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函数是微积分的研究对象,极限是微积分的理论基础,而连续性是可导性与可积性的重要条件。
它们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
第一节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大纲内容】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和无穷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洛必达法则;两个重要极限:。
【大纲要求】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考点分析】数列极限的考点主要包括:定义的理解,极限运算法则的理解,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求极限,利用定积分的定义求和式的极限等等。
函数极限的考点主要包括: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由已知极限求未知极限,极限中的参数问题,无穷小量阶的比较等等。
一、数列的极限1.数列的极限无穷多个数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称为数列,记为数列,其中称为数列的一般项或通项。
设有数列和常数A。
若对任意给定的,总存在自然数,当n>N时,恒有,则称常数A为数列的极限,或称数列收敛于A,记为或。
没有极限的数列称为发散数列。
收敛数列必为有界数列,其极限存在且唯一。
2.极限存在准则(1)定理(夹逼定理)设在的某空心邻域内恒有,且有,则极限存在,且等于A .注对其他极限过程及数列极限,有类似结论.(2)定理: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3.重要结论:(1)若,则,其中为任意常数。
(2)。
(3)。
【考点一】(1)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2)单调递增且有上界的数列必有极限,单调递增且无上界的数列的极限为+∞.(3)单调递减且有下界的数列必有极限,单调递减且无下界的数列的极限为-∞.【评注】(1)在应用【考点一】进行证明时,有些题目中关于单调性与有界性的证明有先后次序之分,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证明次序。
(2)判定数列的单调性主要有三种方法:Ⅰ计算. 若,则单调递增;若,则单调递减。
Ⅱ当时,计算. 若,则单调递增;若,则单调递减。
Ⅲ令,将n改为x,得到函数。
若可导,则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
【例1·证明题】设数列满足证明数列的极限存在并求极限.【例2·证明题】设f(x)是区间上单调减少且非负的连续函数,,证明数列的极限存在。
【考点二】(夹逼准则)设有正整数,当时,,且,则. 【评注】在使用夹逼准则时,需要对通项进行“缩小”和“放大”,要注意:“缩小”应该是尽可能地大,而“放大”应该是尽可能地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夹”不住,那么就说明夹逼准则不适用于这个题目,要改用其他方法。
【例3·计算题】计算极限:【考点三】用定积分的定义计算和式的极限:由定积分的定义知,当连续时,有,【例4·计算题】求下列极限:【例5·选择题】等于()【考点四】设,则。
也就是说,将数列中的正整数改为连续变量,令,则数列的极限等于相应的函数的极限,即综合题也很重要。
【例6·解答题】设在x=0某邻域内可导,且.求极限.【例7·选择题】设, 则极限等于()【例8·证明题】设,证明:(1)对于任何自然数n,方程在区间中仅有一根。
(2)设二、函数的极限【考点五】也就是说,函数极限存在且等于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极限与右极限都存在,并且都等于A。
①②【评注】在求极限时,如果函数中包含或项,则立即讨论左右极限和,再根据【考点五】判断双侧极限是否存在。
【例9·解答题】确定常数a 的值,使极限存在。
【考点六】使用洛必达法则求型未定式的极限之前,要将所求极限尽可能地化简。
化简的主要方法: (1)首先用等价无穷小进行代换。
注意:等价无穷小代换只能在极限的乘除运算中使用,而不能在极限的加减运算中使用,但在极限的加减运算中高阶无穷小可以略去; (2)将极限值不为零的因子先求极限;(3)利用变量代换(通常是作倒代换,令)(4)恒等变形:通过因式分解或根式有理化消去零因子,将分式函数拆项、合并或通分达到化简的目的。
(5)常见的等价无穷小代换: 当X →0时,我们有:当0→x 时常用的等价无穷小1))1ln(~1~arctan ~arcsin ~tan ~sin ~x e x x x x x x +-; 2)221~cos 1x x -; 3)ax x a ~1)1(-+; 4)31sin ~arcsin ~6x x x x x --,31arctan ~tan ~arcsin sin ~3x x x x x x x ---, 31tan sin ~arcsin arctan ~2x x x x x --,2ln (1+)~2x x x -5)2ln(1)~x x x ++ 6)ln 11~ln x x a a e x a -=- 7)ln(1)log (1)~ln ln a x xx a a++=未定式极限:00,∞∞,∞-∞ , 0×∞, 1∞ ,00 ,∞0 【例10·解答题】求极限.【例11·解答题】求极限【例12·解答题】设函数f (x )在x=0处可微,又设,函数,求极限【考点七】求型未定式极限的方法:(1)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最大的无穷大 (2)使用洛必达法则【例13·解答题】求极限 .【考点八】化和型未定式为型和型的方法是:∞-∞型:(1)通分法 (2)根式有理化法 (3)变量代换法 0×∞型:0×∞1100000∞∞∞⨯∞==⨯∞==∞或【例14·解答题】求极限.【例15·解答题】求极限:【例16·解答题】求极限 .【例17·解答题】求极限.【考点九】(1)求幂指函数型不定式的极限,常用“对数分解式”化为型后再使用洛必达法则,即(2)计算型极限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如下的 型极限计算公式:设()()00lim 0,lim x x x x f x g x →→==∞,则()()()()()()00lim ln 1lim 1lim x x g x f x g x g x f x x x x x f x ee→+⎡⎤⎣⎦→→+==⎡⎤⎣⎦即1A e ∞=,A 是括号中1后的函数()f x 与指数幂()g x 的乘积的极限。
