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州旅游攻略

扬州旅游攻略

扬州旅游攻略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瘦西湖瘦西湖(Slender West Lake)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

“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

”乾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慕名来到,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

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钓鱼台等。

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

2010年被授予全国AAAAA级景区。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景点:大虹桥是清代二十四景之一,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横跨保障湖水,原桥为木质红栏,故名红桥。

清代乾隆年间改建为石桥,如长虹卧波,改名虹桥。

现已改建为米宽的3孔低坡青石桥。

长堤春柳堤长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

每当阳春三月,春花缤纷烂漫,柳丝婀娜起舞,飞扬如烟。

相传当年杨广为到扬州,下令开挖南北,河道开挖好之后,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两岸种植柳树,一来可以遮荫,同时也可以保护堤坝。

隋炀帝当年还亲手栽了一株柳树,并赐姓为“杨”,后来人们便称柳树为“杨柳”。

吹台,又名钓鱼台。

相传乾隆曾于此钓鱼而得名。

钓鱼台巧妙地运用了“框景”手法,成为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经典之作。

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

“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

”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

中国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曾评价说:“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秀美的、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了”。

中秋之夜,可感受“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凫庄凫庄建于1921年,是扬州乡绅陈臣朔的别墅。

凫庄之胜在环于水而又凫于水,反映出当时的园主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自主沉浮,如今这里有平台雕栏,可以露天而坐,凭水而眺。

西侧有一道曲廊拂水,可以于此仰视桥亭之美,俯视游鱼之乐。

小金山从小金山景区可以看到的就是瘦西湖的主湖区。

穿过,就到小金山。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

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

望春楼望春楼是与隔湖相对的建筑,是的风格,规模从属于。

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

卸去楼上的门窗就变成了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

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这里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

郁达夫曾评论说: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

熙春台一带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出的宏大气派。

所有的建筑都选用了绿色的琉璃瓦朱栋、白玉的玉体金顶。

白塔身白色,也称观音寺白塔。

塔平面呈八角形,由高大的束腰须弥座、八角重檐亭式塔身、硕大的率堵波和顶部的十三天相轮组成。

通高306米,砖石结构。

白塔高米,塔基上部的仿木砖雕须弥座,下部砌花岗岩石条,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

和北海白塔的厚重稳健不同,白塔比例匀称。

月观扬州是中国的月亮城,扬州赏月的地方很多,月观就是其中之一。

月观坐西朝东,前临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凭栏而立,天上水中的两个月亮交相辉映。

月观中的海梅家具也很有特点,雕刻的内容都和赏月有关。

莲花、鸳鸯、荷叶,藕节是扬州木雕工艺的代表作品。

徐园1915年建于原“桃花坞”旧址,为纪念军阀而建的祠园。

园门如望日的满月,门额书“徐园”两字,一楷一草,别有风味,为吉亮工所书。

徐园内的主厅是“听鹂馆”,馆内有一副楠木罩阁采用上好的楠木精雕细刻而成,极为细腻。

二十四桥“”出自唐代着名诗人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

万花园是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西、南两面与瘦西湖相邻,北临小运河,东靠平山堂路,总面积约500亩。

由杭州园林设计院设计,总投资约亿元,于2006年9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

从2007年4月18日起,万花园正式并入瘦西湖风景区。

万花园不单独收费,市民和游客可凭瘦西湖门票及年票等进入万花园观光游览。

每年4月8日—5月8日,中国将在瘦西湖万花园举行。

门票价格淡季票价:120元/人、旺季票价:150元/人售票时间: 6:30—17:30开放时间:白天:07:00-17:30东关街东关街是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

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关东街上“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

这里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和关东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古街区。

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能凸现扬州文化名城的非凡品位。

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个园、逸圃、汪氏小苑,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有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马监巷内有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清真寺,有东关街西头香火很旺的财神庙,广储门街口的砖砌圈门,拱门上还镶嵌有“盛世岩关”四个大字。

东关街东街口又发现了宋大城东门双瓮城遗址。

名人故居就更有不少,其中有江上青(东圈门16号)、刘文淇(东圈门14号)、金农(三祝庵)、汪伯屏(地官第14号)、何廉舫(东圈门22号)、洪兰友(地官第10号)、熊成基(韦家井6号),曹起蟳(关东街238号)等。

个园个园位于扬州古城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

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个园以叠石艺术着名,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2005年,个园被誉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二十家重点公园之一。

2016年个园成为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之一。

个园中最大的特色便是"四季假山"的构思与建筑,在面积不足五十亩的园子里,开辟了四个形态逼真的假山区,分别命以春、夏、秋、冬之称。

整个园子以宜雨轩为中心,游人沿着顺势的方向,可尽览四季秀景。

从用石极奇的角度上讲,个园采用了不同质料的石料,体现不同的季节,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

十二生肖石象征春天,太湖石象征盛夏的江南景色,黄石烘托秋天群山的挺拔,颜色洁白的雪石突出冬日里积雪未化的寒冷感觉,各具特色,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的诗情画意。

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的孤例。

景点票价:旺季45元(3、4、5、6、9、10、11、12月),半价票22元,淡季30元(1、2、7、8月)开放时间:7:15-17:30何园何园,坐落于江苏省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

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

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

着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

着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

何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主要景点有复道回廊、骑马楼等。

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门票门票:旺季45元,淡季30元开放时间:7:30-17:15大明寺隋朝仁寿元年(601年),皇帝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建“”,塔高九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

唐朝法师任大明寺,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

唐三年(843年),九层栖灵塔遭大火焚毁。

后经僧人募化重建,但屡有圮废。

北宋年间,任扬州太守时建。

明万历年间,扬州知府重建大明寺,十二年漕御史愿再次重修。

清,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

清三十年(1765年),乾隆巡游扬州,改题“法净寺”。

然而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扬州,法净寺毁于战火之中。

同治九年(1870),重建法净寺。

民国四年(1915),主持昌泉和程祯祥募资资金,召集工匠,全面修葺法净寺,36年(1947)告竣。

1949年后以后,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多次整修扩建这一南朝古刹。

1957年8月,法净寺列为江苏省文物单位。

1958年,大明寺被列为江苏省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要砸烂寺庙内佛像。

总理紧急电谕,命令坚决保护大明寺古迹。

地方政府及时封闭了寺庙[3],使古刹幸免于难。

1963年,为唐代大鉴真圆寂1200周年,为迎接纪念盛会的召开,,修葺一新。

1979年,寺庙全面维修,佛像贴金,大明寺焕然一新。

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回国巡展,复名“大明寺”。

门票:淡季(12月~2月,7、8月)30元,旺季(3月~6月,9月~11月)45元。

景区内有栖灵塔,登塔另收20元,凭登塔券可于钟楼免费撞钟3声。

,赢得风流薄幸名。

故人西辞黄鹤楼, 。

孤帆远影碧空尽,。

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