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世代:昆虫一个新个体(不论是卵或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2.年生活史:一种昆虫一年内的发育史,或更确切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代结束止的发育经过,称为年生活史。

3.两性生殖:昆虫经过两性交配而产出后代的生殖方式叫两性生殖。

4.孤雌生殖:昆虫不经过两性交配或经交配但不产生受精卵而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叫孤雌生殖。

5.变态: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的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

6.不全变态:一生经历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3个虫期,而且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发育而逐步显现,翅在幼期的体外发育,称为不全变态。

7.休眠:常常是由不良环境引起的昆虫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当不良环境消除后昆虫可马上恢复活动,继续生长发育的现象。

8.滞育:由光周期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必须经过一定条件的刺激,昆虫才能在回到合适的光周期时继续生长发育。

9.羽化:昆虫由蛹或老熟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叫羽化。

10.补充营养:成虫期所进行的营养。

11.趋光性:就是昆虫对光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活动的习性。

12.完全变态:一生经历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四个时期,其翅是在幼虫的体壁下发育,不显露在体外的变态方式叫完全变态。

13.化蛹:昆虫由老熟幼虫脱皮而产生蛹的过程叫化蛹或蛹化。

14.孵化:昆虫完成胚胎发育后,卵破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15.虫龄:幼虫的大小或生长进程叫虫龄。

虫龄以蜕皮次数做为指标,虫龄=蜕皮次数+116.龄期:相邻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就是该虫龄的龄期。

17.生长脱皮:昆虫在幼虫阶段所进行的蜕皮,脱皮后伴随着体积的增大,而没有重大的形态上的改变。

18.离蛹:附肢和翅悬垂游离于蛹体外,可以活动,同时腹节间也能自由活动。

19.渐变态: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很相似,只是翅未成长和生殖器官未成熟。

20.半变态:幼期水生生活,成虫陆生,以致成幼期具有明显的形态分化。

21.多足型幼虫:既有胸足又有腹足的幼虫。

22.鳃叶状触角:触角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开合,状似鱼鳃。

23.具芒状触角:触角三节,第三节较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为触角芒)。

24.丝状触角: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部一二节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形状相似,逐渐向端部缩小。

25.脉序:翅脉的分布型式。

26.肘状触角:触角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膝状或肘状弯曲。

27.羽毛状触角:触角柄节各亚节向两边突出成细枝状,很像鸟类羽毛。

28.寡足型幼虫:只有胸足,无腹足的幼虫。

29.鳞翅:质地为膜质,翅面布满鳞片的翅叫磷翅。

30.半鞘翅:翅的前半部分加厚呈革质,而后半部分仍为膜质的翅叫半鞘翅。

31.膜翅:质地膜质、透明。

32.鞘翅:翅的质地为角质,坚硬,翅面无可见翅脉的翅叫鞘翅。

33.覆翅:翅的质地革质、半透明,翅脉仍可见。

34.无足型幼虫:既无胸足也无腹足的幼虫。

35.性二型现象:同种昆虫,雌雄两性除性器官和外生殖器存在差异外,还存在个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现象。

36.捕捉足:足的基节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有刺,可以折贴镶嵌在腿节的槽内,形似折刀,用以捕捉猎物等。

37.跳跃足:足的腿节特别膨大,胫节细长,可折贴在腿节下,胫节可突然伸直,使虫体向前或向上跳起。

38.步行足:昆虫最常见的一种足,常较细长,各节无显着特化,适于行走。

39.携粉足:足的胫节扁宽,外面光滑两边有长毛相对环抱,用以携带花粉(称花粉篮)。

基跗节很大,内面有10-12 排横列的硬毛,用以梳刷附着在体毛上的花粉(称花粉刷)。

40.围蛹:蛹体本身为离蛹,但紧密包被于幼虫最后一次脱下的皮所形成的桶形的蛹壳中。

41.复变态:全变态的一种特殊变态方式,其幼虫在各个时期在生活、习性、形态、结构有极大差别,比一般全变态类昆虫更为复杂。

42.多食性:能取食不同科的多种植物或动物的昆虫。

43.多型现象:同种同性别的昆虫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个体的现象。

44.寡食性:能取食一科及其近缘科的昆虫。

45.趋化性:昆虫趋性某种化学物质的行为。

46.色素色:又称化学色。

是由于虫体一定部位有某些化合物的存在而造成的,这些物质吸收某种长光波,而反射其它光波形成。

47.消化系数:食物经消化作用后,可消化吸收的部分与消耗食物的比值,称为消化系数。

48.肠外消化:昆虫在取食前先将唾液或消化液注入寄主组织内,当寄主组织溶解后,在吸回肠内的过程,称为肠外消化。

常见于刺吸式口器和肉食性的昆虫中。

49.翅脉:在翅面上,沿着有气管的地方加厚就形成翅脉。

50.被蛹:足、翅等附肢紧贴在蛹体上,不能自由活动。

51.抗生性:食物不能全面满足昆虫营养上的需求,或含有对昆虫有毒的物质. 或缺少一些对昆虫特殊需要的物质,因而昆虫取食后发育不良,寿命缩短,生殖力减弱, 甚至死亡;或者由于昆虫的取食刺激而受伤部位产生化学变化或组织上的变化而抗拒昆虫继续取食。

52.耐害性:有些植物在被害虫为害后具有很强的增殖和恢复能力, 能显着减轻被害的损失。

53.不选择性:植物不具备昆虫产卵或刺激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 食物具有拒避产卵或抗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 或者昆虫的发育期与食物的发育期不适应而不被取食为害。