【例18·解答题】(北京大学,2002年)求极限.【例19·解答题】计算.【考点十】(1)已知 =,则有:(2)已知,若,则.【评注】在已知函数的极限求未知的参数问题时,【考点十】是主要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若 且 则【例20·解答题】设 ,则.【例21·选择题】设为两实常数,且有,则的值分别为( )(A ), (B ) ,(C ), (D ),【考点十一】在已知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涉及到无穷小量阶的比较的话,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无穷小量阶的比较的定义处理一下再说。
【评注】无穷小量阶的比较,是一个重要考点。
其主要方法是将两个无穷小量相除取极限,再由定义比较阶的高低。
设是同一过程下的两个无穷小,即。
若若则称是比低阶的无穷小;若若则称与是等价无穷小。
若=C≠0,>0,则称是的阶无穷小。
【例22·解答题】已知当时,与是等价无穷小,与是等价无穷小,求常数和。
【例23·选择题】当时,和都是关于的n阶无穷小量,而是关于的m阶无穷小,则()。
(A)必有m=n (B)必有(C)必有(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例24·证明题】设函数f(x)在x=0的某邻域内具有二阶连续导数,且,。
证明:存在唯一的一组实数,使得当时,是比高阶的无穷小。
第二节函数的连续性【考点分析】主要考点包括:函数连续的充要条件,间断点的类型及其判断,闭区间连续函数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等。
一、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Ⅰ.函数连续性概念连续:定义1 设函数在点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则称函数在点处连续,并称为连续点。
定义2若函数在点的某个左(右)邻域内有定义,并且,则称函数在点处左(右)连续。
显然,函数在点处连续的充要条件是在点既左连续又右连续。
定义3 函数在开区间内连续,是指在内每点都连续;在闭区间上连续,是指在开区间内连续,并且在左端点处右连续,在右端点处左连续。
使函数连续的区间,称为的连续区间。
Ⅱ.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定义函数不连续的点称为函数的间断点,即在点处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出现:(1)在点附近函数有定义,但在点无定义;(2)不存在;(3)与都存在,但,则称在点处不连续,或称为函数的间断点。
间断点的分类:设为函数的间断点,间断点的分类是以点的左、右极限来划分的。
第一类间断点:若与都存在,则称为第一类间断点:(1)若,则称为跳跃型间断点,并称为点的跳跃度;(2)若存在(即=),则称为可去间断点。
此时,当在无定义时,可以补充定义,则在连续;当存在,但时,可以改变在的定义,定义极限值为该点函数值,则在连续。
第二类间断点:若与中至少有一个不存在,则称为第二类间断点,其中若与中至少有一个为无穷大,则称为无穷型间断点;否则称为摆动型间断点。
【例25·解答题】设函数问a为何值时,在x=0处连续;a为何值时,x=0是的可去间断点?【例26·解答题】设,其中试求的表达式,并求函数在间断点处的左、右极限。
【例27·解答题】试确定和的值,使有无穷间断点,且有可去间断点.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定理定理1:(有界性定理)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必在[a,b]上有界。
定理2:(最大值最小值定理)闭区间[a,b]上的函数,必在[a,b]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在[a,b]上,至少存在两点,使得对[a,b]上的一切x,恒有.此处与就是在[a,b]上最小值与最大值。
定理3:(介值定理)设函数在闭区间[a,b]连续,m与M分别为在[a,b]上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则对于任一实数c(m≤c≤M),至少存在一点,使。
定理4:(零点定理或根的存在定理)若在闭区间[a,b]上连续,且,则至少存在一点,使。
【例28·解答题】设函数在[a,b]上连续,且。
利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证明存在一点,使。
【例29·解答题】设为正常数,证明方程有且仅有三个实根,它们分别位于区间内。
第三节函数、极限、连续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区间[a,+∞),表示不等式()2.若3.函数是( )。
(A )偶函数 (B )奇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4.函数y=f(x)与其反函数 y=f -1(x )的图形对称于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