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能利用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
光合作用效率=
有机物中的能量
吸收的光能
X100%
1、控制光照强弱
2、CO2 的供应 3、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4、适宜的温度
1、控制光照强度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不同类型的作物需要 不同的光照强度。
(1)水稻、玉米等阳生植物要种植在强光照才能生 长发育良好。 (2)胡椒、人参等阴生植物要种植在弱光照才能 生长发育良好。 (3)红光和蓝紫光可以提高光合效率,黄绿光辉 减低光合效率。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措施: 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 3、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一)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通过轮种、套种等搭配各种农作物,从时间和 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缩短田地空闲时间, 减少漏光率。
(二)增加光合面积
合理密植,增加叶面积
过密,叶片相互遮挡,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 照常,造成减产
(4)蓝紫光可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红光可 提高糖类的含量。
CO2的吸收量
C C'
O
A' CO2释 A 放量
B' B
光补偿点
m
光饱和点
光照强度
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 高于阴生植物
白天光照长时间为光补偿点,植物能否正常生长?
光合 作用 强度
C4植物 C3植物
6
8
10 12
14
16 18
时间
2、CO2 的供应
空气中CO2含量为0.033%,光合作用最适浓度为 0.1%,适当提高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方法 (1)大田合理密植,保证空气流通 (2)增施农家肥料,土壤微生物将其分解为CO2和 无机盐供植物利用。 (3)温室中人工施放CO2。
光 合 速 率
B A
0 A: C3植物
CO2浓度
B: C4植物
3、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1)N:是叶绿素、酶、NADP+和ATP的组成成分
(2)P:是叶绿体膜结构、 NADP+和ATP的组成成分
(3)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4)K: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
适量施肥、比例合适;施肥过多会减产。
4、适宜的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影响 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 白天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夜间 适当的低温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光合作 用效率的提高。
检测题 1、C4植物花环型结构两圈细胞的组成(外 到内) 2、C4植物固定CO2的两条途径分别发生在 什么细胞的叶绿体中? 3、C3植物和C4植物生成淀粉的位置。 4、哪些环境条件可造成气孔关闭? 5、为什么C4植物可利用低浓度CO2进行光 合作用?
三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
光能利用率的概念: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该土地 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