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测试题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测试题

中国地理测试(二)1.下列有关“北方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均小于800mm B.北方地区无亚热带分布C.北方地区地跨我国三大阶梯 D.北方地区由东北、华北、西北三部分组成 2. 下列有关“南方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 B.南方地区地带性土壤为棕壤C.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读图,回答3.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A.① B.② C.③ D.④4.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A.工业基础薄弱B.交通条件落后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D.劳动力不足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

读年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吉林高于河北 B.山西高于河南C.青海高于甘肃 D.安徽高于湖南6.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轻型化 B.劳动力资源丰富C.森林覆盖度较高 D.离国际市场较近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降水量只有300~400mm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mm以上,那里的人、畜用水几乎全靠地下水窖蓄积有限的雨水,右图示意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集雨水窖”。

7.该地“集雨水窖”建设中设置沉淀池的主要原因是该地A.地表崎岖不平B.水污染严重C.地表水含沙量大D.地表水容易渗漏8.该地用“地下水窖”蓄水的好处是A.增加土壤水分B.减轻水土流失C.减少水分蒸发D.减轻洪涝灾害9.黄淮海流域时常面临春旱、夏涝的威胁,春旱、夏涝与右侧锋线位置对应的时间依次是A.III、IB.II、IIIC.I、IIID.III、II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体保持充足供应的蒸发量。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降水量、可能蒸发量逐月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据图可知,该地A.6月蒸发量最大 B.实际蒸发量取决于气温高低C.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D.7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明显11.据图推断该地最易发生火灾的月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转场是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的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

图示意我国某山地转场线路,甲、乙、丙、丁表示四季牧场。

读图完成 12-13题。

12.丙牧场附近森林主要是A.针叶林 B.季雨林C.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13.图中表示春季牧场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①旱涝 ②台风 ③高温 ④风沙⑤寒潮 ⑥盐碱 ⑦缺水 ⑧低温A.①④⑥⑦ 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⑧15.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水稻、油菜、茶叶B.春小麦、亚麻、甜菜C.棉花、玉米、甘蔗D.冬小麦、棉花、花生16.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

与高雄附近的盐场无关的要素是A.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B.东南信风的背风坡C.气温高,蒸发多D.晴天多,降水少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

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回答17-18题。

地区 甲 乙经纬度 102°E,25°N 113°E,28°N海拔(米) 1 891 681月平均气温(℃) 7.7 47月平均气温(℃) 19.8 3217.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18.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

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铁路干线,与沪昆高铁干线近似平行的是A.成昆线 B.湘黔线C.京九线 D.南昆线20.沪昆高铁干线A.途经昆明、武汉等省级行政中心B.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C.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沿线地区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21. 一个区域往往具有其特色的地表形态,我国云贵高原发育最典型的地貌是A.喀斯特地貌 B.黄土地貌 C.风成地貌 D.流水地貌有人游完长城,在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①秦岭、②黄河B.①阴山、②黄河C.①秦岭、②长江D.①阴山、②长江23.游记中“北顾”的深秋景观是我国的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24-25题。

24.下列关于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为柴达木盆地,属于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属于第二级阶梯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5.有关我国地形、地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夏季风的深入 B.使大河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C.有利于形成充足的耕地 D.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读下图“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 K、L、N、M 所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及简称搭配正确的是A.山西省(晋)、青海(青)、广西(桂)、湖北(湘)B.山西省(晋)、西藏(藏)、贵州(黔)、湖北(鄂)C.山西省(晋)、西藏(藏)、安徽(皖)、湖北(鄂)D.山西省(晋)、新疆(新)、贵州(贵)、湖北(鄂)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脉①是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B.山脉②是昆仑山脉C.山脉③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以西是四川盆地D.图中四个省区中,有三个省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山脉是地形的骨架,读图中山脉,完成28-29题。

28.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阴山昆仑山南岭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29.关于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B.⑥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30-32题。

30.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面积和流程长度、含沙量均居我国首位B.三峡位于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C.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D.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联结南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31.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其原因主要是A.支流集中分布在干流南侧 B.主要湖泊在干流两侧均有分布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向南逐渐推移 D.南北两侧的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32.关于长江和黄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凌汛现象发生 B.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中游河段C.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D.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 读图,回答33-35题。

33.图中大致与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的山脉是A.① B.②C.③ D.④34.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黑土退化 D.沙尘暴35.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减少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36-37题。

36.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A.高寒及荒漠地区少 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C.面积大的省区较多 D.边境省区比较多37.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根据下表资料,回答38-40题。

38.表1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39.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40.有关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在我国所跨热量带最多41.读下面我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

(均填字母)(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

(4)图示地区主要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东段山麓的高山沼泽,与沱沱河(1978年被认定为正源,并沿用至今)、楚玛尔河(北源)并称为“长江三源”。

当曲又称阿克达木河,藏语的意思是“沼泽河”,在当曲流域内东部的山间盆地、滩地区,分布着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

受自然条件限制,当曲流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神秘的无人区,但近年来随着考察队的深入,对其水文、气候等地理环境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图13是某考察队所获的长江源水系分布示意图及相关数据。

(1)说出当曲的汛期并分析原因。

(5分)(2)有学者认为当曲才是长江的真正源头,请说出其中的理由。

(4分)(3)分析当曲流域沼泽湿地广布的自然原因。

(6分)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

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1)说出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

(3分)(2)指出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原因。

(6分)(3)与湘西地区相比,分析湘东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优势条件。

(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