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次工业革命知识梳理

三次工业革命知识梳理

两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及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1690 —法国—活塞
1705 —英国—纽可门—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1733 —英国—凯伊—飞梭
1765 —英国—哈格里夫斯—手摇纺纱车(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 —英国—阿克莱特—水力纺纱车
1769 —英国—瓦特—单动式蒸汽机
1771 —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
1779 —英国—克隆普顿—骡机
1782 —英国—瓦特—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1785 —英国—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
1794 —英国—莫兹利—移动刀架
1797 —车床—刀具制作实现机械化
1798 —美国—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19世纪初(1800---)—刨床、磨床、汽锤—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了,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1803 —美国–-富尔顿—汽船;1807 —“克莱蒙特”号在美国试行(蒸气轮船)
1814 —英国—史蒂芬孙—蒸气机车,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1825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1831 —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837 —美国—莫尔斯—有线电报(电信)
1838 —俄国—雅可比—电动机
19世纪中期(1850—):日本“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中国的“门户开放”—世界市场形成1851 —横跨英吉利海峡电缆——第一条海底通信电缆
总结: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

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新思想萌发
魏源、林则徐等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中国近代化起步
境的保护。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条件: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②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
③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④市场: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⑤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1866 —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1867 —瑞典—诺贝尔—炸药
1870 —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
1876 —美国—贝尔—电话机
1882 —美国—爱迪生—第一个中心发电厂
1885 —德国—卡尔〃本茨&戴姆勒—最早的汽车(内燃机)
1887 —狄赛尔—柴油机
1893 —本茨—开始生产四轮车—现代汽车业兴起
1894 —美国—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
1890-1894 —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
1895.12.28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宣告电影时代到来1903 —美国—莱特兄弟—飞机
1916 —短波试验—奠定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讯的技术基础
1946 —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化程度加深:欧洲各国之间为了不断争夺原料,资源,竞争世界霸主地位,掀起了新的一波殖民扩张,对中国也进行了更加残酷的商品倾销和战争掠夺。

比如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探索: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短暂发展,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再一次得到发展,实业救国的口号开始出现,后来在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短暂的春天。

这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3.中国近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后,中国也深受影响,在清政府的督促下的洋务运动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西方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企业,这也间接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4.中国主观思想潮流的变化:早期启蒙思想,加上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使欧洲人的思想也开始进步,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思想成为欧洲主流思想,这也影响到部分进步的中国人,他们不但学习欧洲先进的技术,也开始接受先进的思想,这为后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辛亥革命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5.中国资本主义开始领导革命: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化程度加深,民族矛盾不断加深,资本主义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道路,在经历了农民领导革命的失败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观念开始被广大中国人民逐渐接受和适应,并最终由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国家。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a.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
快。

b.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c.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