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2、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一、光的折射定义及现象
通过提问回顾知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再让学生思考:“光在不同种介质中又是怎样传播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光的折射实验仪”,得出光的折射定义。
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折射现像
通过图片展示,彩虹、海市蜃楼、公路上的水影。
2、独立完成金牌学案P33页,课时达标第1、3、5、6题。
3、想一想:当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向射到空气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又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呢?
〖“留白”,为下面的讨论作铺垫。对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起至关重要的一步。〗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收获,谈谈困惑
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动手探索,解决困惑
语气温和、互爱互助,每个人都要有表达
〖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十分重〗




1、随机抽查小组分享讲述刚才讨论的内容,或提出小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
2、其他组的学生可以举手回答刚才的问题。
3、学生举手提问还存在的困惑。
4、老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知识内容,解决学生还存在的困惑〗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当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向射到空气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又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呢?
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折射定义。引起学生兴趣与求知欲,主动参与学习
〖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的师生双边活动,再总结,攻破难点,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总结收获,写出困惑
1、独立完成“亮考帮”,
教学方法
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授课模式。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获得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再经过独立吸收内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环节,解决本节课的困惑问题。
教学用具
演示用:水杯和筷子,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学生用:光的折射实验仪。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八年级物理《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第一课时,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
题目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执教者
林广兴
单位:
黄埠中学
时间
2019.10.2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中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通过刚才展示的折射现像,激发学生对光的折射产生兴趣及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让学生默读课本62页的实验步骤(2分钟)
老师通过“光的折射演示装置”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认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演示后让学生利用“光的折射实验仪”自己动手实验
最后和学生一起归纳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规律”
相关主题