一普通的自然现象,赋予了人类的温情。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段,把小树叶比作是大树妈妈的宝宝,歌颂了树叶宝宝对树妈妈养育之恩的回报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中透出浓浓的亲情和爱意,对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是很有意义的。
散文诗语言优美、流畅,如歌如诉,能让幼儿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其对文学作品的情趣。
13、吹泡泡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葡萄是藤儿吹出的泡泡,我吹出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是一串串微笑。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短小、有趣的小诗歌。
这首诗歌运用孩子特有的眼光:星星、露珠、葡萄分别是月亮、小草、藤儿吹出的泡泡。
描述了事实上不存在的泡泡与自然物之间的联系,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趣的魅力、孩子们特有的幻想。
使孩子天真、幼稚可爱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诗的结构工整,前三句结构相同,都是“xx是xx 吹出的泡泡”,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14、小白兔过桥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
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头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请您先过桥。
”河水听了哗哗叫,小鱼听了蹦蹦跳,都夸白兔有礼貌。
作品简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美德。
《小白兔过桥》正是一首寓于礼貌教育的儿歌。
作者利用幼儿好模仿的特点,刻画了一个可爱、有礼貌的小兔子形象,引导幼儿向小白兔那样尊敬老人,待人有礼貌。
这首诗歌押韵有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幼儿易感兴趣。
诗中小白兔对山羊公公说的两句话,充满了尊敬和关心,教师应着重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
“瞧”“跑”“招”几个动词的运用,生动地把小白兔让路的情形展现在幼儿面前。
最后两句河水夸奖小白兔的话,又一次让幼儿感受到了只有礼貌的孩子才是人见人爱的。
15、什么圆圆什么圆圆脆又甜?饼干圆圆脆又甜。
什么圆圆软又粘?元宵圆圆软又粘。
什么圆圆蹦又跳?皮球圆圆蹦又跳。
什么圆圆挂天边?月亮圆圆挂天边。
什么圆圆哐哐响?锣镲圆圆哐哐响。
圆圆的东西多又多,请你接着说一说。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激发幼儿想象、启迪智慧的儿歌。
诗中满篇都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发幼儿一步步思考:什么东西是圆的?它有什么特点?这对培养幼儿分析、思考能力大有益处。
诗中针对提出的问题,回答也是很贴切的,符合事物的特点。
诗中的句式统一,语句流畅,有节奏感,易于幼儿记忆。
16、秋的画报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
风娃娃钻进果林,在翻着,彩色的画报。
作品简介:这是一首描写水果丰收的小诗。
从诗中,我们看到了秋天的果园到处是:黄的梨、红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
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天图画。
读了这首诗,使我们仿佛置身于丰收的果园中,尽情的享受丰收给我们带来得喜悦。
建议:指导幼儿发准“红”“灿”“晶”等音。
17、伞公路边的大杨树,是小喜鹊的伞;水塘里的大荷叶,是小青蛙的伞;山坡上的大蘑菇,是小蚂蚁的伞……下雨了——大家都有一把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