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全册综合测试题
全册综合测试题1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
1.如果用两种不同方法分别切断同一碱基序列的脱氧核苷酸链,得到的两组片
段是( )
则比较两组片段的碱基序列,推断原脱氧核苷酸的全部碱基序列应该是( )
A.③②①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聚合酶和载体
B.选用细菌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其繁殖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C.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D.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3.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4.如图流程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则制作人工种子,及生产治疗烫伤、
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的编号是( )
A.④② B.③② C.③④ D.④③
5.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荧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获得高水平的表达。
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
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
①萤火虫与烟草植物的DNA结构基本相同②萤火虫与烟草植物共用一套密码
子③烟草植物体内合成了荧光素④萤火虫和烟草植物合成蛋白质的原理基
本相同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
6.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a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在成熟茎细胞的间隙中发现了Amy。
这一过程涉及( )
A.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载体,由细菌侵染受体细胞而导入
B.基因a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
C. 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 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7.下列关于从配子形成到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
B.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透明带内出现三个极体
C.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
D.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
8.下列生物技术的应用实例中,运用的原理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
A.利用人参细胞发酵罐悬浮培养人参细胞,提取人参皂苷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植物单倍体植株
C.将转入贮存蛋白基因的向日葵细胞培育成植株
D.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人工种子并发育成植株
9.以下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DNA聚合酶
B.④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DNA结合
C.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必须能耐高温
D.过程③需要解旋酶
10.在基因工程中,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采用土壤农杆菌转化法,在土壤农杆菌中常含有一个Ti质粒。
某科研小组欲将某抗虫基因导入某植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Ti质粒含有对宿主细胞生存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基因,是基因工程中重要的载体
B.用Ca2+处理细菌是重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中的重要方法
C.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成功感染植物细胞,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该细胞培养成具有抗虫性状的植物
D.若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虫基因,则说明将重组质粒成功地导入到了受体细胞
11.下列育种措施,可以增加植物突变体出现的是( )
A.采用嫁接方法培育苹果新品种
B.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受精卵中培育烟草
C.用紫外线对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进行照射
D.使用秋水仙素对棉花植株进行处理
12.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 )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B.繁殖速度快
C.遗传物质含量少 D.性状稳定,变异少
13.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
B.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
C.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
D.胚胎分割移植实现同卵多胎的成功率随着胚胎数目的增多而降低
14.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
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
B.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C. 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
D.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以目的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
15.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培养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
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
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但
研究人员并不直接把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
你认为这样做主要的意义是( )
A.防止基因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 B.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C.避免出现新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D.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1.0分,共55分)
16.下图是从酵母菌中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控制某种酶合成的基因的流程,结合
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NA文库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基因组文库。
(2)①过程提取的DNA需要_____的切割,B过程是______________。
(3)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________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
________。
(4)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____,其组成必须有_____________以及标记
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5)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其能否
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技术进
行检测。
(6)如果要想使该酶活性更强或具有更强的耐受性,需要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这要通过蛋白质工程。
首先要设计预期的________,再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________。
(7)除植物基因工程硕果累累之外,在动物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请列举出至少两方面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之一是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炭疽芽孢杆菌能产生外毒素来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导致出血和组织肿胀,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迅速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使人发生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而死亡。
一般来说,炭疽杆菌对青霉素敏感。
可采用预防接种的办法预防炭疽病,但需持续、频繁注射减毒菌苗,注射减毒菌苗后能在体内检测出抗体的存在。
(1)炭疽杆菌在生物分类上属于________生物,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繁殖方式为________生殖。
(2)炭疽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由________种________组成。
(3)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黏膜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浸润、坏死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等。
若在培养炭疽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病菌将________。
(4)注射疫苗是预防炭疽病的有效方法,当已预防接种的机体再次受到毒性很强的炭疽病菌感染时,________将迅速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产生大量抗体而能及时清除病菌。
18.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和经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