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1.3农耕文明的繁盛PPT课件

5.1.3农耕文明的繁盛PPT课件


四、对外贸易的活跃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
1720年
181 600千克
1800年 10 442 000千克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年 18世纪80年代 1 600万两/年
你能从上述表格中 获得哪些信息?
中国的商品在欧 洲深受欢迎,流入中 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 长,说明中国的海外 贸易十分活跃,在对 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 位。
马铃薯
国。
布)。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
16世纪传入我国。17世纪传入我国。
花生
向日葵
猜一猜
二、手工业繁盛
手工业繁荣表现一:生 产技术的进步。棉纺织 业、榨油、制瓷、采矿、 造船等许多手工业发展 繁荣。
手工业繁荣表现二:民 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占据了主导地位。
手工业繁荣表现三:出 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 形式。
分析当时手工业生产有哪些特点。
分工的细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 产品种类的繁多。
施复夫妇的丝织生产方 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从生产目的、劳动 方式、生产规模等方面 思考)
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 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 有一子,拥有一台织机, 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 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 活。不到十年,他们就添 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 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 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 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 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 争相购买。
材料二 玉米“种 一收千,其利甚大”
农业技术的进步:多熟制的种植制度 粮食新品种的引进与培育: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
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何时从国外引进的?
甘薯,原产美洲大陆。 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 亚,16世纪末传入 我国。
花15生、,16原世产纪玉南传米美入向大传洲我日约入。葵在我,国17玉 最原世 。米 初产纪, 传南从原 入美东产 欧洲南美 洲。亚甘洲 (薯大 哥陆 伦。
5.1.3农耕文明的繁盛
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海外贸易的发展
一、农业繁盛
明洪武26年
0.70亿
明万历28年
1.97亿
清康熙39年
1.50亿
乾隆59年

材料一 甘薯“每亩 可得数千斤,胜种五 谷几倍”
—冯梦龙《醒世恒言》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拓展延伸
明朝到清朝前期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世界领 先地位,那为什么清朝后期经济被西欧国家赶 上并落后于西方呢?如何看待明清的繁盛?
当时中国经济的繁荣还是建立在农耕文 明的基础上,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 工业文明基础上。
中国农业文明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 盛世背后隐藏着危机。
景德镇的瓷器
明景德镇瓷笔盒
商业繁荣,对外贸易 发达
当时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从地域上看,从农村流向市镇; 从行业上看,从农业转向商业;从数量上看,从事农业种 植的人越来越少,经商的人数大增。
原因:农民的赋税和徭役繁重;商品流通扩大、市场需求 旺盛、从事工商业利多。
商 帮 形 成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座落于“大清金 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 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这 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 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三、商业繁盛
材料:湖南某镇在明嘉靖时“商贾四集”“居民不 下四五千家”,清乾隆时,“十里之内,居民相 接”“商贾云集于四方,市井数盈于万户”“名为 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
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怎样的发 展情况?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许 多工商业市镇兴起与繁荣。
你从图中可以获得什 么信息?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明·青花海水白龙纹扁 瓶
明 朝 玉 壶 春 瓶
明朝青花盘
一位法国传教士这样描述清代景德镇的瓷 器制作过程——“这一劳动在同一工场内是由 许多工人分别进行的。第一个工人只负责把圆 形色线绘在瓷器的口缘上;第二个工人描绘花 的轮廓;第三个工人接着晕色。这一伙人专门 画山根水据,上而述另资一料伙,人结就合专课门文画第鸟9页兽阅。读”卡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