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质性研究方法
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
第3章 质性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1.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2.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3.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1. 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指不采用统 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方法来获得研究发现的任何 类型研究。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投射法容易操作,并且可能更有揭示性, 通常与非投射方法连用。
提问的技巧
❖ 多提自由回答的问题 ❖ 问题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 ❖ 多用启发式的问题,少问为什么 ❖ 先问是什么的问题,再问为什么的问题 ❖ 参照标准化的提问方式 结束访谈 ❖ 请受访者反思访谈过程,并总结他们的观点 ❖ “我总结的全面吗?” ❖ 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 对人、人的行为、情感、生活方式真正感兴趣 ❖ 良好的倾听技巧 ❖ 良好的观察技巧 ❖ 良好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技巧 ❖ 客观性 ❖ 具有营销、调研和广告方面的扎实基础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选择受访者的基本原则 ❖ 制定严格的选择标准 ❖ 严格的控制招聘过程 ❖ 选择能提供丰富信息的人 ❖ 防止职业受访者带来的结果偏差
理论化的核心是归纳(inductions)(从资料 中抽取出概念、维度和属性)和演绎 (deductions)(对概念间关系的假设,亦从 资料抽取出来)间的交互运用(interplay)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研究者须多次实地调查,进行访谈、观察或收 集文件,以收集足够的资料,发展具理论饱和 度(theoretical saturation)的类别。
概念性序化是依据各种有清晰指向的维度来分 类(classifying)事件或事物,但不必将这些 分类依彼此的关联性处理,以形成一个概括性 的解释架构。这指涉依据资料的属性 (properties)和维度(dimensions),将资料 组织成分别独立的类别。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理论化是一项从资料建构出解释框架的行动, 透过对概念间关系的陈述,以系统化地整合和 联系这些概念。
2. 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质性研究方法1——焦点小组访谈
形式:由8-12人组成访谈小组,在一名主持人 的引导下对某一主题或观念进行深入讨论。
目的:了解和理解人们对一种产品、观念、想法 或组织的看法及其原因
关键:使参与者对主题进行充分和详尽的讨论, 通过被访者的相互启发或刺激得到更多的 信息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扎根理论是通过系统的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研究, 从资料衍生出理论懂的过程。在这种方法中, 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最终形成的理论,彼此具 有密切的关系。
包含描述和理论性解释 ❖ 概念性序化(conceptual ordering) ❖ 理论化(theorizing)的历程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研究方法2——投射测试法 投射测试的目的是探究隐藏在表面反应下的真 实心理,以获知真实的情感、意图和动机
基本原理 投射测试的基本原理来自于对人们经常难以或 者不能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的认识, 投射 测试是穿透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真正的情感 和态度浮现出来的技术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投射技术的流程 ❖ 根据研究目的和被访者的特征进行前期设计; ❖ 应用投射法实施刺激; ❖ 纪录被访者对刺激的反应; ❖ 对被访者的反应和被访者特征进行交叉分析; ❖ 确定被访者反映的最终含义。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质性分析是指涉诠释资料的非数量化历程, 目的在于发现原始资料间的概念(concepts) 和关系(relationships),然后将之组织成一 个理论性的解释架构(theoretical explanatory scheme)。
这些资料可能包括访谈和观察资料,也可能 包括文件(documents)、影片(films)或 录影带(videotapes),甚至是为其他目的而 量化的资料,如人口统计资料等。
对受访者的激励 ❖ 积极诚恳的邀请 ❖ 现金 ❖ 食品或礼物 ❖ 其他的奖励或激励手段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访谈开始的一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 营造宽松、积极交流和思考的氛围 ❖ 提供基本的规则 ❖ 设定基调
一般的介绍模式 ❖ 表示对受访者的欢迎 ❖ 介绍访谈目的 ❖ 介绍规则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它可能指涉有关人们生活、生活经验(lived experiences)、行为(behaviors)、情绪(emotions) 和感觉(feelings)等的研究,也包括了有关组织功能 (organizational functioning)、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s)、文化现象(cultural phenomena)及国 家间互动(interactions between nations)等的研究。
1. 质性研究的定义
研究被视为一项“循环性过程”(a circular process。在研究过程的所有阶段,资料收集和 分析均可以质性和量化两种模式及其不同程度 之组合来加以处理。也可以容许重复的交互运 用,使质性资料能作量化分析,或量化资料进 行质性分析。
质性研究研究的主旨是建立或发现理论,对某 一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互动现象发展出抽象分析 的基模。
访谈参与者的选取是受理论预期所主导,有助 于研究者发展理论,使理论达成饱和,故称为 “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
从所收集的资料中提炼信息、加以比较、以形 成类别的系统化历程,称为资料分析的“经常 性比较法”(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焦点小组访谈的步骤
❖ 定义调研目标 ❖ 确定讨论的问题及范围 ❖ 寻找合格参与者 ❖ 确定场所及时间、准备相关环境 ❖ 准备主持人提纲 ❖ 提醒参与者 ❖ 实施焦点小组访谈 ❖ 编写焦点小组访谈报告
2.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合格的受访者和优秀的主持人是焦点小组访谈 成功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