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概念及分类云计算是计算机发展的未来,是革命性的变化,所谓云计算就像水和电一样,打开开关或者拧开水龙头就可以了。
但究竟什么是云计算,它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它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下面对其进行简要剖析。
1云计算的由来云计算这个概念其实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凭空出现的,而是IT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在云计算概念诞生之前,很多公司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诸多服务,比如订票、地图、搜索,以及其他硬件租赁业务,随着服务内容和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对于服务的可靠性、可用性的要求急剧增加,这种需求变化通过集群等方式很难满足要求,于是通过在各地建设数据中心来达成。
对于像Google和Amazon这样有实力的大公司来说,有能力建设分散于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来满足各自业务发展的需求,并且有富余的可用资源,于是Google、Amazon 等就可以将自己的基础设施能力作为服务提供给相关的用户,这就是云计算的由来。
在云计算的概念诞生后,从IBM、Google、Amazon到Dell、微软等,这些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云计算的发展,并且都从各自的角度诠释着云计算以及相关的应用。
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卡锡(John McCarthy)就提出了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像水和电一样的公共事业提供给用户。
云计算的第一个里程碑是1999年提出的通过一个网站向企业提供企业级的应用的概念;另一个重要进展是2002年亚马逊(Amazon)提供一组包括存储空间、计算能力甚至人力智能等资源服务的Web Service;2005年亚马逊又提出了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也称亚马逊EC2的Web Service,允许小企业和私人租用亚马逊的计算机来运行它们自己的应用。
到2008年,几乎所有的主流IT厂商开始谈论云计算,这里既包括硬件厂商(IBM、HP、Intel、思科、SUN等)、软件厂商(微软、Oracle、VMware等),也包括互联网服务提供商(Google、亚马逊、Salesforce等)和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AT&T等),当然还有一些小的IT企业也将云计算作为企业发展战略。
这些企业覆盖了整个IT产业链,也构成了完整的云计算生态系统。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
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及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之所以称为“云”,是因为它在某些方面具有现实中云的特征:云一般都较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它的边界是模糊的;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无法也无需确定它的具体位置,但它确实存在于某处。
之所以称为“云”,还因为云计算的鼻祖之一亚马逊公司将曾经大家称作网格计算的东西取了一个新名称“弹性计算云”(EC2),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云计算被视为“革命性的计算模型”,因为它使得超级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自由流通成为可能。
2云计算定义虽然云计算这一概念炒得火热,但业界对其定义却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一方面说明了大家对这一概念理解存在差异,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从自身角度出发来定义云计算。
我们在剖析各种云计算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更为中立的云计算定义,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来描述云计算研究的内容、范畴和重要意义。
维基百科()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方式,通过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
云计算的资源是动态易扩展而且虚拟化的,通过互联网提供,终端用户不需要了解“云”中基础设施的细节,不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无需直接进行控制,只关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以及如何通过网络来得到相应的服务。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云计算的报告,该报告认为云计算既指在互联网上以服务形式提供的的应用,也指在数据中心中提供这些服务的硬件和软件,而这些数据中心中的硬件和软件则被称为云。
商业周刊(Business )的文章指出,Google的云就是由网络连接起来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廉价计算机,这些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每天都处理着来自于互联网上的海量检索数据和搜索业务请求。
商业周刊在另一篇文章中总结道,从Amazon的角度看,云计算就是在一个大规模的系统环境中,不同的系统之间互相提供服务,软件就是以服务的方式运行,当所有这些系统相互协作并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时,这些系统的总体就成了云。
IBM认为,云计算是一种计算风格,其基础使用公有或私有网络实现服务、软件及处理能力的交付。
云计算也是一种实现基础设施共享的方式,云计算的使用者看到的只有服务本身,而不用关心相关基础设施的具体实现。
Google的云计算概念接近于一种应用云。
因为对Google公司来说,由于其最大的业务为搜索引擎,其做云计算的目的最早就是为了优化其搜索引擎的性能,在发展了其基础设施规模之后,希望将其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使用,只不过它在上面加载了很多服务,包括文字处理、地图、图片处理等。
