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华南路路面结构施工专项方案(doc 68页)

新华南路路面结构施工专项方案(doc 68页)

新华南路路面结构施工专项方案(doc 68页)目录第一章道路工程总体概述 (1)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基本情况概述 (1)2、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2)3、编制依据 (3)4、设计技术标准: (3)5、道路平面设计 (4)6、道路纵断面设计 (4)7、道路横断面设计 (5)8、路基设计 (6)9、路面及人行道设计 (8)10、路缘石 (9)11、无障碍设计 (9)第二章、施工注意事项 (10)第三章施工计划 (12)一、前期准备 (12)二、人员组织 (13)三、组织机构 (14)四、工期计划 (15)第四章道路工程测量技术方案 (17)八、质量控制 (33)八、养生及交通管制施工方案 (35)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35)第八章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36)一、沥青砼面层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36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 (37)三、主要施工方法 (38)四、细粒式改性沥青摊铺作业施工技术措施 (44)五、质量控制 (54)第九章路缘石、人行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55一、概述 (55)二、材料运输 (56)三、工艺流程 (56)四、路缘石、流水石主要施工方法.. 57五、人行道板铺装 (59)第十章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64)(一)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65)(二)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66)(三)确保环境保护的措施: (66)第十一章雨季施工措施 (67)第一章道路工程总体概述一、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情况概述本项目新华南路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

巧家县地处云南省东北,昭通市西南部;北纬26°32′—27°25′,东经102°52′—103°26′,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57公里,总面积3245平方公里。

随着巧家县社会经济的发展,白鹤滩电站、小区开发等建设项目的推进,现有的区域道路已经完全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巧家县城呈南北向发展格局,而现状贯通南北向的主要交通通道仅有堂琅大道,该道路不但要满足巧家县城区域内部南北向交通运输需求,目前还承担着过境交通功能,道路各种交通元素混行,已超负荷运行,基本上失去了其城市主干道承担快速通过的主要交通功能的规划初衷。

本工程的建设将会使巧家县的道路主体网络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巧家县城市交通网络的尽快形成,有利于巧家县的建设和发展,满足巧家县交通运输的需要。

新华南路北起巧家妇女儿童医院,南至规划路,道路全长1600米,呈南-北走向,沿线与多条城市规划道路相交,道路规划红线为24米,主干路为双向四车道。

本工程范围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形陡峭,相对高差74.135m,由西北向东南坡降3.62%。

场地现状前半道路沿线有较多建筑物,后半段道路沿线均为山地、耕地等。

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2、工程项目基本情况本工程项目基本情况表序号项目内容1 工程名称巧家县“8.03”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新华南路工程2 建设地点巧家县县城3 建设单位巧家县“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挥部4 设计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 总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6 监理单位四川二滩国际咨询有限责任公司7 施工单位云南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8 质量要求按合同及国家相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3、编制依据3.1.新华南路施工图3.2.工程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20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1 -90)3.3.现场踏勘情况。

4、设计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40km/h红线宽度:道路规划红线宽度24米标准轴载:BZZ-1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设计初年日平均交通量:1000轴次/日交通量年增长率:前10年为8%,后5年为6%设计地震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5、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严格按甲方提供的《昭通巧家县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资料的道路规划红线进行设计。

新华南路北起巧家县妇女儿童医院,南至规划路,呈南-北走向,道路规划红线为 24 米,设计车速 40km/h 。

全线共设置 JD1(K0+051.454) 、D2(K0+270.965)、JD3(K0+398.802)、JD4(K0+531.968)4个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1=255m、R2=500m、R3=500m、R4=500m。

6、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严格按甲方提供的《昭通巧家县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资料的道路控制点标高进行设计。

在纵断面设计时已注意平纵组合的效果以及满足视距和通行的需要,道路最大纵坡为7.926 %,最小纵坡为0.3%。

7、道路横断面设计(1)道路横坡:车行道为1.5%(双面坡),人行道为2.0%(单面坡)。

(2)新华南路标准路幅分配如下:3m(人行道)+1m连续树池(与人行道共板)+0.25m(路缘带)+2×3.75m(机动车道)+0.5m(中间双黄线)+2×3.75m(机动车道)+0.25m (路缘带)+1m连续树池(与人行道共板)+3m(人行道)=24m。

