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你能选对吗?(4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2分。

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1. 图1邮票中的少数民族及其主要分布省区为A.满族吉林省B.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C.傣族云南省D.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 图1汽车牌照所属省区为A. 四川省B.湖北省C.湖南省D.江西省某校学生去颐和园春游。

图2为颐和园导游示意图(局部)和某同学身边的指示牌。

读图,完成第3、4题。

醫LSI3. 某同学的大致位置是示意图中的2016年7月23日至9月5日,第^一届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在中国杭州召开。

图3中城市都曾经主办过 G20会议。

读图,完成 5〜7题。

图3B. ②——80° N, 40°W D.④——30° S, 153°W6.图中城市9060°30” 0 ° 30° 60°90°•③杭------------------------- 4 州 i -- ---1北叵归线1------ 一 1亠—■MH' '1■ti H-a- i1—S'■»■» ■ 一 — F1南冋 归线t④i180° 120fiL 西经 0° 东经 60“120° 180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4. 颐和园景福阁距佛香阁的距离大约 400米,则图2中导游图的比例尺约为A. 1 : 10B. 1 : 100C. 1 : 10000D. 1 : 10000005.图中四城市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A.①——20° N, 130° E C.③——52° N, 0° 图2A. 都在北半球 C.①纬度最低 7. 杭州A. 与①城市没有时差 C.闭会时正值深秋B. 都位于温带 D. ③在西半球B. 在③城市东北方向 D.会期内昼长夜短图4是我国某日部分省区天气预报图。

读图,完成第8、9题。

8. 图中部分省区的天气预报状况为 A. 京津地区:霾 B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6级东南风 C.黑龙江省:中雪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多云9. 一位北京的中学生该日准备外出,应注意 A.穿棉衣B.带雨具C.戴口罩D.在树下躲避10. 关于我国的自然环境,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海陆兼备 B. 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一一 自然环境差异大 C. 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一一 季风气候显著 D. 陆上邻国众多一一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据此完成 11〜13题。

11. 下列各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J2乌鲁木齐呼和浩•驾北丫d /天津四 —东I)12. 下列图片中的景观,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AB C D13. 关于我国地势所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阻碍了海上湿润气流 ③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A.①② B .①③②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④阶梯内部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C.②③ D.③④14. 关于我国河流,正确的叙述是 A. 内流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北 C.外流河全部注入太平洋 15. 我国的河流中 A.①是最大的外流河C.③流程最长、流域最广B. 受地形影响,全部自西向东流 D. 受降水影响,河流东多西少B. ②被称为“黄金水道”D. ④结冰期较长16. 人们常用“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图5为“中国水系图”。

读图,完成 14〜17题。

---■内外説区界线 匚二I 艸減爪内诜风A.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17. 治理黄河泥沙的关键是A.保护河源植被B.上游节约用水C.中游水土保持D.下游清淤材料:2016年4月,北京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海绵城市”就是使城市像“海绵” 一样,在雨季时增强对水的“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功能,而在干旱缺水时可将水“释放” 出来加以利用。

读图6和材料,完成18〜20题。

19. “海绵城市”的建设符合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即北京C. 地处平原,河湖众多D.人口多,水资源匮乏20. 为了雨季不再“看海”,北京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举措有⑥增加湿地和水域面积二、判断对错:(10分)在你认为对的表述后填写(D),错的表述后填写(C);每小题2分;全部填写同一答案不得分。

21. 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本初子午线和180度经线。

()()播雨百,人们在北京立交桥下“看海”18.水资源属于①可再生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③自然资源④气候资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夏季多雨,冬季干燥B. 雨季较长,降水量大①屋顶绿化②铺装透水砖③保护森林,增加绿地④提高水价⑤家庭节约用水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 ①②④⑤D.③④⑤⑥22.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并且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晦绵城市示意图23. 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

( ) 24. 我国1月平均气温0C 等温线东段大致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 25.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三、你能答对吗?( 50 分)26. 读图7 “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遍 _____________ ;而冬季气温相差 _________________(2)四城市年降水量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 ,四城市的降水特点是夏季普遍(3) 四城市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 (4) 已知图中四城市分别是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请填出图像中与之对应的字母: 广州一()、上海一()、北京一()、哈尔滨一()。

27. 我国是人口大国。

图 8是“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图 9是“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阅读 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8 分)人口(亿人) I6r~19741M119S81995 2005 2015(^5图呂12 分)「:(1)四城市气温年较差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 。

四城市的夏季气温相差不大,普600400 300 200%耦代降水IftfnifflD54 O400100 101图9(1) 读图8,我国从1804年至1950年的一百多年间,人口增长 ______________ (快速、缓慢)。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死亡率 _____________ (上升、下降),人口增长变 ___________ (快、慢)。

(2) 1995年以来,我国增长 1亿人口的时间间隔在变 _____________ (短、长),说明我国人口 增长速度在变 ___________ (快、慢),这体现了“ ___________ ”政策的成效。

但是,由于我国的人 口 __________ 大,每年净增人口仍有 1000多万人。

(3) 图9中,划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A — B 是 __________ (选择填空)。

A.秦岭一淮河B.长城沿线C.黑河一腾冲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4) 图9中,①②③省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排前三位的省区。

这三省 ___________ (选择填空)。

A.分别是广东省、山东省、湖南省B. 都位于季风气候区C.都属于濒临海洋的省级行政区 D.都位于大河中上游(5) 广东省的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人口 10430万人,则该省的人口密度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其共同原因是:地形较 _______________ ,气候适宜,历史开发 较 _____________ ,交通较 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较 _____________ ,对人口吸引力大。

(7)2016年1月我A人I 」密度 f 人/平方于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主要原因是我国____________ (选择填空)。

A.人口总数连续减少B.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C.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D.劳动力已经严重短缺(8)结合图10漫画,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正确认识是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

图10A. 世界上许多环境和资源问题都与人口问题相关B. 人口问题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C. 我国人口居世界之最,人口问题已无法解决D. 人口的发展应与资源、环境及社会发展相协调28. 2016年5月,多家媒体报道了四川省的“悬崖村”一一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阿土勒尔村, 引起广泛关注。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材料一:图11材料二:悬崖上的阿土勒尔村坐落在海拔1600米的一片山顶上。

从山底的小学到山顶的村庄海拔高差将近1000米。

村民出入外界需要沿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

图12是该地区地形示意图。

图12(1)读图11,昭觉县位置紧邻 ____________ 山脉,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____ 级阶梯和第____________ 级阶梯的分界线,西邻_____________ 高原,东接____________ 盆地,山高谷深,地势陡峻。

(2)读图12,在下列横线处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__________ ; B 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 。

图中B处的河流流向大致是自 __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 。

(3)根据材料二,判断阿土勒尔村位于图12中__________ 地(填字母)。

(4)住在阿土勒尔村的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果政府规划将当地村民整体搬迁至☆地,仅从自然条件考虑,你认为这一规划是否合理? _________ 。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本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如地震、_________ 、________ 等。

当地震发生时,请说出两条避震逃生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