我们认为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只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
为方便理解以上云计算的思想,我们可以将云服务与传统电力服务作类比来进行阐述和表达。
“服务器群”类似于“发电机”提供“电力”资源;虚拟技术类似于“变压装置”使电压成倍增加或降低,从而实现弹性计算;资源调度器类似于“整流装置”,可以整合各个“发电站”的电力进行集中供电;服务管理器传送运服务;安全监控系统类似于“保险装置”,可以保证传输过来的“电”安全可靠,不会由于异常情况(如短路)损害家电和人身安全;云电脑、云手机等终端设备类似于加点,可以通过它们获取“电”(云资源)。
“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
目前看来,云计算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数据存储即服务(D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云安全”和虚拟化应用等内容。
云计算的定义中有4个关键要素。
(1)硬件、平台、软件和服务都是资源,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在云计算中,资源已经不限定在诸如处理器、网络带宽等物理范畴,而是扩展到了软件平台、Web服务和应用程序的软件范畴。
传统模式下自给自足的IT运用模式在云计算中已经改变成为分工专业、协同配合的运用模式。
对于企业和机构而言,他们不需要规划属于自己的数据中心,也不需要将尽力耗费在与自己主管业务无关的IT管理上。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也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费用购买软件,因为云中的服务已提供了他所需要的功能。
(2)这些资源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扩展和配置。
云计算可以根据访问用户的多少,增减相应的IT资源(包括CPU、存储、带宽和中间件应用等),使得IT资源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变化的需要。
云计算模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足以适应各个开发与部署阶段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应用程序,提供者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及时部署资源,最终用户也可按需选择。
(3)这些资源在物理上一份不是的共享方式存在,但最终在逻辑上一旦以整体的形式呈现,对于分布式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计算密集型应用需要并行计算来实现,此类的分布式系统往往是在同一个数据中心中实现,虽然有较大的规模,有几千甚至上万台计算机组成。
例如,一款商业应用的服务器可以设在与北京的金融街,但是它的数据备份却又位于成都的的数据中心完成。
(4)用户按需使用云中的资源,按实际使用量付费,而不需要管理它们。
即付即用的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存储和网络带宽中(计费单位为字节)。
虚拟程度的不同导致了计算能力的差异。
例如,Google的App Engine按照增加或减少负载来达到其可伸缩性,而其用户按照使用CPU的周期来付费;亚马逊的AWS则是按照用户所占用的虚拟机节点的时间来进行付费(一小时为单位),根据用户指定的策略,系统可以根据负债情况进行快速扩张或者缩减,从而保证用户只使用他所需要的资源,达到为用户省钱的目的。
3对云计算的理解3.1为什么需要云计算任何新的技术和新的概念,都是两种因素驱动的结果: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
业务需求的拉动,希望解决业务应用的问题,云计算本质上是希望解决资源利用率、计算能力不足和成本的问题。
技术发展的推动,使得云计算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IT创新的商业价值。
云计算的出现也有其必然性。
3.2推动云计算的产业力量1、云计算首先是产业界的商业利益推动的结果目前云计算的解决方案都反映了不同的商业诉求,包括互联网公司,如Google、Yahoo、Amazon等,以及基础架构提供商,如IBM何Microsoft等。
分析最早出现的云计算--Amazon的弹性计算EC2对理解云计算的来历非常有意义。
弹性计算云采用VPS/VDS技术,使用虚拟软件(XEN),将一台实体机器虚拟成多个实例出租;当遇到大流量偶发事件时,多增加实例即可,也可以根据规律,譬如每天的繁忙时段租用多个实例等方式;他们不销售物理的部署平台(因为他们不是硬件设备生产商),而是以实力租用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除了实力租用服务之外,另外提供简单队列服务和简单存储服务,所有服务都按需付费,例如,10美分每小时的价格可以租用到一个如下配置的实例:1.7GB的内存,1个EC2的计算单元、160GB的虚拟存储容量。
这种商业模式本质上是源于互联网高潮期建设的庞大计算资源的过剩,最初动机是过剩计算能力的输出。
因为许多的互联网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21世纪初那段互联网泡沫期购买了大量的计算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互联网高潮之后,留下来的计算资源相对于他们现有的业务就是大大过剩了。
变卖设备是不现实的,计算机产品的贬值和折旧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几乎不值什么钱了。
于是,出租就是最好的出路。
受到SaaS的启发,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业务类型叫做IaaS。
这就是最初的云计算概念,显然这是商业推动的结果,没有太多技术上的创新。
伺候,Google和Yahoo、Apache等互联网企业,利用其庞大的计算资源和强大的软件研发和软件产品服务能力,期望以一种不对称的竞争优势来彻底颠覆软、硬件霸主IBM和软件巨头微软等现存帝国。
他们的武器就是SaaS加上IaaS,外加他们强大的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如Google的分布式文件系统GFS,资料库BigTable以及Google搜索引擎,Gmail、Google Reader等。
他们的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复核的计算资源虚拟化运营,提供不依赖于Windows桌面和后台强大的IBM数据库、中间件以及SAP ERP等IT“强权”的解决方案。
目前,他们是云计算的始作俑者,也是话语权的主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