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讲义(48学时)
课程内容:
第一篇:财政理论基础(32)
1、导论
2、福利经济学
3、交换经济
4、生产经济
5、公共品
6、外部性
7、不完全竞争
8、信息不对称
第二篇:财政实践(16)
1、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2、财政收入(税收等)
3、财政政策
第一章导论
一、引言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
——(宋)苏辙
所谓财政,国之大计,不可不察。
那我们了解的财政活动主要有哪些呢?(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财政问题)
比如: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供电、供水、供气
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
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
医疗保障、失业保险
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使用费:电费、水费……
税收:消费税、所得税、财产税……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可以说:我们的一生时时、处处受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
由于财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它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之一。
二、什么是财政学
1、经济学原理回顾
我们知道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里面涉及到几个问题:
生产什么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商品的交易,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Max U(x1,x2)
S.t p1*x1+p2*x2=I
●如何生产产品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最优的投入要素,使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Max π=p*y-c(y)
●而为谁生产强调的是社会财富(福利)的分配是否公平
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西方经济学家试图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运行良好的体制的过程。
这些经济学家对该体制的进行描述,并在相关假设条件下提出:任由人们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交易可能是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最好途径。
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的。
对于该两个基本原理我们下一章再说。
2、私人欲望和公共欲望
人类的欲望可分为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
私人欲望
⏹指个人希望独自拥有、独自享用的欲望
⏹如:获得并享用食品、衣服等物品的欲望
⏹私人欲望一般经由市场机制达成
公共欲望
●指能够与别人共同享用而不是独自享用的欲望
●如:道路与公园的使用、警力与国防的保护等欲望。
●公共欲望一般经由政府机制达成
3、私人部门经济学与公共部门经济学
私人部门经济学(private sector economics)着重研究私人欲望如何借助市场途径达成;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着重研究公共欲望如何借助预算和投票过程达成。
4、财政与财政学
政府是满足公共欲望的当然“人选”,因此,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主要指政府的经济活动;而政府从事的经济活动,衍生出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问题以及收支的管理问题。
所以简单地说:财政指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管理
财政学(public finance)
●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也称为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或公共部门经济学
三、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1、混合经济
我们说混合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体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体制),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实际上由私人部门经济和公共部门经济共同组成;由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共同作用。
2、纯粹私人部门经济的运行纯私人部门经济的特点
●两个主体:家庭和企业
●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纯私人部门经济的运行
●商品运动过程(图中实线部分)
●货币运动过程(图中虚线部分)
3、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四、财政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
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
●比如,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征利息税对居民的储蓄行为有什
么影响?等等。
实证分析可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理论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
从某些假设前提出发,借助一系列的假说和推论,对经济变量关系进行简化描述或推导的定性分析。
例如:考察劳动所得课税对工人劳动行为的影响,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课税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实际影响,要看两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理论分析本身往往无法提供确定的结果
●经验分析(empirical analysis)
指通过调查或实验取得实际资料而进行的定量分析;
主要有三种方式:访谈、实验、经济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分析(econometric analysis)是当前在经济学中最为流行的经验分析方法。
2、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是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它能够提出实现何种经济目标的政策建议;
它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并非完全客观的方法;较多受到人们的立场、感情、信念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电信资费是否偏高?对汽油消费是实行收费为好还是征税为好?增加国债发行是利还是弊?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关系
财政学的两大任务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解释政策的经济影响——有赖于实证分析
●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南——有赖于规范分析
例如:
像“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的问题,其分析和判断属于规范分析的范畴,但问题的良好解决必须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例子:住房租金控制立法
本章小结:
1、财政学,也称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把经济社会划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并以此为分析视角考察现实中的各种财政问题。
2、现代经济一般是混合经济,财政在混合经济的运行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3、实证分析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
规范分析确认什么是有利的结果,或者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实现有利的结果。
规范方法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
实证分析可以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计量经济分析是当今最流行的经验分析方法。
课后题目:
1、和经济学家一样,天文学家一般也不能进行可控试验,但是,人们往往认为天文学是比经济学更精确的科学,为什么?
答: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不会受政策的影响、基本不受观察者的影响;天文学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比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少的多;数据收集更为容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