8、路基设计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分层压实。

路基压实度要求见下表:路基填料强度及最大粒径要求见下表:(1)填方边坡填方边坡采用1:1.5进行放坡;跨越堰塘、水田地段应采取排水、清淤、换填等措施进行处理,耕植土换填高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无水田的填方路段换填高度大于等于0.7m。

(2)挖方边坡挖方边坡采用1:0.75 放坡,有自然坡面雨水流向路基的挖方路段,并将汇集的雨水就近排入道路排水系统。

场地挖方全为土质,若存在软弱土层则应根据地勘资料及现场实地地质情况,来确定地基处治的方法。

(3)路面结构层以下大于等于60cm 范围内采用砾石土(含石量60%)进行填筑,压实度95%。

(4)路基防护结合本区域的降水情况及路基填料的情况,对路基防护和排水进行综合研究,对挖方段边坡高度大于3m的路段采用锚杆框格梁防护,挖方边坡高度小于3m时则采用一般植草防护;对填方段边坡高度大于3m的路段采用拱形骨架防护,填方边坡边坡高度小于3m时则采用一般植草防护;植被的选择可结合项目特点、周边自然环境灵活选用。

对于高填土或受到用地限制时采用挡土墙防护。

9、路面及人行道设计1) 路面结构设计(1)新建路面结构层设计(按主干道等级计算)2) 人行道铺装结构设计(1)8cm 青石板铺面(2)3cm M10水泥砂浆调平层(3)15cm C15素混凝土基层(4)12cm 级配碎石底基层3) 机动车道主要质量控制指标(1)沥青标号:AH-70。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进行施工,总厚度为37cm。

第一层厚18cm,水泥含量6%,压实度≥98%,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第二层厚为19cm,水泥含量4%,压实度≥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

(3)水泥稳定碎石层碾压后洒布PC-2乳化沥青透层,用量1.1L/m2 ;下封层选用PC-1乳化沥青,用量0.9L/m2 ,撒布0.5cm ~1cm,石料 5m3 /1000m 2 ;各层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均应洒布PC-3粘层沥青,用量 0.4L /m2 ;(4)路基抗压回弹模量E 0 :≥40Mpa。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填料最大粒料不大于31.5mm,级配碎石底基层填料最大粒料不大于37.5mm,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要求:4) 人行道主要质量控制指标:(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为15cm,水泥含量4%,压实度≥95%,7d 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10、路缘石考虑到景观提升的效果,道路沿线路缘石全部进行更换,立缘石材质均为石材,流水石材质为石材。

11、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设置于整段人行道、沿线单位出入口、道路交叉口、人行过街设施、公交车站等设施处满足视力残疾者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

参照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执行。

第二章、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开工前应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和理解设计要求,并详尽调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现场情况等,编制详细完善的实施性项目组织计划。

认真做好施工放样,标高复测等准备工作。

复测无误后再进行施工。

复测方代表必须全过程参与测量施工复测工作,并对复测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施工过程中每一步工作的测量放样点必须经过各工段测量负责人的复测和签认方可施工,未经签认的测量点出现任何责任由各路段全部负责。

2、施工全过程中各项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图集、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如有疑义或不明之处,需及时与业主、监理、设计方进行协商。

3、各道工序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签字后,方可展开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施工组织计划应仔细研究交通保通方案,确保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有序,道路畅通。

5、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

6、圬工构造物所用石料、砂浆等的强度应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砌筑圬工砌体时,要求砂浆饱满,石料之间错缝砌筑,有回填的砌体必须待砂浆强度达70%以上时方可回填,所有砌体应做到外观整齐、勾缝美观、石料统一。

7、注意不同排水设施的衔接,与各类综合管线应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统一的道路排水系统。

并注意对周边小区、单位现有的雨污水排出口进行顺接。

8、构造物基坑开挖时应注意及时排水并回填基坑,禁止基坑受到浸泡。

9、挖方路基施工中,应注意地质、地形及水文等条件。

10、平交路口工程范围线内的平交道路路面结构与行车道路面结构保持一致。

11、对于其他相交道路衔接界面,应注意平面与高程衔接的吻合,包括坐标、高程一致以及平面、纵面线形的和顺。

无论是道路中心线或各类边线平面衔接点位置或高程,应待衔接界面两端放样吻合后才可施工,如有偏差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联系找出原因,属于允许误差范围内时,可采取修正措施调整,整接吻和后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