54.蜕裂线:是幼虫脱皮时裂开的线,通常呈倒Y 形,它的中干起自胸部的背中央,伸到复眼间分叉成两条测臂。

55.过滤却点:温度降低时,昆虫体温随着下降,当下降到零度以下的一定温度时,昆虫体温突然上升,上升至接近零度而后又继续下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为止。

突然开始上升的温度叫过滤却点。

56: 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特殊腺体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其它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

57:平衡棒;双翅目昆虫和介壳虫的雄虫, 后翅退化成很小的棒状构造.它在飞行中其平衡身体的作用。

58.翅脉: 是翅的两层薄膜之间纵横行走的条纹.由气管部位加厚所形成, 对翅膜起着支架的作用59.特定年龄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是按照动物的年龄或发育阶段顺序、系统地记载种群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数量而整理成的生命表。

60.趾钩:趾的末端有成排的小钩•是鳞翅目幼虫最常用的鉴别特征。

61.孤雌生殖:在昆虫中,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的个体的现象。

62.胎生:有一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生出幼虫或若虫来的生殖方法。

63.胚后发育:昆虫由卵中孵出来起,一直到羽化为成虫的整个发育过程。

64.蜕皮:昆虫自卵中孵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要重新形成新表皮,将旧表皮脱去的现象。

65.补充营养:昆虫在成虫期为了生殖细胞发育成熟而进行的营养活动。

66.突触:昆虫各类神经元的树状突、侧枝活轴突的端丛,并非是直接连着的,而是在脑内、神经节内活神经肌肉连接点等处形成突触,进行联系和传递信息的。

67.滤室:是大量汁液昆虫的一种适应性构造,在第一胃外方的一侧,有第三胃的后段及前后肠的前段部分,外面再包有一层围膜,即构成滤室。

68.发育起点:昆虫开始生长发育的最低环境温度。

69.趋光性: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向着光源或背离光源的反应。

70.趋化性:是通过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向性反应。

71.生物群落:各种生物都是以种群围单位,维持相当的数量进行繁衍柄在生境内占有一定的空间,各种种群之间相互联系而形成生物群落。

72.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生境的气候,土壤,及其它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

73.种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74.内禀自然增长率: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允许种群无限制地增长时的种群出生率。

75.种群结构:在种群内生物学特性有差异的各类个体群在总体内的比例分配.其中,最主要的时性比和年龄组配,其他还有翅型,生物型等。

76.发育历期: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一个世代,一个虫期,或一个龄期)所经历的时间,通常以”日”为单位。

77.发育速率:在单位时间内(如”日”)内能完成一定发育阶段数。

78.积温: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为一常数。

79.有效积温:生物在发育期内要求摄取有效温度(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总和.80.生命表(life table ):就是系统地跟踪一个生物种群,把种群在各个连续的时段(或发育阶段)内的死亡数量,死亡原因以及繁殖数量,按照一定的格式详细列出而构成的表格。

在对昆虫种群系统的研究中,昆虫生命表是一套重要的研究技术。

五、问答题1.昆虫口器类型有哪些了解口器构造特点对指导防治有何意义2.昆虫纲(成虫)的形态特征是什么3.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了解触角的形态在昆虫学上有何意义4.昆虫纲繁盛的原因有哪些5.成虫期是否都不取食为什么7.半翅目昆虫和同翅目昆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8.鞘翅目昆虫有哪些特点9.鳞翅目幼虫和叶蜂幼虫有哪些区别10.直翅目昆虫有何特点11.螨与昆虫、蜘蛛有何区别12.昆虫人类有何关系13.昆虫的神经冲动是如何在突触传导的14.昆虫的神经冲动是如何在轴突上传导的15.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是怎样调节昆虫的蜕皮的16.叙述昆虫模式脉序各翅脉的名称及顺序。

17.昆虫翅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18.试述在各虫态时的滞育的激素控制19.昆虫体壁的构造与害虫防治有何关系20.昆虫产卵器的构造是怎样的了解昆虫产卵器构造有何意义21.昆虫的不全变态和全变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3.昆虫足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24.昆虫翅的分区及各部分的名称是怎样的25.试述前肠与后肠的组织区别26.昆虫体壁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体壁的功能有哪些27.幼虫期的生命活动特点是什么28.简要叙述蝗虫消化道的结构及其功能。

29.简要叙述温度对昆虫的影响。

30.有效积温在昆虫学上有何应用和局限性31.什么叫抗虫性植物抗虫性的机制如何32.如何构建昆虫特定年龄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有何用处33.如何区别昆虫的昆虫病毒病、细菌病害和真菌病害34.昆虫选择食物的原则是什么35.特定时间和特定年龄生命表有何区别36.昆虫是怎样进行呼吸的37.昆虫血液组成、功能及昆虫免疫的关系38.昆虫外激素种类及其应用。

39.杀虫剂怎样对昆虫神经系统影响40.过冷却特性与害虫耐寒性的关系五、问答题1.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刮吸式等;根据口器类型选择药剂,识别昆虫。

2.体躯分段,头部是取食和感觉中心,胸部是运动的中心,腹部是生殖和新陈代谢的中心,变态。

3.丝状、刚毛状、具芒状、肘状等,是昆虫分类依据,根据触角类型识别昆虫。

4.体小、有翅、口器从咀嚼式转变为吸收式、繁殖力强、适应性强。

5.有的成虫需要取食,叫补充营养,有的不需要取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